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培养完整个体——课例研究感悟

大同十三中

<h3>"课例"这一词是我刚加入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后,在一次吴江林校长的培训课上听到的,当时只知道课例是一节课的一个片段,通过课堂观察,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再备课,再授课……而我们名师工作室的第三次线下活动正是课例研究,虽然对我们新接触者来说有些困难,但却充满了挑战,这又将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再加上有李海英导师和吴江林校长的指导,心中自然多了一份勇气。</h3> <h3>既然是研究,就有研究的问题,基于初三复习课的进度和重点,我们一组把研究问题定为"如何有效的在复习课上构建知识体系",因为刚听过孙玮老师的复习课《实数》,所以依然以这节课为课例研究的载体,我们一组的所有成员都积极讨论、出谋划策,现在想来,其实课例研究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经过线上线下的研讨,最后决定在教学设计的预习部分增加画知识结构图这一作业。紧接着,孙玮老师再次精心备课,其他成员按照组长张秀利老师的分工进行课堂观察,这样我们的第二次磨课在期待中又开始了,但却失败了。由于学生没做预习作业或预习作业质量不高(从参考书上抄画),导致第一个环节的展示变成了预习,而且我们在课上看到有四分之三的孩子们是不会画知识结构图的 。这个"图"足足用掉了25分钟的时间,在这种状况下,孙老师不得不带领大家构建知识体系,后面的环节自然就"完整"却"空洞"了。课后我们每个人都有点垂头丧气,曾经觉得讲课就是我们一线老师的绝活儿,是我们养家糊口的本事,突然觉得要讲好一节课这么难。但我们很快调整心态,彼此鼓励 ,相互打气,因为课例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课例研究也就失去了价值,也就难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高水准学习了。通过这次的失败我们也认识到,课例不等于打磨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并忠实地执行,并为了找到最好的课以作为教学的模本,课例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上好一堂课,课例研究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完善,更重要的是探究教学改进的机理,反思如何上好让学生能学好的课。而我们之前的课例分析太过主观化,往往是经验判断多,演绎思辨多,陷入了就课论课的片面评价中,针对学生的表现、预期教学目标、集体设计的教学方案的有效性的评估较少。课后,张秀力老师请了一位中上等的同学评课,他说感觉实数部分不会的很多 ,但这节课下来觉得什么都没学到。这个孩子的话像一块重重的石头砸在我们心上,是啊,我们课例研究的重心何尝不是跑偏了呢?我们一直关注老师如何讲才精彩,如何设计才不同于传统课,却忽略了一堂好课是以学生的掌握程度来评判的。重新审思我们课例研究的问题,不完全是如何呈现知识结构,教学中出现不足的原因才是要研究的问题,分析一堂课优劣的根源才是研究。</h3> <h3>经过对课例研究的重新认识,我们开始了第三次磨课,针对学生不会画知识结构图的问题,教师提前一天引导学生画,考虑到进度问题和为了保证学生上课的新鲜感,可以先引导学生构建整式的知识结构图,作为复习课,为了避免串知识点的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节课仍然以题带概念,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概念题,不再采取每题必现,每题必演,而是快问快答,这种快节奏的课堂氛围可以揪住每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也为后面实数的运算争取更多的时间,对于知识结构的梳理,不再采用以某一位同学的知识结构图为样板进行补充 ,而是老师边讲边和学生一起整理,学生最后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图进行补充,对之前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解决。在后面计算环节,依然采用学生编题的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易错点的了然于胸。这样,课容量就上去了,而且通过课堂测试 95%的同学掌握非常好。</h3> <h3>这节课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做了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在“确立研究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规划教学设计”环节做到因学设教,在“实施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开展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形成研究报告”环节做到以学改教。</h3> <h3>"课例研究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课堂教学改进的历程永远没有终点”我们的课例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第一步迈得有一点艰难,但我会坚持,相信后面的路会越走越轻松,我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而且我会把它带回到我的学校,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