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1><h1><font color="#808080"><b style="">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含屈辱灾难深重的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史性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将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破碎山河成功建设治理成为人民共享共治的新兴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共和国70年成长壮大繁荣昌盛的历史,是由亿万普通劳动者在各个岗位辛勤工作所造就,同时也是由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几代人用鲜血和汗水书写而成的一部光荣史。</b></font></h1><h1><font color="#808080"><b style=""> 我与已经离世的父母、 岳父母以及其他同辈们依次参与见证了共和国的这一段发展史。值此共和国70华诞之际,首先送上我的祝福:祝愿我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同时借机提笔记录下几段曾与共和国同行,为共和国创立和建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两代人故事。共和国不该忘记,共和国也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同行者。</b><b style=""><br></b></font></h1> <h3>父亲1950年代留影</h3> <h1><br></h1><h1><font color="#808080"><b>我与西理工的半世情缘<br></b><b> 共和国的丰碑是由一所所学校一座座工厂、机关、医院、部队与村集体等基层单位谱写好各自的篇章所铸就。我所述故事是与共和国同行的一章家庭简史,是与西安理工大学有着密不可分情缘的一段故事。<br></b><b> 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之际,我的父母亲均为20岁出头的热血青年。他们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后双双投入到进步洪流之中的革命人。<br></b><b> 先父1928年8月出生在陕西省朝邑县紫阳村的一个耕读世家里。也许是因为家承关系,我的父亲是一个谦逊低调、性格温和的人。父亲也是一个博闻强记,文字组织能力强的笔者,并写得一手软硬笔好书法。他是陕工大时期,机关里书写横幅标语等大号字的不二人选。也曾有院里的长辈拜托他在自制的木刻象棋上书写过棋名。他讲究生活品质、注重仪表仪容,一身穿戴总是干净得体;他严谨细致,举凡他所经手的事物都能做到明细规整、记录清晰、文实相符、内容详实、归置整洁有序;而当他在做细点面食时,则犹如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包饺子捏馄饨只只有模有样,别致俊俏,可以令美食增色添香。搓馓子切麻叶,他也总是做的最快最好的白案主刀。特别是他捆包好的那些粽子,个个皆饱满规整、有型有料的标准三棱锥四面体。<br></b><b> 父亲是在全国解放前夕,从同州师范辍学,投身于革命干部学校学习的。1950年4月加入中共党组织后,经省委党校的学习培训与参加富平县地方土改工作,最终,分配至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工作。省委机关由三原县迁入西安城后,辗转历经省委宣传部、省文教办公厅、高教局的机关工作,于1960年代初期进入高校工作。</b></font></h1><h1><font color="#808080"><b> 父亲曾给我讲过:他当年是王维琪书记亲赴高教局申请援助下派到新创建的陕西科技大学的年轻干部。科大组建未果,随王书记并入陕西工业大学后,我父亲一手组建起了陕工大总务处党总支,并获任总支副书记一职。当时的总务处由总务科、伙食科等部门组成,总支委员大多为各科科长,书记一职由总务处长—老红军杨业书兼任。其后因工作需要,又历经机构精简、社教运动等临时性事务办公室的工作及后期一年多的患病离职修养。在文革前重新回归工作时,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编入学校人事部门工作。</b></font></h1><h1><font color="#808080"><b> 与众多普通教职员工一样,父亲不论在陕工大的初创时期,历次运动的动荡时期,以及并校后的恢复招生、恢复高考与拨乱反正时期,都能严守纪律服从大局,从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服从组织调配。先后历经陕西工业大学人事处、陕西机械学院院办公室、机械系办公室和院组织部等部门。而不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始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学校恢复稳定、教育事业步入正轨,默默无私奉献。<br></b><b> 并校前后,父亲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的人事和组织部门工作。因工作关系,他接触过众多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并经常参与外调,采集认定归纳信息,每每会涉及到了相关个人与家庭的履历背景,而这些工作都只是作为一名从事组织工作的干部在落实政策,选贤用人时的必要工作程序和内容。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忠诚组织,严守纪律,从未向家人或无关人员谈起过所从事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未透露过任何他人的隐私八卦。保持了良好的职业操守。</b></font></h1><h1><font color="#808080"><b> 父亲是临到离休前,才向组织上说明了:他早在1960年代初期就已经是从高教局下派任用的中层干部,只是因文革与并校初期组织几近瘫痪,人事更迭频繁,关系衔接不畅而产生了任用问题这一事实。