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远方与王爱梅</p><p>--------------------------------------</p> <p> <b style="font-size: 18px;">流动的中南海-王爱梅回忆毛主席</b></p><p><br></p><p>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京,毛泽东乘火车“进京赶考”,到1975年毛泽东最后一次南巡,26年风云变幻中,无论出国访问还是在国内视察,他大多是乘坐铁路专列。</p><p><br></p><p> 毛主席乘坐的专列,由三组列车构成。前面是先锋车,驻有一个警卫连,并置有安全测试的仪器设施。后面则是押道车,置有无线电通讯设施。中间的专列才是主席使用的。他办公用的那一节车厢,安放有一张大写字台,上面有笔筒、砚台及信笺。后面一节是他的卧室。这个专列外表与一般客车车厢并无二致,不过它却是防弹、防核辐射的。</p> <p> 每年,毛泽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有时一年只有一个多月在北京,其他时间在祖国各地视察、开会。 主席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而且经常吃、住、办公、开会在火车上。 有时由于工作需要准备住在车下,但为了节省开支和不麻烦地方,就又返回到车上来住。</p><p><br></p><p> 毛主席曾说:“我在火车上都习惯了。工作、休息都很方便"。 汪东兴部长经常说:“专列是流动的'中南海”’。</p><p><br></p><p> 毛主席专列归铁道部专运处,1956年至1967年的12年间,王爱梅曾在毛主席专列上工作。 王爱梅在专列上工作期间,多次接触伟大领袖毛主席,并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 五十多年来,每当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幸福的回想。</p> <p> 我俩是亲戚</p><p><br></p><p> 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主席用和蔼的目光打量着我问道:“小鬼,你是新来的吧?” </p><p><br></p><p> 我有些紧张的点点头说:“是的。”</p><p><br></p><p> “叫什么名字呀?”毛主席问。我心里怦怦地跳,赶紧回答:“我叫王爱梅。”</p><p><br></p><p> 毛主席觉察到我有些紧张,又听不懂湖南话,便模仿着普通话问我是哪里人?多大了? 我回答:“是北京人,今年20岁。”</p><p><br></p><p> 毛主席听了点点头。看到我拘谨、紧张又难为情的样子,就放慢了说话的速度,用湖南普通话,很幽默又略带神秘的语气说:“小鬼,我俩还是亲戚呢。”</p><p><br></p><p> 啊!亲戚……我听懂了这句话,一愣!天哪,我可从来没听家人说过还有什么高贵的亲戚。我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家里的亲戚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在我的脑海中,湖南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会跟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亲戚呢?我摇摇头,又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我不知道。”</p><p><br></p><p> 看着我一脸茫然不解的样子,毛主席哈哈笑起来,他边笑边用手在空中写画着问:“你想想看,王字下面拐出个尾巴念什么呀?”</p><p><br></p><p> “啊?那不是毛字吗。”我脱口而出。“对啊!”毛主席说“你姓王,我姓毛,这还不是亲吗”</p><p><br></p><p> 啊!我恍然大悟,高兴地一边拍手一边说:“对,对!主席,我们是亲戚,我们是亲戚!”饭还没开始吃,我就和主席攀上了亲戚。听着主席风趣幽默的话语,看着主席慈祥和蔼的面容,我如沐春风,开始时的紧张心情消失的无影无踪。</p> <h3> 吃苹果可不能削皮</h3><h3><br></h3><h3> 毛主席吃饭速度非常惊人,一顿饭三下五除二就能吃完。一天,见主席随手从盘中拿一个苹果,我赶紧拿起水果刀说:“主席,我给您把苹果皮削了吧?”</h3><h3><br></h3><h3> 主席拿着苹果像个孩子似的来回晃了几下说:“吃苹果可不能削皮。小鬼,你知道吗,这苹果的营养可都在皮上呢。”说完把苹果举到嘴边一下咬了一大口,又顺手从盘里拿起另 一个苹果递给我:“小鬼,你也消灭它一个。”</h3><h3><br></h3><h3> 我急忙打了个手势:“不吃,不吃,主席,您吃吧。”主席见我这样,故意装作不高兴,脸一沉说:“要你吃你就吃嘛,我这个人可就喜欢实实在在的人。”随后又用手指了一下对面的靠背椅,示意我坐下。