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节课老师主要介绍了兰亭序的碑刻本—定武本兰亭,据说兰亭序传世刻本极多,桑世昌《兰亭帖考》著录了六十余种,定武本因刻工精良,且考定为欧阳询书写,使其远远高于其他刻本。由于刻石过程不可避免的会使书写的笔画等出现减损,所以是没办法完全表现出书写的原貌,籍于此董老师从笔势,强化弱化,趋直趋简几个方面,以定武本为模板,探讨书写的转换和变化。这课的体量实际是非常大的,如果细化可能要好几个课时,所以是一节提纲契领或引导性质的课,书友们有兴趣,以后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h3> <h3>定武本兰亭</h3> <h3>作业例字</h3> <h3>作业要求</h3> <h3>01—106崔欣</h3> <h3>02—105朱婷</h3> <h3>03—137海良</h3> <h3>04—104子璇</h3> <h3>05—121静待花开</h3> <h3>06—129爱民</h3> <h3>07_136梅里雪山</h3> <h3>08—126</h3> <h3>09—122海仓</h3> <h3>10—113天朗气清</h3> <h3>11—117秦钧</h3> <h3>12—120觀景</h3> <h3>13—132陈平</h3> <h3>可能是这次课的内容相对宽泛,大家还不能一下子理解和消化,很多书友没能如期提交作业,有些同学是写了不满意没提交。但交作业也不过是学习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作业本身也仅仅是需要掌握的知识中的一小部分。那么到底如何认识这节课还是挺重要的,一直以来我们学习书法都是在模仿,无论临摹或集字创作,务求每一字和眼里看到的原字一模一样,学习初期这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后面要怎么走向那,什么时候字里有自己的东西又不失法度那?到底什么才是字字有出处,笔笔有法度呢?聊天时秦钧提到这课可能是老师对创作的一个提示,这是有高度的认识。董老师里面说了一句,就是无论是强化笔画还是弱化模糊,在创作时选定了一个方向就要统一,既想强化,想让字都姿态飘逸,就整篇都趋于强化,想弱化,就都试图弱化处理,这对我们集字时就有了启发,比如我们要写神龙本的风格,集到的是文赋,赵体,甚至是颜字,那怎么办,要是照搬,有可能违和,这是就可以用到研究笔势,强化笔画,夸张某一部分或错落等等,使其和主体风格一致。这是不简单的,但带着这样思路,学书法或者练习创作就有了多一个方向,其实多数书友在过往的经历中或多或少已经用到了,只是意识还不强烈,从这个角度看,这节课的拓展面还真是挺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