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的态度

黄国民

<h3>论学习的态度</h3><h3> …… 太行山写生结束后与同学们的谈话</h3><h3> </h3><h3> 黄国民 </h3><h3> 杨明远录音整理</h3><h3> 这个十五天,从写生的角度讲,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和目的。</h3><h3> 两个新同学,虽然说时间上急了些,十五天把一年的事都干了,有点跟不上,这很正常,算是对我主导的写生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一些重点,将来自己再写生就有数了,该学什么?怎么学?缺什么?补什么?就必较清楚了。</h3><h3>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生的事。人这一辈子,无论到什么年龄,只要你还活着,就要学习。</h3><h3>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种现象,像我这个年龄段的朋友,好多人对手机用不好,手机的好多功能不清楚。不是说这些应用功能年龄大的人就用不上了,而是说他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以及不停学习、研究的心态。比我小好多岁的一些人也不懂这些,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其实这并不是很难,这只能说明你不想再学习了,抱残守缺。守住自己的那些东西,就像我能画点画,或者我能干点什么,就满足了。</h3> <h3>  其实,这种不断学习的心态,我从程大利先生身上看的很清楚,先生德高望重,是国内影响很大的学者,但我们每次跟程先生一块写生,他画的比我们任何人都深入,并且到了晚上,还为我们点评作业,然后自己再开始画画,一早起来又整理完善。如果不画画,他就看书、读文章、回微信什么的……所以程先生的画,从我认识他到现在,每年都在改变,可以说时时都有新的感受,每一个时期都有所不同,一直在变化中。</h3><h3> 所以你们以后学习要记住一点,对待学习要有研究的劲头,有那种“格物”的精神,不断地去研究,包括对古人的经典作品,也要抱着研究的心态。</h3><h3> 台湾故宫博物院对中国古代经典绘画作品,被称作国宝中的“国宝”的,有三件作品,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郭熙的《早春图》。其他的作品也可以说是国宝,但是为什么没有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呢?这说明古代的经典作品依然可以分出一、二、三。也就是说,从古到今,没有一件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范宽的作品里边也有微瑕,不可能没有。他的《溪山行旅图》和《雪景寒林图》,还有他其它的传世作品,还有不少,那么,为什么只推他的《溪山行旅图》呢?为什么不把《雪景寒林图》也放到“国宝中的国宝”呢?把它俩放到一块的时候,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仔细分析是可以找到差距的。</h3> <h3>  因为在我们看来,每一个经典,包括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等中外贤者都在说世上天地万物的事情,天地、万物、人……但谁也不敢说,我说透了。所以说,还得要互相的交融贯通,才能够把事情说的差不多。这也就是说,对每一个经典的研究,也需要这种客观的、带有自己思考的状态。对待学术一定要有这种状态,对经典也得要“格物”,“格物”是一种态度。不是说我只“格”竹子,只“格”树,包括对古代传下来的作品,也要抱着格物的心态去看待,看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短在哪?长在哪?怎么解决?也许你目前看不出来,这不要紧,只要你去研究就行。什么时候看出来了,这个地方有问题,那个地方有问题……那么你可以标出来,研究的时候是重点。但是,也许再等上一段时间或一年、两年、十年,随着眼界心境及创作能力的提高,你原来认为有问题的那个地方,它可能不是问题!反而是优点……像这些,它会随着你研究的深入,不断地往前推进,不断地产生疑问,不断地解决,然后否定,推翻,然后再肯定,再推翻……不断的一直往前走,可以说一直走到你生命的终点,你都很难说,我全弄清楚了。所以,人总就会有这样一种期盼,来世,如果还有来世,我还会继续做这个事情,尽力做好它。</h3> <h3>  所以,对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技术,你都要抱着学习、研究的心态。对古人尊重,我的态度是:尊重、理解,认真分析,你认为的长、短,一定要有分辨的能力。</h3><h3> 假如一说古人的作品,就说都是好的,这可能吗?弘仁、八大、髡残、石涛,这四僧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变化?在艺术的成就上,有没有高低?有没有雅俗之分?肯定是有的,不可能没有。他们里边又会分出一、二、三、四,一个人的作品也有早、中、后期,也会分出一、二、三。所以,学习一定要尽量研究通透。