</h3><h3><br></h3><h3> 我双手接过主席递给我的苹果,坐在他对面,也学着他的样子,不削皮吃了起来。</h3><h3><br></h3><h3> 从那以后到现在,我还一直保留着在毛主席身边养成的吃苹果不削皮的习惯。</h3> <h3> 你敢吃辣椒吗?</h3><h3><br></h3><h3> 第一次陪毛主席吃饭,开始用餐时,我拿起筷子,主动给主席夹了些菜,主席当即用拿筷子的手指指我,又指指他自己说:“小鬼,我们平等,用不着客套,还是各夹各的吧。</h3><h3><br></h3><h3>“我们平等”,主席说的一句平常话,让我心头一热。我们崇敬的毛主席啊,在他心目中老百姓和他一样!</h3><h3><br></h3><h3> 毛主席大口大口地吃着饭,不时夹一两口菜,还间或夹起小碟中的红辣椒有滋有味地嚼着。看着主席吃饭时那香甜劲儿,我由衷地感到他老人家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那样可敬 ,又像一位朴实厚道的农民那般可亲。</h3><h3><br></h3><h3> 正在我沉思的这一刻,主席夹起一只红红的小辣椒放到嘴里,边吃边问我:“小鬼,你敢吃辣椒吗?”我看了一眼小蝶子里红红的小辣椒,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说:“敢!”说着,就夹起了一个小点的辣椒放到嘴里。在主席面前夸下了海口,就不能退缩。</h3><h3><br></h3><h3> 主席立刻伸出大拇指夸我 :“好样的!好样的!”主席这一夸,我更二了。一咬牙,一闭眼,哎呦,谁知这小辣椒辣得特别。我刚刚嚼了两下,嘴里立刻辣得像着了火,也不敢往外吐,眼泪一下流了出来,额头上立刻冒出了汗珠 。我顾不上很多,赶紧端起了米饭,一个劲地往嘴里扒拉,满脸通红,汗也一下子流了出来。我一边摇着头一边说:“哎呀,真辣,真辣!”</h3><h3><br></h3><h3> 毛主席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愣着神看着我的狼狈相,哈哈大笑起来。他翘起大拇指说:“好样的!好样的!这辣椒可下饭了,再吃一根怎么样?”我连连摇头摆手:“不敢,不敢啦,不敢吃啦!”</h3><h3><br></h3><h3> 这时,我也顾不上是在陪主席吃饭,摇头晃脑地大声喊起来。厨房的师傅们听到我的喊声,知道我出了洋相,笑声也从厨房传出来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h3><h3><br></h3><h3> 毛主席好像并没觉得我有什么失态,依然笑着对我说:“其实辣椒是个好东西,是开胃下饭 的,只是你不习惯吃它,一旦你吃习惯了,那就会每餐都离不开它了。”<br></h3> <h3> 你喜欢梅花吗?</h3><h3><br></h3><h3> 有一年的秋天,晚霞染红了天边,给大地镀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牵着牛,扛着镢头,行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整个大地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服务的专列就在这青山秀水间的南国行进着。</h3><h3><br></h3><h3> 毛主席已经伏案工作很长时间了,我突然想到,让毛主席也欣赏一下这里的景色,调节一下紧张的神经不是很好吗?我回到乘务室,拿起暖瓶轻轻地走到毛主席身边,给他的茶杯 斟满水。毛主席抬头看了我一眼,轻轻地点了一下头,又要伏案工作。“主席,您看,这外边的景色多好看啊!”我轻轻地说了一句。毛主席抬起头,我顺手把窗纱拉开,让主席看得更远些,更清楚点儿。毛主席放下手中的笔,揉一揉疲惫的眼睛和 太阳穴,顺着我指向窗外的方向看着、欣赏着。</h3><h3><br></h3><h3> 我不愿打扰正在观赏景色的主席,默默地站在他身边向外看着。突然不知原野的哪一个景点触发了主席的丰富联想,他收回眼神看着我问:“哎,小王,你喜欢梅花吗?”</h3><h3><br></h3><h3> “当然喜欢了,父母给我起的名字就叫做爱梅,我能不喜欢吗?”我很自豪地回答。</h3><h3><br></h3><h3> “除此之外,你了解梅花什么?”主席又问。我一时答不上来。主席接着说:“秋天过后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冬天是寒冷的,漫天大雪覆盖着大地,几乎所有的花都凋零了,都睡觉了,只有梅花,独自盛开不败,给人以春天的气息。这些梅花有白的,有红的,还有粉的,样子很好看。你知道吗?它还有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有不畏严寒的傲骨。”他一边说 ,一边用手比画着,就像一个慈祥的爷爷给小孩讲故事。那神情,那拉着长音的湖南话语,都深深地吸引着我。</h3><h3><br></h3><h3> 我心里涌动起一股激情,我想着主席话中的深刻含义:毛主席是在教导我怎样做人!“主席,我还年轻,文化水平低,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希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梅花那 样的品质。”