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11日,是个极普通的日子,我们一行16人,乘车37公里后下车,开始此次的行程:前往庐山马耳峰茶园体验田园生话。 马耳峰,很多本地人都没有听说过,我是去年7月份去过一次。印象里那是翻过2-3个山后的两排原始青红瓦房,泥土墙上没有任何装饰。没有电,没有信号,屋外十几步远的半山坡上引了一管山泉。四周全是茶园,临近种了很多种类的蔬菜。管理这些的主人是来自河南的一对夫妻,陪伴他们的是一只狗。他们没有车,吃穿用度都要去庐山的中心——牯岭镇。所以每次有人去时都会顺便带些生活用品上去。条件艰苦可想而知,我一直是抱着同情的心情来看待他们。 这次也是一样,下车后,大家热情很高,主动分担事先准备的物品:大米,五花肉,排骨,海带,豆腐,土豆,黄瓜,西红柿,酒,酱油,麻油等等林林总总十几样,拿了就往山上走,这次有5-6个人是第一次去,没有经验,怕自己拖后腿,直接就往上一溜小跑,结果年龄最大的姐姐因为体力透支,不得不返回。剩下的我们一步一个脚印,2个来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主人吴哥高兴的迎上前,不善言辞的他只会搓着手,咧着嘴笑。吴嫂招呼着我们喝她采的茶。还没落坐,大家就都忙开了,烧火的烧火,洗菜的洗菜,采茶的采茶。新来的好奇,到处转悠,新奇的很,不停的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不停的拍着照。功夫不大,吆喝声响起来:吃饭啦!大家纷纷聚拢来,喝🍶的有座位,其他的站着吃,地里刚起的莴笋和野芹菜香气扑鼻,椿芽炒蛋我也喜欢,吃了近一碗。吴哥不善饮酒,吴嫂倒是能喝满满一杯白酒都不醉。看着她喝酒的样子,我就想,平常他们是怎么过的呢?记起去年也是喝过酒后的那次长谈,他们育有一儿一女,都是大学生,女儿已经结婚,儿子工作也不错。他们也曾回老家住过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回到这里,这里有他们看护的茶园,有他们的蔬菜,有他们自由自在的日子。虽然手机没有信号,每次都准备4个充电宝上街充满了带回来,(我们想来都是头天发信号,第二天或几天才收到回音。)但是看他们一脸满足的样子,你能说他们不幸福吗?看着我们分抢着他们的茶叶的情景,你能说他们没有成就感吗?谈到他们的一双儿女时的自豪感,你还能说什么呢?去年我没有这样想过,只觉得他们是为了工作迫不得已,今年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是心甘情愿的在这里生活,劳动,享受这种安宁。 一个人最大的快乐是精神上的满足。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的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最大的心愿是儿女双全,自立自强! 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大家带着各自的收获,愉快的下山了,都在感慨:不虚此行啊!</h3> <h3>上山的路上</h3> <h3>留一张特写😜</h3> <h3>休息休息</h3> <h3>山泉洗水果清凉香甜无污染</h3> <h3>来一张小影</h3> <h3>两个大头贴</h3> <h3>山泉清清好洗菜</h3> <h3>走一个</h3> <h3>煤油灯下做茶忙</h3> <h3>时令新茶带回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