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6号一早从名古屋搭乘新干线赶到京都,入住了一家离鸭川不远的和式旅馆,安置好行李,便开始了新的行程。说起鸭川,其实是大阪淀川的上游支流,两岸是京都人消夏纳凉的好地方。</h3> <h3>三十三间堂(禁止拍照,翻拍自所购明信片),始建于1164年,天台宗,正名莲华王院。堂深17米,南北长120米,内有34根顶梁柱,将大堂隔成33间,故得其名。堂内供奉有一尊千手观音坐像及两旁的风神、雷神和二十八部众,其后是1000座千手观音立像,蔚为壮观。</h3> <h3>清水寺,始建于公元778年,北法相宗,坐落在鸭川东岸的羽音山上,因寺中山上倾泻的瀑布而得名。尤以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而名闻天下,四下春天樱花烂漫,秋天红枫一片。只可惜舞台在修,时间也对不上,尤其是那如织的游人,让我对京都顿生失望。</h3> <h3>清水坂—三年坂—二年坂,坂大概是斜坡的意思。这里是东山脚下的一段历史风貌街区,到处是身着和服变身的游客,街道两旁商贾云集,热闹非凡。</h3> <h3>八坂塔</h3> <h3>石塀小路巧遇艺伎,也不知道怎么还拍出彩虹效果了呢?</h3> <h3>平安神宫,是1895年为纪念桓武天皇迁都京都1100周年而建造的。</h3> <h3>花见小路,虽然应景拍了花,但此花非彼花,是因为晚上容易遇见盛装出行的艺伎而得名。</h3> <h3>京都国立博物馆(禁止拍照,翻拍自所购明信片),记忆犹新的有两尊佛像,其中一尊如图所示,说观音菩萨有多般变化,其刻画的是新的变化从旧的化身中张裂开来的景象。还有一尊地藏王菩萨立像,眼睛嵌以水晶,俯视下方,仿佛流泪一般,悲悯的望向众生。</h3> <h3>夜游八坂神社,其供奉的须佐之男,是神道教最大神——天照大神的弟弟,为破坏之神。</h3> <h3>祇园白川的夜色,二月里梅树刚刚绽放。</h3> <h3>先斗町,是鸭川西岸一段漫长的花街,酒肆林立,颇有味道,是京都人结束了一天辛劳,放松休闲的地方。</h3> <h3>二条城,由德川家康始建于1603年,是江户幕府在京都的行辕,其政权的象征。1867年,因内忧外患,第15代将军德光庆喜在这里“大政奉还”于明治天皇,结束了日本长达682年,天皇没有实权的幕府统治,开启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h3> <h3>大广间里大政奉还的场景还原(禁止拍照,翻拍自所购明信片)。</h3> <h3>中午去四条河原町吃了一兰拉面,又逛了逛锦市场。一兰是日本拉面的代表,过程全自助,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小隔间里大快朵颐,吸吮着浓郁的汤汁,餐厅的料理间就在食客面前,用竹帘隔开,就餐全程和店员也不会看见彼此。</h3> <h3>京都御所。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京都,这里自1331年起作为天皇御所凡537年。1867年,大政奉还,幕府倒台,天皇亲政,开始明治维新,继而迁都东京。如今的御所作为天皇在京都的行宫,继续使用。其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700米,面积11万平方米。下图一是紫宸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殿前植左樱右橘(橘树在冬季搭了暖房),图二是御池庭。</h3> <h3>金阁寺,由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始建于1397年,临济宗,正名鹿苑寺,因其舍利殿上两层通体覆以金箔而得名,历史上曾两次被焚毁。到的时候正好夕阳西下,金阁格外夺目,灿烂无比,当然这里也是游客的重灾区。</h3> <h3>龙安寺,始建于1450年,禅宗。寺中因一方不大被称之为石庭的枯山水庭园而闻名天下,其由15块大小和形态各异的石头几个一组分布在这块白砂地上,若海潮中的小岛若隐若现。微妙之处在于不管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只能数到14块,寓意凡事都不能完美,要包容并欣赏缺陷,所以人生也不都会如你所愿,求而不得未必是遗憾。</h3> <h3>傍晚又去了船冈温泉泡钱汤,作为老外的我和老外一顿神侃。总之这就是京都吧,古香古色,却又不失现代,日本人的心灵故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