我认真地对毛主席讲着。</h3><h3><br></h3><h3> 主席笑着对我说:“这就对了,干革命不会一帆风顺,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思想准备……”</h3><h3><br></h3><h3> 看着毛主席慈祥的面容,聆听着主席的谆谆教导,我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h3> <h3> 主席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h3><h3><br></h3><h3> 1957年10月,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武汉长江大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建成了。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大桥。它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南北交通阻断的历史。展示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和高度智慧。也了却了毛主席的一大心愿。</h3><h3><br></h3><h3> 早在1956年6月初,长江大桥还在修建中,毛主席就来到武汉,几天里三次畅游长江。他徜徉在波涛汹涌的江面,遥望着不远处建设中的长江大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豪情在伟人的心中迸发!于是,一篇不朽的诗篇《水调歌头·游泳》诞生了:</h3><h3><br></h3><h3>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h3><h3> 风墙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h3><h3><br></h3><h3> 1957年10月13日,毛主席应约参加长江大桥举行的落成典礼。这天,他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整个上午他在车厢里都有说有笑,合不拢嘴。一会儿和我们聊天 ,一会儿让我们给他放京剧唱片。听到高兴处,就站起来一边来回走,一边跟着哼唱,还用手比划着敲着点。那高兴劲儿就像小孩盼过年似的。中午,当工作人员告诉毛主席吃饭时间到了时,他高兴地把袖子往胳膊上一擼说:“走,快点!”说完就大步走到餐车。坐下后,很快就把饭吃掉了。饭量也增加了许多。我们和卫 士们看着主席这少有的高兴劲,别提多开心了。主席吃完饭,我递给他牙签盅,他拿了一根,站起来急切的问卫士:“什么时候开车?典礼什么时候开始?”</h3><h3><br></h3><h3> 在大桥上,毛主席听完当地领导的汇报后,一边参观大桥,一边兴致勃勃地向陪同人员询问。看得出,他对大桥的建设非常关心,对大桥的建成是何等的高兴啊。是啊,武汉长江 大桥的建成,了却了毛主席的一大心愿,也是他改变祖国山河面貌宏图大略的一步。他能不由衷地感到欣慰吗?</h3><h3><br></h3><h3> 毛主席参加完典礼回到专列后依然兴奋不己。高兴地对我说:“小鬼,这下可好了,旅客坐火车再也不用分成三截了,这可是既省时间,又省人力物力啦。"</h3><h3><br></h3><h3> 我说:“对,以后我们 专列也同样啊。"</h3><h3><br></h3><h3> 过了一会主席又说:“以后还有更大的工程呢。”他边说边把大手一挥,还用手指点了我一下,表情既神秘又庄重。</h3><h3><br></h3><h3> 我当时想不出还有什么大的工程,只是随声附和着说:“那是,那是。”其实,毛主席在那著名的诗篇中早己描绘好了又一副宏伟的蓝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 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h3> <h3> 专列遭遇枪林弹雨</h3><h3><br></h3><h3>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气焰十分嚣张。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很复杂,很紧张,有时也很危险。</h3><h3><br></h3><h3> 作为毛主席专列上的乘务人员,我们的战备意识也非常强,得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随时准备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毛主席,保卫专列。</h3><h3><br></h3><h3> 我们专门成立了民兵独立营。训练也抓得很紧。要求我们平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声令下,风雨无阻,没有命令,有情况就是命令,枪声就是命令。