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旅程

刘波

<h3>2019.4.18开始了计划已久的豫晋陕风光文化自驾之旅,老爸老妈虽然年过八旬,身体仍然健康灵活。他们先在地图上看好了旅行路线,我做了具体行程计划,一车三人,老爸老妈和我,开始了这次幸福快乐的旅行。我的职责是司机、导游和一切事情主管。</h3><h3><br></h3> <h3>第一站山西晋城‘皇城相府’,赶到皇城相府已是下午5点多了,相府依山而建,青砖黛瓦,古朴庄严,回廊曲转,气势恢宏;四周府墙高耸,碉楼箭垛林立。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h3> <h3>康熙帝两次驾临陈廷敬的‘皇城相府’。现在还有康熙大帝驾临的民俗文化表演,场面宏大。很好看。</h3> <h3>第二站河南临颖的‘南街村’。是中国社会中的一朵奇葩,在村子中心宏大的东方红广场上,高大的毛主席塑像矗立于广场的中心。其后有一座彩虹般的“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之拱门,左右两侧分别有马恩列斯的大幅画像。高音柱播放着社会主义好的歌曲。站在广场上,仿佛回到了六、七十年代。</h3><h3><br></h3> <h3>早餐在人民公社大食堂吃的,胡辣汤,水煎包,搞不懂的小油条,海鲜豆腐,味道不敢恭维,吃个新鲜吧。</h3> <h3>南街村,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与绝大部分中国乡村不一样的体制和模式,复制不易,作为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值得一去。</h3> <h3>下一站少林寺!虽然不是节假日,依然人太多,走马观花看一看。</h3> <h3>洛阳,牡丹之城,这次出行的重点。古人赞美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住在青花瓷主题酒店,在国花园的附近,第二天早上到国花园看37界牡丹花展,可惜了,今年的天气热,盛花期已过,有幸还是看到了很多稀有品种美丽的牡丹花。虽已过盛开期,却也是‘开过尚盈盈’。</h3> <h3>洛阳赏罢牡丹花,一路向西,来到三门峡大坝。</h3> <h3>三门峡大坝,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的地方,三门峡大坝是1957年由苏联援建,我国第一座倾全国之力在黄河主干流上修建的大坝。三门指的是人门、鬼门、神门三岛,属岩石岛结构,利于施工,在三岛间修建大坝。大坝的建成对中下游洪灾防治,民生安全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对上游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三门峡大坝的是非功过,至今也没有定论。不管怎样,三门峡大坝也是父母这辈人心中的骄傲。</h3> <h3>一脚跨两省,山陕界。</h3> <h3>旅途中的绿色收获,20斤槐花蜜,从蜂巢中现场摇出。</h3> <h3><br></h3><h3> 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大侠豪客、富贾商家通过这里,往来秦晋、出入中原。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今日与爸妈同行古道,与二老怀古论今,真是一件美事。</h3><h3></h3><h3> 过黄河风陵渡口时,天上飘飘小雨,一片肃然之气盘盈。正合大侠杨过 郭襄初相见之景。想起金庸先生《神雕侠侣》中侠女郭襄的诗,‘’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借此诗以表对古道西风,侠骨柔情的敬仰之情。</h3> <h3>过风陵渡口,投宿永济市,清净的城市。转天一早,去不远的鹳雀楼,路过古城蒲州,传说中的舜都蒲板即此。引城始建于周时,以后屡有重建扩修,历为州治府治,中唐几为中都建制,为中国北方历史重镇。现在古城的钟鼓楼虽已疲惫不堪,依然屹立路边。</h3> <h3>鹳雀楼,初识鹳雀楼是在王之涣著名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今携父母同登鹳雀楼。领略中国大好河山。</h3> <h3>人虽老体还健,老妈老爸健步登楼。</h3><h3>现今的鹳雀楼虽非古建,也气势恢宏屹立黄河岸边,今日天气不佳,未能远眺黄河。</h3> <h3>游完鹳雀楼,回经风陵渡口,过潼关、华山、渭南到陕西西安。</h3> <h3>游览秦始皇兵马俑,埋藏地下两千多年的陶俑,列开大阵,肃穆整齐。有如千军万马,呼之即出。