</h3><h3> 对待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天?如今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比较多元的一个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多法时代、末法时代,万象争辉。这反而会让真理蒙尘,从体制内到所谓的“江湖”。当然,你不能说体制内没有人在做学术,你也不能说“江湖”中也没有人在做学术,但是总有一些人分不清是非。招摇撞骗的不光是“江湖”人士,还包括一些所谓正派的“砖家、学着”,这是当今很现实的一种现象,那么,你怎么在这种环境当中保持你自己相对清醒的头脑,这就不容易了,也许你会跟随这股潮流。实在不想跟随的,那就需要自己独善其身,但这很难。我带过的学生里面,现在也有好多是随波逐流,因为他要生存、养家,同时也为了名、为了利他还要……所以……</h3> <h3>  实际上从古至今,真正的艺术是让人愉悦的,是提升心灵境界的,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而当艺术形成一种吃饭的工具时,就已经开始变色了。本来中国的艺术是“文之余”的事情,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虽然也有工匠,但工匠也有匠人遵循的道,就是技术、材料、工艺、包括“艺术性”,把最佳的有价值的产品提供给人们,他们不会强调说我这是“艺术”,所以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所谓“艺术性”的压力。就是我干活、我挣钱、我养家,生活第一位“艺术性”可以放其后。当然也有把“艺术性”放到首要位置的“工匠”,他们就是这么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坦荡。</h3><h3> 我们说过,绘画就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它带有宗教意味。所以为什么就会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它就跟宗教信仰的一些禁忌、约束是一样的,不能那样就是不能那样,因为那样会让你的心性乱了。</h3> <h3>  为什么强调绘画的顺序性?顺序,源于天地自然,是让你的心情愉悦。就像中药一样,这个药吃下去是顺气的。让你心情舒畅,每一个要求和禁忌都是这样包含自然规律, 大家将来慢慢地去体会这些事吧。</h3><h3> 不管怎么说,人们能够在一起是缘分,有的缘是一生,有的是一年,十年,多年。有的是一个月,两个月,半个月。一天两天也是缘分,人这一辈子聚到一块能吃一顿饭,不容易。说实话,全国这么多的人,而我们能聚到一块,这就是缘分。咱们这一生能见多少人?见不了多少!算上你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逛超市等所有的社会活动,你见的人也不会超过几个亿吧?所以说,缘分是前一世修来的,所以咱们就要珍惜这个缘分。</h3> <h3>  我自己的教学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画,把自己掌握的绘画技能、感悟等做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因为它源自于天地万物的恩赐,源自于先贤的智慧,源自于先生、老师的教授,源自于同学亲人和朋友,我能够有一点的继承、创作,然后我把它传给你们,让你们进一步的去研究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所以不能有私心。艺术作品在一个时期内可能是属于个人所有,但终究会成为社会财富,属于全人类。</h3><h3> 你们也看到了,我对待临摹、创作、写生都是一样的态度。我自己画画,无论画什么,只要我拿起毛笔的时候,就会是一个认真的态度。所以,你们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儿戏,不能应付自己和别人。</h3> <h3>  为什么说这些话呢?因为咱们这一次在一起十五六天写生,亲近山川大地。将来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机会?那就看缘分的深浅。也许这一次见面,将来就很少再见,因为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事业等等。将来有机会能再聚一起不容易。</h3> <h3>  另外一点很重要,希望你们别着急,把心态放平,程先生讲的要静、淡、慢,拿出几年时间来,慢慢的用心去临摹经典作品,然后再写生创作,感悟天地万物。只有真正的进入传统,你才知道它的博大精深,它的伟大。</h3><h3> 当你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再看我们现代的绘画,那就知道什么叫差距了。</h3> <h3>  你们将来都会走向自己的艺术道路,可谓任重道远,祝愿你们能够好好学习,勇于担当,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且宏扬光大。通过大家不断的努力,我相信这个理想能够实现。</h3><h3> 谢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