我担任了民兵班长。</h3><h3><br></h3><h3> 我们除了政治学习,一有时间,就是民兵训练。我们专列的基干民兵都学会了打枪,而且技术还相当过硬。记得我当时带的那个民兵班,参加铁道部小口径步枪射击比赛时,还拿 了全路冠军呢。</h3><h3><br></h3><h3> 1961年,中央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专列停在白云机场专用线上。不知是哪个环节泄了密,使敌人掌握了毛主席专列在广州的情况。</h3><h3><br></h3><h3> 那天,我们搞好车厢卫生,乘务员们都回到宿营车去休息了。突然,车厢外边机枪声、炮声响成一片,火光冲天。我们都惊呆了,正在不知所措时,专列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 开动了。</h3><h3><br></h3><h3> 我们意识到是紧急情况,都猛然清醒了,没有命令,没有安排,都各自分头迅速跑回自己的车厢。拉下总闸,关闭车内所有灯光,锁好车门,拉好窗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h3><h3><br></h3><h3> 列车速度突然加快,我来回检查着车厢,发现还没有来得及撤掉的临时电话线,扯断后一头悬挂在车窗外,正随着专列的运行来回摆动,赶紧把它拉回车厢。这时,从漆黑的车厢内向外看,天空硝烟弥漫,火光一片。当时,我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很紧张,但保卫毛主席的高度责任感,使我们随时准备应付任何突发事件,为保卫毛主席献出自己的一切。此时此刻,我真感到自己的岗位特神圣。</h3><h3><br></h3><h3>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专列冒着枪林弹雨,驶出硝烟弥漫的白云机场专用线,转入另一条僻静安全的专用线。</h3><h3><br></h3><h3> 第二天,专列又开回白云机场专用线,做出专列要开出广州的阵势。随即开来了一串汽车,从汽车上下来很多年轻人,迅速奔向各车厢,动作迅速且悄无声息。这些年轻人一个个 文质彬彬,身着便装,每人提了一个大皮箱和一个手风琴箱,乍一看,人们还以为是文工团员呢。其实来到车门一看,都是我们熟悉的8341部队的干部战士,他们的皮箱和手风琴 箱内装的全是武器。</h3><h3><br></h3><h3> 这时,毛主席的灰色吉姆车停在专列公务车的门口,我站在车门口迎候毛主席上车。吉姆车车门被警卫战士打开后,身着灰色中山装的毛主席走下汽车。我一看,心里一愣,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又马上镇静下来,走上前扶着“主席”上了车。</h3><h3><br></h3><h3> 列车开动后,我关好车门走进车厢,站在走廊的李银桥对我点点头一笑。我惊讶地问:“怎么是你呀?”我们相视一笑。专列开出一段后,又悄悄转入另一条安全的专运线上停留。事后,我们听公安人员讲:白云机场上空有敌机侦察这一带地形,我解放军用机枪和高射炮向敌机进行了猛烈的开火射击。</h3><h3><br></h3><h3> 事后,大家风趣地说:“没想到,我们这些乘务员也是经历过枪林弹雨考验的人了。敌情给了我们战地演习的机会,也检验了我们专运队伍的素质。”</h3> <h3> 你不战胜困难,困难就要吃掉你<br></h3><h3><br></h3><h3> 毛泽东每次外出,汽车运来的行李,除了一个包里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品外,都是整箱整箱的书籍和文件。他包房里的木床上、办公桌上也跟中南海里一样,多半地方都被摆好的书籍和文件占用了。毛泽东不仅吃、住、行、办公在车上,甚至有病做手术都不去医院。</h3><h3><br></h3><h3> 有一次,毛泽东背上长了一个脂肪瘤,随身大夫发现后让他到医院检查治疗,做手术。但主席说什么也不去。后来实在没办法,向上级汇报后,由卫生部黄局长上车给他做切除手术。</h3><h3><br></h3><h3> 手术后,我对毛泽东说:“车上条件怎么也没有医院里好,您在车上做手术,多危险呐,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毛泽东微笑着看了看我说:“不会的,要相信我的抵抗力。”</h3><h3><br></h3><h3> 我又问:“主席,刀口疼吗?”主席说:“傻小鬼,哪有开刀不疼的,我也是人呐。”我吐了一下舌头,没敢吱声。主席又说:“不过疼也和困难一样,你不战胜它,它就要吃掉你。现在疼一点,也就是牺牲一点,去了病根就好了。不过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这点疼算什么?对吗?”说完,他对我很幽默地挤了挤眼。我摇摇头苦笑着。</h3><h3><br></h3><h3> 毛主席整天操劳国家大事,日理万机,辛苦至极,但他的生活却极为简朴。他的衣服是破了补,补了再穿,一双皮鞋跟随他几十年,生活上他总拿自己的标准和战争年代比,和全国老百姓比。