而他在此前几十年的工作过程中,从没有因为组织上不掌握实情,把他这样一个有着领导干部资历的老同志作为普通干部(后期任用为科级干部)使用而心生抱怨、闹情绪消极怠工。始终听从组织安排、甘为人梯、默默奉献(陕机院组织部门总算是在他离休之前,通过调阅上级组织部门档案文件,落实了他的副处级调研员职务认定)。如此高风亮节令我辈自叹不如。如今父亲虽已离世,但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忠诚事业、任劳任怨、克己奉公的处世态度是遗留给我们子孙晚辈最宝贵的精神财富。</b></font></h1><h1><b><font color="#808080"> 先母1928年12月出生在朝邑县城的一个小生意人家。年轻时的母亲聪明干练,工女红人缘好,是受到亲友邻里交口称赞的好女子。母亲追求进步喜欢新生事物,新社会新风尚带动了我母亲的革命热情,她积极组织与参加各项活动,是建国后第一批入党的进步青年(1950年2月入党)。</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 母亲在家中为大姐,其下三个弟弟分别为建国初赴朝参战为共和国服役了30余年的大弟弟,1962年由西工大毕业后一生从事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二弟与从事了几十年兽医工作的小弟。</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 我母亲于1951年离开婆家与已经来到西安工作的父亲会合之后,在经历了速成中学学习与养育了我们一双子女后,在大跃进时期参加工作。因具有主动积极、能干要强的性格,她始终把工作做在前面,无论是在基层或在机关做政工工作时期,她都能一事当前以单位和工作为重、严于律己,从不因家事或身体不适请假耽误工作。她待人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除了把本职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同时还能把我们一个六口之家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由于有了母亲的精巧持家,事无巨细大小事务一并包揽。这也就保证了在其后几十年工作和生活的日子里,父亲可以做到心无牵挂,克己奉公,无私奉献。</font></b></h1> <h3>父母亲1950年代初期留影</h3> <h3>几幅父亲遗存书画作品</h3> <h3>父亲手稿</h3> <h3>陕工大文革期间东大门</h3> <h1><b><font color="#808080"> 我父亲于1989年离休。五年后,我因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调入了新组建的陕机院材料系焊接教研室任教。如此,我也开始与西理工结下了20多年的工作情缘。<br> 我与西理工结缘于上世纪60年代。1967年搬家之前,父亲曾带我在学校教学区的西二楼住过一阵。记得冬日里,凌晨就得起床,伴随着广播站播放的歌声,我们父子在学生食堂里就着鸡蛋咸菜吃完馒头稀饭,各自公干。中午放学后,又会在家属区中的教工食堂里一同就餐。课余时间,我会在教一楼二楼的办公室里玩一会,也会到楼后逮蟋蟀,捡烟盒叠三角玩。搬家至家属区居住以后,在与小伙伴们玩耍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家属区与教学区里的每一处场所,每一片角落。教一楼、教二楼、苗圃、果园,运动场和游泳池里,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br> 文革中,我曾亲眼目睹了大学生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热情,看到大字报栏后面落款的水****机****班的字样时,很是羡慕。其实,我的二舅母也是陕工大机械系66届的毕业生,因为文革关系,推迟了一年才毕业。舅舅舅母是在临离校前在西一楼简单举办了结婚仪式,并住在了我们家。记得很清楚,那晚往西一楼东把头二楼女生宿舍分发的糖果还是我送去的。<br> 1973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时,我还只是一名初中生。暑假期间,我见到了父亲去青海甘肃招生时带回的试卷,试着做了做,居然基本可以完成所有考题。上大学的念想在当时就埋下了一颗幼芽。当然下乡当了知青后,才知道从农村被推荐上大学只是相当奢侈的梦想。<br> 陕工大当年是由动力学院、陕科大和西北工学院分给交大的动力、化工、水利、纺织和机械系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的水利系和纺织系是由西北工学院分出来的。西北工学院的一部分与西航(前身为华东航空学院)组建了西北工业大学。而西北工学院的院长田鸿宾、书记王维琪又都成为了新组建的陕西工业大学的校长和书记。小时候高级楼里的很多邻居与小伙伴家长们都是水利、纺织专家,他们中很多人是留美归来的教授,是源于西工这一脉的。北机与陕工大并校后,起先只保留了陕工大的机械系,后期又有了水利系的回归。陕机院的陕源部分就是由这两个系与其他部分教职工组成。<br> 我们这一届中学生在1975年毕业后下乡插队时,恰好是第一届开始要跟随父母单位系统,而不是随所就读中学插队的。当年理工大子弟本该在夏季插队去洛南,最后是拖到了冬季,与省机械局机关子弟(包括几位局长子弟)一道在当年12月中旬去了长安县鸣犊公社插队。我们陕工大子弟与北机院子弟(原不在一个中学就读)混编在了一起,分头下到少陵塬下浐河岸边的鸣犊公社三个大队里。</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 我们东高村在浐河河滩里种植有水稻,生产队在过了长鸣路的原上又有可以种两料小麦和玉米的机井水浇地。我本人一直在大队青年突击队里干活。我们在农忙时插秧、拔稗子、割稻子,收麦子、掰苞米、打场。农闲时节,突击队则组织大家修河堤水渠,进山种树、修建水库。通过两年多的插队劳动锻炼,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中学生转变为具有强健体魄兼具一定农业知识与生产技能的合格知青。</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 非常幸运地是,在我们插队刚满两年时,就赶上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头班车。