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课题研讨活动青蓝工程数学研讨课教研日志(十一)平莉的课

廖慧

<h3>5月9日</h3><h3>课题:数学广角 搭配</h3><h3>时间:第二节</h3><h3>执教:平 莉</h3><h3>导师:胡红梅</h3> <h3><br></h3><h3> 《搭配》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内容抽象,平莉老师的这节课表现了她扎实的数学教学基本功。</h3><h3><br></h3><h3>亮点一:非常智慧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有序思考。平莉老师用两件上装与三件下装创设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一个一个地说出: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让学生在动手指向表达中找全搭配方法,从而生成六种方法,再用借图连线法强调有序思考:先固定一种服装,然后按顺序去一一搭配。牵住了<b style="">有序</b>这个牛鼻子,后面的用文字,用符号,用字母表达就变得轻松有趣又充满创意了。</h3><h3><br></h3><h3>亮点二: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先用实物摆再用图画最后引出算式。层次清晰,步步深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帮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的符号化。</h3><h3><br></h3><h3><br></h3><h3>亮点三:小组合作是真实的,充满探究性的。在小组合作用文字或字母或符号表示搭配方案时,平老师走进小组中仔细观察,关注每个小组的实时学习情况,尊重了每个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让孩子们在分享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早餐系列的搭配更是让学生趣味盎然,应用自如,得益于平老师对数学应用价值的巩固性设计,让孩子们收获满满。</h3><h3><br></h3><h3>建议一:板块与板块之间时间安排应该收放自如。在学生用图或文字等表示搭配方法时老师可以更从容,减少解释性讲述,教学时间上可以更利落,不繁冗。</h3><h3><br></h3><h3>建议二:整节课学生相互交流少,在用图或文字等方法表示搭配方法时可先让学生先组内欣赏,学生循环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让学生自然生成对有序理解。</h3><h3><br></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清新的初夏,好课共欣赏!</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