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小院

李永恒

<h1><b> 北京胡同小院</b></h1><h3><b> (原创)</b></h3><h3><b> 在北京西四北有一个小胡同,名叫小拐棒。胡同里22号院,是一个两进院的私房院。进院右首边的房子,是我同事东伟租住的两间北房。房东三嫂,是他们从小一起在胡同里长起来的好邻居,好伙伴。这么多年他们彼此相处,和蔼融洽,亲如兄弟姐妹,谁家有事都会相互帮忙。</b></h3><h3><b> 前几年东伟的父母年事已髙,因病相继去事。东伟家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街坊邻居都叫他三三的。兄弟三人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每晚兄弟三人都和院里三哥三嫂坐下来一起吃晚饭,不管是同学朋友,还是邻居同事,只要是赶上饭口,都会热情的拉你上桌,喝上两口。精湛的厨艺,丰富的菜肴,芬芳的美酒。欢声笑语,每晚,都充满了这欢快的一家人,充实着这京味满满的小院。</b></h3><h3><b>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幸存的民居建筑,是八百年古都北京市井文化的载体。地道的老北京人,也是京味文化传承人。那情深潭水,拔刀相助,心胸广大。的豪爽的性格,在吕氏三兄弟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不管是东戴河品海鲜,还是山东海边游玩........。在兄弟身边,总是带上能来的同学、同事,、邻居。欢快和蔼的像一个大家庭。</b></h3><h3><b> 记得到2003年,一次我跟朋友在去沈阳办事,在回京的路上,晚上八点多钟途经京沈高速唐山158公里处,发生了交通事故,救护车把我送到了唐山市医院,俭查后发现我身上多处骨折。我担心当地的医疗条件,就决定回京治疗。我给东伟打了个求助电话,他二话不说,开着自家车,连夜驱车往返几百公里把我从唐山医院接回北京至积水潭医院医治。后来在处理交通事故结案的过程中,又开车拉上我来回奔波。一个同事,在我危难之时出手相助,不辞辛苦,使我身受感动。</b></h3><h3><b> 在高楼林立,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有些楼房里那种,对门住着,情同陌生,老子不相往来的现象。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距离拉远了。北京胡同小巷,街里街坊,见面问上一句您早、您吃了吗?。拉近了长辈与晚辈,邻居与邻居之间的友情与距离。</b></h3><h3><b>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风情,市井文化,充满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人和北京精神。</b></h3><h3><b> 北京胡同小院吕家三兄弟,以他们生活中做得点点滴滴小事,展现了胡同邻里风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良好的家风、包容胸怀、厚德关爱。同时也践行咱们北京精神。</b></h3><h3><b> “兄弟多喝点,跟哥干一杯”。祝愿那暖暖的言情话语,那雕蚶镂蛤,珍馐美馔的晚歺,在这温馨胡同小院,回荡永远。</b></h3><h3><b> </b></h3><h3><b><br></b></h3><h3><b> 2019年5月 北京</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