1977年12月中旬我恰好年满20岁,人生第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并顺利入围。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所填报的志愿依次顺序为:西工大、北航、北工院和陕机院。除了前三个是军工院校,就只报了陕西机械学院。由于高考成绩不错,我被第一志愿录取就读西工大材料系航空焊接专业。一志愿报西工大除了有一个缘由是我的二舅舅是由西工大发动机系毕业,从事了航空发动机制造工作,另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我们陕工大与西工大有着前述千丝万缕的联系。<br> 说起我与西理工的缘分,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1982初我大学毕业后,分配至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有一次回家时,碰巧看到了陕机院的招生简章,注意到了陕机院材料系只有铸造和热处理俩专业。出于职业敏感我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我给时任院领导许经源老师写过一封信。信中首先对材料系没有焊接专业产生了疑问,同时对焊接专业方向在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做了自己的分析推荐。本是一个有心无意之举,没成想,真就很快收到了许院长的回信。许院长首先感谢了我对陕机院的关心。也解释了从历史看,北机院起先是有焊接专业的,只是后来机械部统一调整布局安排,把焊接专业整体调配给了甘肃工业大学。那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业内赫赫有名的甘工大焊接专业早先是由北机院分拨过去的。<br> 许院长当时所说专业设置听从机械部统一安排的大背景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没承想,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学校应对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教学改革步子也很快。仅仅在几年之后,陕机院也在材料系尝试着开设了焊接专业方向,先是从热处理、铸造专业分流了部分学生。后来,随着我们几人先后从工厂调入、学校分配,正式组建起了教研室。值得庆幸的是:1994年初我刚调入时,还是陕机院的职工,两个月后就已经挂牌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我正好经历了陕工大、陕机院和西安理工的完整过程,我亲历了从学院到大学的这个非常时刻。<br> 其后,从带第一届学生的专业课、实习和毕业设计,到指导研究生和开设两门大班选修课,经历了大部分的教学实践环节。其后又历经扩招、新校区的建立。20多年来我亲历了焊接专业方向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也见证了从陕机院到理工大,从仅有一个材料系,热铸焊三个专业发展成为拥有材料系、材料成型系和材料物理化学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今日西安理工大学科研教学品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辉煌发展阶段。二十多年过去了,虽不能说桃李满天下,但我明白我所带过的学生们大多已成为社会中坚,教学科研生产领域里的骨干力量。<br> <br>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很有幸,我们父子二人合计为西理工的教育教学事业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并见证了陕工大——陕机院——西理工一路走来发展壮大过程。</font></b></h1> <h3>毕业前在西工大留影</h3> <h3>岳父母建国初期留影</h3> <h1><font color="#808080"><b style="">与共和国航空制造事业的情与缘<br></b><b style=""> 我曾在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有过12年的工作履历——西航是国内最重要的航空发动机平台,曾为多款主力战机配套过动力装置,并已成为国内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此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我的二舅舅一家人、我夫人一家人也都与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有着不解情缘。<br></b><b style=""> 我于1982年初毕业分配至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与我的二舅舅成为了同事。我二舅1962年毕业于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先期在成都航空发动机厂工作。二舅母作为陕工大机械系66级毕业生曾短期在绵阳工作。后两人双双调入汉中三线工厂工作,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转至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直到退休。</b><b style=""><br></b><b style=""> 我的舅舅曾担任公司设计所应力室负责人,为军品生产做了大量技术计算工作,他所带过的徒弟有两人后来都成为了公司副总工程师。舅舅自己则只是一名几十年来一直在为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基层工程技术人员。我的舅母做了长期的工装夹具设计工作,后期转做了质量管理工作。舅舅舅母不单把自己的人生几乎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国防事业,还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也给奉献了。