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5</h3><h3>出镜: 傣族舞蹈【山之灵】演员</h3><h3>摄影: 山海君</h3> <h3>傣族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特点质朴、含蓄、灵巧、舒缓。“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基本体态,因为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把孔雀视为圣鸟,而孔雀具有“三道弯”的自然形态,所以造就了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发展和舞蹈风格。傣族人民以“三道弯”的躯体造型,配合带有寓意的手形和各种跳跃、转动的舞步,塑造孔雀“竹林漫舞”、“泉边嬉水”、“雨林追逐”等各种栩栩如生的神态和自然景象。同时,三道弯的体态形成还与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域的风俗、信仰、气候有关,他们信仰小乘佛教,姑娘们的服饰,大多穿着紧身上衣、长筒裙。孔雀的姿势、佛教的雕塑、服饰的特点都反映在傣族舞蹈的“三道弯”中。</h3> <h3>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造型主要表现在人体的身、手、腿上:<br></h3><h3>身——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h3><h3> 手——第一道弯:从指尖到手腕;第二道弯:从手腕到肘;第三道弯:从肘到臂。</h3><h3> 腿——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腕到脚跟;第二道弯:从脚跟到弯曲的膝;第三道弯:从膝到胯。</h3><h3><br></h3> <h3>傣族舞蹈在动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相对静态的“三道弯”,那是一种人体s状的曲线姿态,称为“体态三道弯”,而通过动作的连续过程形成的s状曲线动态,称为“动律三道弯”。“体态三道弯”是舞者在静态中保持s状曲线造型,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胯部的左右三道弯展现女性的曲线美,而“动律三道弯”是 在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的舞蹈动律基础上,运用人体其他不同部位,如头、手、肘、肩、腰、胯、膝等的每个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有多种曲线交织运行,形成千姿百态的s形。<br></h3><h3>傣族舞蹈气质淡雅、文静,风格安祥、平和,动作潇洒、活泼,舞姿细腻、妩媚,它集中表现了东方艺术的线条美,也充分体现了亚热带风光的韵味,深受群众喜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