鱼姗玲的故事

已注销用户

<h3>鱼姗玲这个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五十多年前她居住在我们海园居民区乌鲁木齐中路15弄3号。在此后漫长的几十年里,不知是什么原因,鱼姗玲这个名字再也没有出现于我们的视野,她似乎已被社会彻底遗忘。现在我们将这一段已经被尘封的历史打捞起来,让我们重温那个"火红年代"的激情岁月,抚摸那些老人的心灵,包括这位有着一个美丽名字的鱼姗玲。</h3> <h3>鱼姗玲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父母在香港,拥有相当资产。一九六三年,鱼姗玲市三女中高中毕业后,谢绝了父母送她到海外留学的建议,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支边去新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由于她的特殊家庭背景,鱼姗玲不仅受到建设兵团领导的照顾,而且被媒体发现,树成典范。</h3> <h3>鱼姗玲报名支边,父母从香港接连发了十二封电报,表示坚决不同意,要她到香港或者国外继续读书。母亲为了这件事还专门来到了上海,提出只要小女儿珊玲不到外地吃苦,家里就是养她一辈子也可以。可是,鱼姗玲不愿意走那条&quot;不劳而食的死胡同&quot;。临走前,妈妈带她到国际饭店尽情吃玩,她还是没有动摇。妈妈塞给她几百元钱,告诉她,如果太苦,就自己乘车回家。鱼姗玲既没要妈妈的钱,也没有把兵团的艰苦程度告诉家里。</h3> <h3>一九六四年第十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载了鱼姗玲的一篇文章,题为《从娇姑娘到边疆建设者》。在文章中,鱼姗玲描述了自己通过劳动获得思想境界升华的切身体会,觉得自己&quot;听党的话,不贪图舒适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走革命的道路是完全走对了。&quot;在文章结尾的时候,她还颇为深情地写道:&quot;当一天劳动之后,望着那平如镜、直如线,一望无际的田野,感到心情舒畅极了,每次都要留恋地回头来看几遍。每当我跑过自己亲手开垦的二号小麦地到场部去时,心里就充满了一种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甜蜜和幸福。劳动使我生活得十分充实十分有意义,不像过去那样空虚和无聊。&quot;&nbsp;</h3> <h3>一九六五年,《中国青年报》以鱼珊玲为例,发表社论《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鱼珊玲不去香港去新疆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了无数知识青年奔赴新疆屯垦戍边。</h3> <h3>鱼姗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把满腔热血献给了边疆。在新疆生活工作了整整40年,2004年因病退休回到上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