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光阴

雪晴

<h3></h3><h3>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学车,是1984年的春天,在石牌镇石岗村的舅舅家,骑一辆自行车。<br></h3> <h3>80年代的自行车有飞鸽、永久、凤凰等等,印象中凤凰名字最美,永久骑的最普遍。而我第一次学骑的就是永久,是舅舅家三姐用做豆腐学徒攒的半年工资买的。</h3><h3><br></h3><h3>舅舅家有四个女儿,却依然把我当个宝。特别是三姐最宠我,有好吃的先喊我,有好穿的先给我,有好玩的也先带上我。村里、镇边的道路大都崎岖不平,沿田埂子不远处垒就的稻场,算是一块稍稍平整的空地,空地有棵皂角树,方圆大几米宽。</h3><h3><br></h3><h3>因为看中三姐刚买的新自行车,永久牌,黑色,带横杠的,铃铛按一按,叮铃铃直响,可清脆啦,我缠着她想在稻场上学骑一会儿。几岁的娃娃,人小腿不长,半天跨不过横杠,只能伸进三角窟窿里踏脚踏,半圈半圈地骑,碰上皂角树,几个人在后面拉都拉不住,摔了,轧了,气跑了,前胎轮子瘪变了形,三姐心疼地一个月没理我。<br></h3><h3>&nbsp;&nbsp;&nbsp;</h3><h3>后来才明白,那时候万元户含金量抵得了如今的千万富翁,家里能买得起自行车,算得上中产水平,它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同时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心中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难怪最疼爱我的三姐会不理我哩。</h3> <h3>骑上摩托车是1995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汽车还没有像如今这样普遍,马路上自行车数不胜数,最拉风、最显眼的就是摩托车了。</h3><h3><br></h3><h3>那个时候没有王者荣耀、没有今日头条、没有淘宝拼多多,业余时间人们由书、麻将、郊游活动和看电影来陪伴,特别对香港的电影、香港的明星更是有狂浪的热情。其中一部电影《天若有情》,银幕上刘德华骑着摩托车带着吴倩莲流鼻血的经典画面印象深刻,使千万个少男少女们为之追慕,无不盼望着快快长大、盼望着也能拥有一辆时尚的摩托车,载着心爱的人在天地间肆意驰骋。</h3><h3> </h3><h3><br></h3><h3>已上班,却仍然胆小的我,只敢学骑电动踏板车,而且只敢在雨天学。雨天好啊,路上没有行人,从钟祥城关到皇庄那一段路简直宽得不能再宽了,我可以慢慢地骑,除了稍稍注意防止滑倒外,安全的很。要是晴天,可不慌不忙地欣赏这一路上还没有开发的连片田野,泥土里紫云英开得正旺,喜鹊飞得低,露出翅下的白,远处的楼房零散错落,心情象白云一样飞得高。</h3> <h3>考取驾驶机动车C照是在2005年,七年之后,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一一白色瑞纳,小跑型的,到现在还没“退役”。</h3><h3><br></h3><h3>记得第一次手握方向盘开上路时,私家车并不多,道路宽泛得能同时并排几张车,可我顶多只敢让车轮以三十码匀速前进,隔几十米远见到车或行人就会使劲按喇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炫耀什么,其实是没有经验的我手心里捏着一把汗,只差拿扩音器喊:车来了,请大家赶紧让一让呀!</h3><h3><br></h3><h3>后来,私家车慢慢多起来,道路不断地往两边宽处修,抬眼望去感觉路比过去更窄了。</h3><h3><br></h3><h3>最怕过中医院人行横道那一段路,以前是人让车,现在有交通规则,必须车让人,久而久之,已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看到行人过马路,司机们总会踩紧刹车停下来,耐心地待行人穿过后再前行。</h3><h3></h3> <h3>学坐武汉的地铁是在2014年,走进光谷广场的地铁,望着纵横交错的指示灯牌,恍惚间我有一种找不到北的感觉。迎面而来的都是朝气蓬勃的九零后们,眼里闪着安逸和幸福,还有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憧憬和渴望。 </h3><h3><br></h3><h3>站在地铁里,冬天没有了冷得牙齿打战,夏天没有了热得摇心摆肺,只有春天的和煦、秋天的凉爽,与准时、快捷相伴的无数个人生旅程。</h3> <h3>从乡间的自行车到镇上的摩托车、城里小汽车,再到武汉的地铁,我恍然大悟又感慨万千,蜉蝣几分钟便是一生,沧海桑田,四十多年的光阴一晃而过,人生中最绚丽的青春芳华早已淡白,即使短暂,但历练了所有成长的过程,这样一路走来,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呢?</h3><h3><br></h3><h3>我啊,学骑车、学开车、学坐车,学着学着,就更加成熟了!<br></h3><h3><br></h3><h3>而村里弯延曲折的泥巴路已被硬化的水泥地面代替,镇上跌跌撞撞的小石子街扩宽成大马路,县城郊外的泥泞小径由两车道变成沥青黑化的四车道,以前在省城摊大饼式的道路建设,如今也有了地面与地下相连的立体式交通,祖国变着变着,就更加强大了!<br></h3><h3><br></h3><h3>木心先生曾写下名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倘若能面对日新月异、飞快发展的今天,他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感慨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