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第86小学教师专业培训暨【智燃教育】教师业务学习--核心素养专场

九舍·W

<h3>燃是生命的力量,以此奠基智慧人生;燃是文化内涵,积极向上追求梦想,培养阳光、健康、敢于担当的少年。</h3> <h3>近日,我校开展了以“智燃教育”为核心的全体教师核心素养专项培训。<br></h3><h3>首先,我校胡朝霞主任做开场讲话。</h3><h3><br></h3> <h3>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h3> <h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刘海红老师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带领全体教师学习。</h3> <h3>我校党支部书记徐红梅,校长王学红带领全体教师一同学习。</h3><h3><br></h3> <h3>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记录重要内容。</h3> <h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原则</h3><h3>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h3> <h3>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br></h3><h3><br></h3> <h3>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h3> <h3>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h3> <h3>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着眼于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校加强刚性的制度管理的同时,强化柔性的人文管理,在坚持中有温情。学校充分发挥师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师生的自主参与,关注其个体与团队的互动,形成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的“双赢”态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生、慧育、博学、精业是我们每个教师自我要求的准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