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赵三红 难忘的记忆——我的中学生涯 <h3><br></h3><h3> 一九六五年,我们小学毕业了。分到了春天成立的五星大队林业中学。与学校成立时招收的十几名学生合成一个班,一共三十七名同学。由赵大竑,刘汝记二位老师任教。那时有个名称,叫半耕半读学校!学生不用交学费,以劳动抵顶。老师学生关系融洽,其乐无穷。</h3> <h3> 我们的初中一年级课程不多,语文、数学(那时是代数)是主课。理化没有,只有农业技术劳动课。刘汝记老师讲课还诙谐的说,这个不用学,人人都会!你要是不会,那你就不是农民的儿子!除了上课,每天还有半天的劳动,开发林场的荒地,栽树、育苗、挖渠、平地。老师讲课认真,同学们学习也刻苦钻研!<br></h3><h3> 转眼到了六六年春夏之季,批判文人之作开始,赵老师的《风从东方来》被工作组当作毒草,让同学们批判!学校被卷入文化大革命。</h3><h3> 同年秋季联合公社成立,学校改名联合公社林业中学,又招生两个班,八十人。称二班、三班,調来魏文孝、付成功、曹福林、王文华四位老师,魏负责管理学校。到同年十一月初,旗文教局给林中九名师生去北京串联的指标,第一批进京师生出发。当时我们都在五星十一队翻地,前面的一走,没走的炸了锅。二班的姚明星、郝金山等同学奔向陕坝,找了个借口,在杭中东方红红卫兵那里开了两张介绍信,共七十二人进京串联!</h3> <h3> 七十二人介绍信捧回来了!怎办?当时就选举叫筹备委员会!有我、姚明星、邬子元、李文斌。一路人马去公社找领导,一路人在学校做准备工作。那天很晚了,像晚上一两点钟了!从公社回来的人给我说,让去找吴永国要钱!我带了两个同学去了吴永国家,他也可能累了,怎也喊不起来。差点把他家的门给敲烂!终于醒了,说明情况,吴永国二话没说,推了他的烂自行车在漆黑的夜里,从一、二队开始至十四个队挨个筹钱去了!<br></h3> <h3> 拥向公社的那些人是要求给每个进京的人发补助款,不然没钱就走不了。理由是那年林场同学们打了十几万斤草,给每个生产队分下去喂牲口。当时选拔了四个老师,还有六十八个学生。按成分四类分子子女不能走,家庭成员有历史问题的不能走,人员还多,富业中农成分的也不能走了!只选了王贵生做为代表走一个。三个班当时在校的有近三十个学生没走上。<br></h3><h3> 后一批在十二月二十六号见完毛主席后,要回家没有车票。一直到元月十几号才有票回来。 </h3> <h3> 六七年二月开学了。大部分同学返校了,有一部分退学不来了。大革命轰轰烈烈干起来了,学校不上课了!那时的我们,十六、七岁,知道个啥!红旗指向哪,我们就冲向哪里!目标是人家定,我们只是跟着行。<br></h3><h3> 转眼到了六八年,学校准备重建。那时好像吴永国直接参与选址,我和其他共五位学生,陈长旺书记领着我们一帮人选中了五业场那块地,由吴永国组织,开始盖房,建校。我们男同学有十几个全程参与。一直到麦收,土建才完成,木工等活继续到秋季开学才全部完成。</h3><h3> 九月份开学了。我们一班有二十来个学生到校。上边不安排,只是每个人一个上山下乡的红本本回家了!从此与学校永别了!</h3><h3> 短短的三年,断断续续的三年。我们在那里学会了怎么样做人,学会爱国爱家爱人民!这是根本!是灵魂!</h3><h3> 一辈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