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中国教育梦——记于都站前小学语文教师赴赣州参加统编教材下的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安然

<h3>  暮春倏忽,一晃已是初夏时节,草木经历了暖风润雨,郁郁葱葱苍苍翠翠地舒展开来,遮了骄阳当空,只洒下淡淡光影斑点,静里透着细碎的明媚。五月,与春别离,与夏邂逅。5月11~12日,我们在赣州师范专科学校聆听7位名师的示范课与重要讲座。<br></h3> <h3>  <br></h3> <h3>  5月11日上午,南京江宁实验小学的丁雪飞老师和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于松建老师带来了精彩课堂和讲座。 <br></h3> <h3>  首先,由丁雪飞老师呈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第一课时教学。这节课上,丁老师领着孩子们走进童话中的魔法世界,开启了别样的发现之旅,不断发现童话世界里的秘密,从发现旁批的秘密到发现词语群的秘密,再到发现故事里时间的秘密和事情的秘密。一路上,孩子们不断发现,兴趣盎然。 <br></h3> <h3>  紧接着,我们聆听了于松建老师执教的《在柏林》。幽默风趣的于老师从一个问好开始,问出了好字背后的千言万语,瞬间觉得此师独具一格。果不其然,一开课,两组简单的词语,“虐”得学生们生无可恋,简直要呼喊“是谁出的题,到处都是正确答案?”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接下来于老师就用“密”“奇”俩字,把被动的课堂变成积极的课堂,学生边读边议,边议边读,一场战争的画面便一一铺展眼前,闻者如临其境,无一不动容!<br></h3> <h3>  5月11日下午,来自合肥市莲花小学的张中良教授,他的讲座主题恰好就是“统编教材语文素养的落实路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他指出,语文的学科素养包括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这些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要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他举了《荷花》、《台湾的蝴蝶谷》等课例,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心甘情愿去找课文,换个方式背课文,不同形式读课文。 <br></h3> <h3>  “莲花”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意象,张中良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开发的关于“莲”的一系列课例,让莲的精神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此外,他还简要介绍了“童诗课程”、“古诗词课程”以及“生命教育课程”。 </h3><h3><br></h3> <h3>  短暂的一天结束了,5月12日我们走进了名师高子阳、朱煜、徐俊的课堂。</h3> <h3>  上午,高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习作示范课《这样想象真有趣》。老师首先带着孩子明确了习作的目标,接下来带着孩子们一起来构思。高老师巧妙地引入了一本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让孩子们读绘本,从中学习方法。高老师引着孩子们经历了“选好自己想写的小动物”“给自己想写的小动物起个有意思的名字”“给自己的故事加多一些动物”“让动物做一些独特的事情”“让动物会说话”几个构思过程。高老师常常一边巡视,一边发现和表扬孩子们的独特的视角与想法,至于形成完整的习作则安排到了下一课时。课末,高老师带孩子们看了另外一本绘本《一本没有人打开的书》,孩子们感悟到要爱看书,自己爱看书是可以影响和带动到周围的人的。<br></h3> <h3>  朱煜老师带来的是阅读课《将相和》。朱老师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学会归纳,提升阅读速度,二是通过对话感受人物形象。朱老师站在整个语文课程的角度强调,语文课一定要找准点,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学法,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在本课的教学中,朱老师就首先引导孩子们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接下来,引导孩子们针对标题提出问题。再发现所提的问题都是“谁?原因?经过?结果?”然后让孩子们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阅读、讨论,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这三个问题。在孩子们逐个故事回答的过程中,老师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朱老师细致地教给孩子们怎样把话说得简洁一些,说得通顺一些。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则稍稍放手。最后要求孩子一句话概括“负荆请罪”。<br></h3> <h3>  5月12日下午,小学“生命语文”首倡者徐俊老师带来的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徐老师的课就像这篇文章一样生动有趣,整堂课让学生于识字朗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并学习如何把长长的课文变成一句话,以及如何委婉地向人提出建议。 <br></h3> <h3>  本堂课,教师在把握低年级学情的情况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内容整理上,注重创设一个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徐老师的课就像他的讲座中所说的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二年级的课堂就是识字写字,课文的朗读、背诵和语言的训练,不是分析,不是理解。落实了他提出的三点对语文课的判断:一、语文教学是基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二、语文课程教学化的主要行为动词是“学习”;三、语文学习的内容是“语言文字运用”。<br></h3> <h3>  两天的学习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满载而归。但是,学习的路永远没有尽头……</h3> <h3>  2019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年份,统编小学语文1-6年级全套教材将于下半年在全国铺开使用。 面对新形式和新教材,一线语文教师如何细化各学段作文教材的基本要求和使用特点;如何变革写作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全新习作单元的教学;如何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扎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用新理念指导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教材改革带给我们的新挑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让孩子跟我们一起向上、向阳!<br></h3> <h3>图片:刘艳萍</h3><h3>文字:谢杨英、周称梅、周冠兰、张淑琴</h3><h3>审稿:刘芸</h3>

老师

语文

孩子

学生

教学

课文

习作

素养

学习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