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h3> <h3>庞大坤,女,汉族,1979年10月生,自2000年7月从农安师范毕业,就扎根于农安县哈拉海镇东方红村小学。她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能够胜任各学科的教学,是市县两级骨干教师。在工作中她能努力钻研文化业务知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文化业务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在实施高效新课堂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中开展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因材施教,直到教会为止。对厌学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耐心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这样的事例是数不胜数。因为工作努力,能一心把主要精力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所以多年来,她所教班级在统考中是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和表彰,更得到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h3> <h3>一、努力工作,悉心教学
</h3><h3>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教学的新途径。在教学工作中,认真掌握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材,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把抽象的内容条理、简单化,因材施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h3> <h3>二、端正态度,尽职尽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时刻提醒她: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态度永远是最重要的,有良好的态度才有精彩的人生。“态度决定一切”,在教学工作中,她把它带到了课堂上。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做教师很轻松,没错,教师是不用像民工一样搬搬抬抬,也不用像交警一样日晒雨淋,但是,教师所做的事是特重要的,因为她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在日常的工作中,无论哪一方面的工作,她都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因为她深深地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尤其是农村的孩子靠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她 关注每一个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成人成才!她的班级里有一位留守女孩李玉明,爸爸因为外出打工,母亲又抛弃了她,所以把她扔给奶奶和爷爷。老人年纪大,病魔缠身,家境贫寒。李玉明在班级里经常偷小朋友的零食和学习用品。和她奶奶沟通后,奶奶恨铁不成钢,狠狠地打了她。可是她伤还没好,同学们就又发现她把曹蕾的薯片偷吃了。庞老师耐心地和她讲道理,并且和她约定,如果有想偷东西的想法时,能控制住自己就画一朵小红花。坚持一周不拿其他人的物品老师就给奖励。庞老师这一周的监督和鼓励,终于使她战胜了自己。庞老师精心为她挑选了一件漂亮的公主裙,她穿在身上美在心里。她奶奶激动地老泪纵横,感谢庞老师的用心良苦。庞老师表扬的话语,精美的礼物像阳光一样直射入李玉明的心田。她变了,在学校热爱班集体,在家里孝敬爷爷奶奶。她的作文也多次被校园广播站选中。</h3> <h3>三、加强教育,精心管理
</h3><h3> 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优化管理过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面调控。每天抽出时间来和同学们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级各项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本年度,她坚持抓“两头”(优秀生和学困生)促“中间”的教育方法,实干,苦干,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创新,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h3> <h3>四、默默耕耘、成绩突出
</h3><h3>庞大坤老师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家长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与大家共同分享班级管理的经验,使参加会议的老师受益匪浅。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管理。恩威并施,关心绝不宠信;严格绝不苛刻。爱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希望,如永不枯竭的甘泉,滋润了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田。庞老师总是挤出时间到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家里家访,她经常为他们捐书捐衣物,使这些孩子倍感温暖,从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付出终有回报,在庞老师的教导下,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在2017年全乡期末统考中,他们班取得了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h3> <h3>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她在教育教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她把这些进步,管理方法,积累深化,点滴积累总结,上升到理论水平,撰写论文,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h3><h3>参加工作以来,2006年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09年评为长春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15年获得省级微课大赛优秀奖。2016-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得县级、市级优秀课。2018年度获得长春市说课大赛三等奖。2018年在农安县第三届小学“新教研团队”评选中,所在团队被评为数学学科“新教研团队”。2018年获得国家级创课大赛三等奖。</h3> <h3>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庞大坤老师将继续恪守着“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的诤诤誓言,在传递知识的阶梯上,以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无限爱心,坚定执着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广阔的蓝天,谱写着一曲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青春之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