</h3> <h3> 她是个孝顺女儿<br></h3><h3><br></h3><h3> 1958年3月份,“大跃进”的前期,毛主席坐专列到成都开会,后来又到重庆、自贡等地。他中途几次停车下去看庄稼,看农田,视察四川的天然气,重庆的兵工厂和炼铁厂,接见地方各级领导,调查了解情况,听取各方面汇报。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经久不息,人们泪流满面,如醉如痴,我们也前前后后地紧跟着他担当保卫,亲眼目睹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中国人民对领袖的热爱在此渲泄得淋漓尽致。</h3><h3><br></h3><h3> 毛主席在成都连续开会20天,我们专列也停留了20天。在这20天里,我们除了保养车辆外,领导也安排了我们一些自由活动。</h3><h3><br></h3><h3> 一次,我和几个伙伴一起上街去买一些日用品。在一条很热闹的大街上,我看到一个卖棺材的铺子。那里的棺木做得很讲究,精致美观。根据当地人讲:他们的习惯是人活在世时,就把棺材买好,以后每年上一层漆,直到用上为止。</h3><h3><br></h3><h3> 不知怎么的,看到这样考究的上等棺木,听着当地人的介绍.我忽然想到辛苦、劳累了一生已近暮年的父母高堂。当时,我真想给他们买两口留待百年之后用,就走上前问了一下价钱。同来的老孙和小杨知道我的想法后,讥笑我冒傻气。</h3><h3><br></h3><h3> 回来后,我心里很委屈,也不服气,就跟他们争辩:我父母受苦受累一辈子,我给他们考虑点后事有什么不对的呢?</h3><h3><br></h3><h3> 这事不知怎么被毛泽东知道了。在一次舞会上,毛泽东笑着向老孙和小杨问起此事,对他们说:“人家小王本来不傻嘛。她是个孝顺女儿,尊敬老人是对的,你们想一想,是这个理不?”经毛主这么一说,他俩也都笑了。</h3><h3><br></h3><h3> 我高兴地对他说:“主席,您真好,真能理解人。其实,我也是跟您学的。那年我们跟您去韶山,您不是到您父母坟上给老人扫墓了吗?”主席拍拍我的肩膀,笑了。</h3><h3><br></h3><h3> 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和体贴,更激发了我们为他老人家服务好的工作热情。在这流动的“中南海”里,我们沐浴着最温暖的阳光。 </h3> <h3>--------------------------------------</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远方简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远方,原名:丛振谦,1963年2月生于黑龙江泰来县,作家、编剧。北京远方热点文化传媒董事长,《作家报》艺术总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86年,远方的散文《乡村烟雨图》被《散文选刊》以*新星*推出,后被收入《来自名著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辞典》《好词好句好段大全》《精美的天象》等近四十多种文学文教书刊。他的散文《生命倒计时》、小说《王老奶奶的宝物》被收入中学生《阅读林》。他的多篇文学作品分别被选入《语文教学与研究》《教育家》《读书》《成人教育杂志》《高教研究与评估》等期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主要文学作品:《芦花飘飞的村庄》《带爱去天堂》《这世界永远属于你》《遥远的北方》《中华本草故事300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主要影视作品《河东河西30年》《画家村》《鄂乡情歌》《圣洁岛》《谍血雪峰山》《沸腾》《人民的健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作词歌曲《一路美到家》《人生的担当》《绿洲之恋》《把碗里的饭吃净》《来吧,我们喝酒》《江桥抗战第一枪》《和平,向着世界飞翔》等被广泛传唱。其中《齐齐哈尔,我爱恋的故乡》荣获2019年中国·原创旅游歌曲金唱片奖,《恋歌,唱给黑龙江》被选入全民科学健身操,《云桥之歌》《泰来,我可爱的家乡》《查布嘎之歌》《唐县,我的家乡圣地》分别入选中华民族春晚,全国榜样春晚和中国老年春晚。</p>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zd7d6e0?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远方与战斗英雄史光柱</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sonsjt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歌曲:江桥抗战第一枪--泰来县红歌合唱团</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