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峥嵘岁月、 弘扬马兰精神

返朴归真

<h3> 作者: 胡霞(核二代)</h3><h3> 2019.5. 10</h3><h3>&nbsp;&nbsp;&nbsp;&nbsp;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战友大家上午好!十分感谢21所科技处上海站精心组织的聚会,我和严敏非常高兴能参会,在这里和领导、前辈及战友们一起回顾峥嵘岁月,弘扬马兰精神!&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nbsp; 前不久一部马兰剧开启了我们尘封的记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大诗人王维笔下描写的这一奇特壮观的塞外风光,曾令多少人为之心驰神往!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在那茫茫的大漠中,默默无闻为祖国铸造国之利器的人们,才是这荒原大漠中最为壮丽的风景线~这其中有将军有专家,有一代一代的普通军人,也有我们的父辈,我们的老师,还有我们,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春的核二代!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年轻的父辈为共和国蘑菇云的升起流血流汗,建功立业,我们也睁着朦胧的双眼随父母来到了天山戈壁,在春的季节,梦的年龄,把一段如花的岁月留在了大漠边疆……1960年,我4岁,严敏3岁,经过10多天火车和汽车的颠簸,我们从内陆城市先后到达了荒芜人烟的马兰基地,伴随着戈壁的风沙和烈日,我们和马兰基地一起成长,我们见证了那里从无到有所发生的一切……我们曾和大人一起欢呼雀跃,敲锣打鼓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们也曾拿着有色玻璃片站在学校的平台上观看第一颗氢弹升起的两个太阳,我们更高兴的是看到了几个月未见,嘴唇干裂皮肤黑黝的父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时每家都像过年一样开心欢乐!马兰的孩子都有恋父情结,因为我们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那时密集的执行核爆任务,父辈们一年有7~8个月不在家,和爸爸一起吃顿饭也成了马兰孩子的一种奢望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 &nbsp;&nbsp;脚踩戈壁,头顶蓝天,马兰的风,红山的雪,还有那长年累月的土豆萝卜大白菜,伴随我们读书、从军、就业,长大成人的我们又继续为核试验基地贡献着我们的青春和力量!</h3><h3>&nbsp;&nbsp;&nbsp; &nbsp;岁月如梦光阴似箭,当年几岁的我们也已过花甲之年,虽然离开马兰已多年,但每每想到和谈起马兰,依然是那样情思动容,悠思绵绵……那住过的地窖、那走过的小桥、那山脚下的学校和那亲手栽种的小树、还有父辈们进场区执行核爆任务的长龙车队消失在茫茫戈壁中!这一切至今依然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h3><h3>&nbsp;&nbsp;&nbsp; &nbsp;2018年,我退休后的第一次远行就是坐着火车去马兰,我想用这种最仿真的方式,重走走当年的路,去感受那远去的记忆,重走走当年的路,去看魂牵梦绕的马兰和红山,去圆我心中的梦!在马兰的7天里,我两上红山,如今的红山已是残垣断壁,回归了原始的寂静,兴奋的我在土路上跑来跑去,同行的人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们:我1960年4岁随父母来到大漠深处的马兰,82年结婚后调到南京军区,从山沟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从军20年后转业到国家审计机关又工作了26年。一路走来,我认识了许多同学和朋友,结识了很多战友和同事,但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却仍是大漠深处的马兰和红山……那里有我曾经站岗执勤的连队、工作的实验室、住过的宿舍和温馨的家;那里有我儿时玩伴和一个教室读书嬉戏的同学、一起唱歌跳舞和一锅吃饭的战友、一路风雪兼程执行核测试任务的领导和同事的记忆;那里更有我洒下的汗水和泪水,留下了我的青春与芳华;我为理想奋斗的足迹踏在那片热土上,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在那里度过;那里是我人生的启航点,在那里工作生活磨砺过,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没有惧怕过……太多太多的记忆永远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如今红山虽已面目全非,但我依然深深的眷恋着她!</h3><h3>&nbsp;&nbsp;&nbsp;&nbsp; 现今的马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马兰超市灯火通明,购物的人群熙熙攘攘,马兰广场上孩子们在嬉戏,马兰公园里大人们在品花香……经过几代马兰人不懈的努力,马兰真正成为一颗镶嵌在沙漠腹地的璀璨明珠,现在的马兰已成为一个宁静悠闲的现代化小城!</h3><h3>&nbsp;&nbsp;&nbsp;&nbsp; 我坐在马兰礼堂的台阶上认真的想着: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唯有那倒映在博湖里的一轮明月永远守候在那里,见证着那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它依然那么沉静,在那广袤的夜空里注视着我们,仿佛在悠悠的诉说着那久远的历史!</h3><h3>&nbsp;&nbsp;&nbsp;&nbsp;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瞬间,但马兰基地的60年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翻卷起巨大的波浪,马兰人的付出和努力让新中国挺起了脊梁!我们回忆峥嵘岁月,绝不是在岁月的小径上,俯拾几片飘零的记忆,而是弘扬对祖国的忠诚和默默的奉献,每当此时,我们就对那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老一辈马兰人肃然起敬!那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勇于胜利的执着!这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一代的马兰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最后用四句话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马兰年年颂,精神代代传;</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一曲马兰谣,思念到永远!</font></b></h3><div>谢谢大家!</div><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