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芜湖

老郭

<h3>  按照两年前相离四十七年后第一次聚会合肥的约定,我们又于二O一九年五月十日至十二日再次在芜湖相聚。白发苍苍的同学们高高兴兴、风尘朴朴地来到江城芜湖,大家都有一个心愿,再次唤醒我们封尘已久的大学青春时光的记忆,享受老同学重逢的喜悦。老同学相距遥远不能常聚首,也少了问候,我们并不陌生,真情永远不会被大风吹走。在相聚之时我们更加缅怀逝去的十位同学,昔日同窗,无比怀念,是他们与我们健在的同学共同组成电力系发配电641班,这一难忘的集体。</h3><h3> 一个人的一生都会品味到酸甜苦辣,当老了,留下的是享受新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快乐的生活。</h3> <h3>游览赭山公园。</h3> <h3>  同学们游览了雕塑公园,欣赏了美景并拍照留念。</h3> <h3>游览鸠兹古镇。鸠兹古镇坐落在芜湖的经纬区域。古时代的芜湖地势比较低,容易形成浅水区,日长月久,大部分的芜湖人就依靠养鱼为生。由于浅水区养殖了很多鱼类,一种名叫鸠鸟的禽类就开始在此繁衍生息,后来人们也就开始建房和店铺,地理长度达到一千多米,东西跨越五百米左右。人们为了纪念芜湖起源,就命其地为“鸠茲古镇”。</h3><h3> 鸠兹古镇以一条大河为界分为东西两片,东边主要是让游客休息住宿的地方,还有一些干净朴素的民俗,茶楼、酒吧等,西边主要是历史名人的故居和商会,还有一些传统的古建筑。</h3><h3> 来到鸠兹古镇,感受到不一样的徽文化,值得来此看一看。</h3> <h3>  芜湖米市前称为米市街,形成于明代,东西走向,全长170米,宽4米左右。米市街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清乾隆、嘉庆时期消失了。恢复使用米市街是在1919年以后,农民种地粮食连续两年丰收,许多米面运至米市街进行交易,当时从事米面交易人员达到万人之余,以至米市街声誉鹊起,芜湖就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来粮输出量每年多达五百多万石(担)。</h3> <h3> 游览滨江公园,站在长江岸上像似来到了海边。。。。。。</h3> <h3>告别芜湖</h3> <h3>  金寨是革命老区,这里先后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组建了十二支主力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走出了洪学智等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h3><h3> 金寨旅游资源丰富“,红、绿、蓝”三色并举,有著名的风景区12个。在境内有红军广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鄂豫皖纪念园,汤汇红色小镇,立夏节起义旧址,自然风光旅游景点有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茶山花海,金刚台,望春谷,马宗岺映山红。。。。。。美丽的山水风景任你自游行。</h3><h3> </h3> <h3>金寨的老城区和新城区</h3> <h3> 相聚芜湖,记录下美好快乐的瞬间。在今后的日子里茶余饭后,休闲时光,打开相册看一看,这也是一种乐趣,本相册愿同学们喜欢。</h3><h3> 在此感谢青青芳草辛勤劳动,为我们这次聚会提供了海量照片,留下了难忘时刻。</h3><h3> 相约金寨照片是从我儿子“郭晓虎摄影作品”中选出来的,其中一幅光伏发电厂照片是我儿子同事张朋拍摄。</h3><h3><br></h3><h3>聚会筹备组织:唐宏英、朱祥庆、曹洪福</h3><h3>相册编辑制作:郭玉林、唐宏英</h3><h3><br></h3><h3><br></h3><h3> 二O一九年五月十八日于梅山</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