</h3> <h3>西安美食羊肉泡馍,百年老店‘马五德’。味道不同凡响,清亮浓香的羊肉汤,鲜美的羊肉,配上糖蒜,一盘酱牛肉,一杯小酒。几天的劳乏顿消。</h3> <h3>老爸青年时的同学老友,生活工作在西安。都已是耄耋之年,今日欢聚一堂,在酒店房间畅聊。老爸惦记了一路的事儿,实现了。</h3> <h3>畅游大唐芙蓉园,一座美丽的园林。</h3> <h3>贾岛的‘’推敲‘’之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h3> <h3>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大雁塔是因寺建塔。</h3> <h3>西安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老城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h3> <h3>二老奋力登上老城墙。为他们点赞。</h3> <h3>回民美食街,人流如织,美食琳琅满目。只怨自己胃口小。</h3> <h3>领略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延河水。宝塔下满眼都是身着八路军制服的人,是化妆来学习的人们。</h3> <h3>延安美食,抿节。味道不错。价钱公道,13块管饱。</h3> <h3>离开延安,一路小雨来到洪洞县大槐树,此时狂风大雨,住在大槐树景区对面的大槐树饭店,在饭店餐厅吃晚饭。条件不错。</h3> <h3>历史上关于洪洞县大槐树自明朝移民的传说很多,‘’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民谣广泛流传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大槐树移民后裔分布在11个省(市)的227个县,遍布神州大地(来自百度)。</h3> <h3>景区里的小电动车,可以自己开,很是方便。</h3> <h3>有一个流传以久的说法,凡是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脚的小趾的指甲是复形的,上面有一片大指甲,还有一片小指甲。“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如果你的小趾指甲不是复形的,那你一定不是大槐树移民后裔。“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脱下鞋子,“验明正身”吧。</h3> <h3>这一站山西太原,是我父母第二次来到太原。晚饭后到汾河畔散步,欣赏汾河两岸的景色。</h3> <h3>太原名吃 ‘’头脑‘’。羊肉、藕片、山药和很多味中药熬制而成,配上烂韭菜,烧麦和热黄酒(黄酒免费),滋补上品。</h3> <h3>三多堂,曹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北洸村,为太谷曹家创始人曹三喜开创曹家辉煌基业,成为晋商一支劲旅时所建。按照中国古训,三多即多子、多福、多寿。砖、木、石“三雕”技艺高超,绘画艺术精美。可与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媲美。</h3> <h3>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五台山。五台山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h3> <h3>头一天下午来到五台山下,天气阴沉,气温1℃。现在是五一前,春已归,夏将至的季节。气温如此低,到商店给爸妈各买一件厚衣服,以抵御寒冷。</h3> <h3>开车进山,来到售票处,已是大雪纷飞。</h3> <h3>今年冬天北京也没有如此大雪纷飞,在春夏之交的五台山遇到漫天大雪,满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感谢导游小姑娘的热情服务。</h3> <h3>此次旅程结束了,四月十八日到四月二十八日,十一天行程五千多公里,走过河南、山西、陕西三省,十余个著名景点,领略不同风土人情,各地美食,沿途风光。经历了车马劳顿,车中小憩。洛阳暑热中赏牡丹,山西五台山观飞雪。老城墙上怀古,鹳雀楼上望远。漫步汾河畔,追思大槐树下……最后以五台山一场漫天飞雪收关,真是一场幸福快乐的旅行。不论今年明年,什么时候二位老人家有兴致,身体无恙,我们再次踏上旅程。</h3><h3>祝爸妈身体健康,开心快乐!</h3><h3>昨天是母亲节,以这份迟到的小礼物送给我的妈妈,祝您节日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