掐指算来,我的表弟和表妹也已为西航公司工作了二十余年。<br></b><b style=""> 当年我是在公司最困难的时期进厂工作的。那个时期军工事业几近停滞,大家都在找米下锅干民品。很幸运我从事了新品开发的关键工艺研究工作,因成功完成铝合金车圈的闪光对焊设备和工艺攻关课题,我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时,就与课题组其他几位成员一起获得了公司科技成果奖。其后在焊接研究所工作期间,我们几人一起开发了几项专用焊接设备,分别获得了几项公司和航空部的科技奖励。我也曾翻译校对过军品焊接工艺所涉及到的相关标准和检验程序。后来在科技处工作期间在新机研制的课题论证、立项及科研成果鉴定等整套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服务性的事务工作。<br></b><b style=""> 与西航情缘这一段,最该书写的是我的夫人一家。我的岳父母大人分别在1941与1945年参加了革命队伍,他们是为民族解放事业与新中国的建立流过血的有功人员。尤其是我的岳父曾在带领部队冲锋陷阵时负伤致残(身体残留弹片并摘掉了两根肋骨)。建国后,岳父母在随部队进藏的过程中,因为身体原因留滞在了康区不能前行,随后转业至北京。后又调往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工作。随着一五期间重点项目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的上马,岳父母一家作为援建干部来到了西安北郊。<br></b><b style=""> 一个甲子已经过去了,曾做过基建处长和厂医院医师的一对老人已离世多年。时至今日,他们的三位女儿也已退出工作岗位,颐养天年。可以非常自豪告慰老人的是:他们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流血流汗,又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后半生。而他们的女儿同样出色。老三从进厂到退休一直在厂医院中药房工作,作为药剂师,无论是在窗口服务还是在配药室配药的工作均能一丝不苟,不出差错,默默为职工服务。老大一直在从事技术工作,曾担任工艺处工装科长和计量测试所的副所长职务,为公司军民品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近四十年。当然,退休后国家也没有忘记她所作出过的贡献,给她增加了特殊贡献津贴每月几百元。二女儿就是我的夫人,她与她的两个姐妹一样,也是一直在西航公司工作。我夫人一样无愧于作为共和国开拓者的她的父母亲。从小父亲就对她疼爱有加,并且将她当做男孩子使唤。因此她传承了父亲的不畏艰难、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同样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30余年的工作中,她先后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身份从事过数控编程、模具加工工艺编制与质量管理工作。曾先后历经车间工艺员、工具质量科科长、冲焊质量科科长和质量处技术科科长等岗位。曾因工作认真、贡献突出,获得过公司标兵;也曾作为国庆五十周年阅兵相关工作有功人员,获得过“9910工程”立功嘉奖。<br></b><b style=""> 我和我的家人亲友们与共和国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一样,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工作过,我们是无私奉献的两代人。<br></b><b style=""> 共和国70年成长壮大繁荣富强的历史,就是由亿万如我们和父母们一般在各个岗位无私奉献的这样两代人书写而成的光荣史。也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两代人的支撑,共和国的基石才更加稳定,共和国的旗帜才更加鲜艳。<br></b><b style=""> 非常欣慰,我们的事业已然后继有人。我高兴地看到:在我们先后退出舞台之后,我们的学生和后人已依次占据主场,正在谱写新的历史篇章。日前,在与1999届毕业20周年返校聚会的学生交流中欣喜地发现:我们的焊95班学生正所谓青出于蓝,已然重任在肩不辱使命。像在比亚迪、郑航、杭汽等单位担任中层领导的金鹏、董雪霞和郑水云一样,大多同学已成为国企或民企的技术中坚、领导骨干,也有几位学生已在高校担任高级职称教职与老师们成为了同行。班长张嘎在留学法国时,争取到了洪堡基金,几年前,他在出国十余年后,作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归国效力。张嘎同学在聚会中动情地说道:“我在法国和德国学习工作十余年间,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最终留在国外,只是一直在等待也能兼顾家庭与个人最合适机会的那个时间点来完成回归”。我为我们理工大、为我们焊接专业培养出了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我在20年前毕业设计指导过的几名学生中有一位孙红梅同学,这次聚会因为公务在身无法出席。可喜的是,她在当年毕业之后去了位于襄阳的空军修理厂,坚守岗位无私奉献20年,已成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劳动模范,技术专家。我为曾带过这样的学生而由衷地自豪!同时,我也清楚地知道我曾带过的西理工焊班学生刘晓娟、周飞和陈伟丽等人如今也正在为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这就像是一种接力与传承,一代代人在默默地为共和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b></font></h1><h1><font color="#808080"><b style=""> 我们参与创造了这段历史,我们享受到了祖国繁荣富强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与共和国同行。祝愿祖国明天更好!</b></font></h1> <h3>1980年代的牵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