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观志(2):《只生欢喜不生愁》

如惠文堂

<h3><font color="#ed2308" style=""><b style="">(夏花书评持续更新,不哗众,不取宠,选择真正的好书,怡情养性,开拓视野,敬请关注)</b></font><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林曦其人,提笔就老</font></b></h3> <h3>在介绍《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作者林曦之前,浮现在我脑筋里的第一个词就是“提笔就老”。</h3><h3><br></h3><h3>《提笔就老》是成都女作家洁尘的读书笔记——“隔上个几十年,就会出现那么一两个女作家,好像刚刚转世过来但遗忘密码弄乱了,一开口就暗哑苍老,把前世今生未来给拉通了讲......” &nbsp; 在洁尘笔下,提笔就老的作家首推张爱玲。比较一下林曦和张爱玲。</h3><h3><br></h3><h3>张爱玲出生没落贵族,幼年时母亲便离家出走,有寄人篱下之感。林曦出生重庆,单亲家庭,和妈妈外婆一起生活,独立和谐。两个人皆早慧,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颇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h3><h3>&nbsp; 林曦,83年的重庆妹子。著名神童,未上过中学,12岁在巴黎举办第一个画展,16岁在京城独自求学,进过三所大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她在京城开的面对成人的暄桐教室,以书法养性,一票难求。 &nbsp; 张爱玲的“提笔就老”的“老”是对世界的穿透,是划开人世间的种种面具,剥皮刺骨,森严凌厉,没有救赎。包括她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因为早慧获得通达的智慧。所以她是文学家,文学的文字是提供对这个世界的解读,但并不提供解决的方案。 &nbsp; 林曦肯定不是文学家,她最专业的是画画,然而无论是画,还是文字,表现的都是这个创作者的世界观。所以,林曦的“老”,是种通达和悦之“老”,这种“老”和生理的“老”关系不大,通达和悦的老人并不多见,对于红尘生活,这应该是一种至境。这就是我推荐她的《只生欢喜不生愁》和《花与童》的原因。 &nbsp; 她的文字有很深的古文底子,对于儒释道的精神,有远远超过年龄的理解力和融会贯通。而最有趣的是她的文字写得如邻家妹妹,不咬文嚼字,不掉书本,我不得不再次用和悦这个词来形容,冲和、欣悦。 &nbsp; 最让她的书画同行屑诟的事,是她在淘宝上卖画,这显然破坏了约定俗成的行规。而对于她而言,追随丰子恺的脚步,让画与美走进千家万户,比被暗无天日地被某个人收藏要有意义得多。<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林曦其文,无用之用</font></b></h3> <h3>简单谈了一下林曦这个人,再来看看林曦的文字。 &nbsp; 她在《只生欢喜不生愁》中谈“无用之美”——古代哲学中,“体用”放在一起,“体”是本源,而“用”是其变化和应用。 &nbsp; 简单的说,天上的月亮和千江万海的月亮在我们眼里皆为真,水中之月为“用”,我们迷失在里面,不知所措,日益焦虑。而回归天上之月,就能真正明白水中月的道理。</h3><h3><br></h3><h3>由“体”而“用”,是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一味求“用”的结果,反而会造成“猴子捞月”的结局。 &nbsp; 所以她说:“在一个无用的世界里,不是说不去产生结果,而是一直专注向内的源泉。放弃了对结果的得失权衡,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尽力的过程,也许恰恰会得到大于预期的惊喜结果” &nbsp; 她也谈养生,在与梁冬老师的交往中,他们聊到:很多不严重的身体问题,睡前静坐半小时,九点上床睡觉,晚饭一碗粥,一周不食辛辣油腻,每天中速散步一小时,大多症状都会缓解,甚至痊愈。 &nbsp; 当然她也感慨,“自律真的很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 &nbsp; 这段对我尤为感触深刻,胃溃疡很多年,越来越严重。从去年十月份开始,除了睡眠保证在十一点以前,其它的做法和林曦的建议非常相似,到现在为止已经将近八个月,胃溃疡一次也没有犯过。 &nbsp; 这过程最不易的,就是坚持和对食欲的控制,但确实是最有效的。 &nbsp; 无论是儒家的“絜矩之道”,道家的“无用之美”,佛家的“戒定慧”,人的生命真正获得自由绝不是从放纵中来,需要一点点搏逆本能,找到本能背后的理性,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nbsp; 如果说放纵本能是自由,当一个人放纵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的自由在哪里?他的身心都被愤怒掌控,伤害。<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林曦其画,以小见大</font></b></h3> <h3>再来谈谈林曦的画,她是个专业的画家,《花与童》严格来说是一本画册,穿插了一些她对人生,绘画的见解。 &nbsp; 林曦的画以小见长,小孩、小虫、小酒瓶、小花、小山,画面整洁干净,是中国画的写意。但因为绘画对象的“小”,和波澜壮阔的山水,或者白石老人的信笔写意相比,又多出些写实的意味。 &nbsp; 关于画的专业我没有能力评判,站在我的角度,林曦的画令人生欢喜心,这是其一。另外她的画风格很林曦,一望即知,联想她的人、她的文,又别有一番意趣。</h3><h3><br></h3><h3>在此文后面附上林曦的一些画作,图片和实际的画肯定不同,这也算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之举吧。 &nbsp; 说到画儿童,林曦说她喜欢画类似儿童冰淇淋吃完后的小小哀愁,无伤大雅,不至痛苦又非常可爱。她不太喜欢画小孩笑,尤其是照相馆的那种笑,那是一种耗散能量的表情。 &nbsp; 谈到中式文人的审美,她说:“比如,下了雨,窗台外长了一片青苔,以前的文人可能就不会把这个青苔抹下去,因为他觉得这是来供养自己的一片山林之气。这和他做清洁工作的目标完全是相悖的,但他觉得这个让自己欢喜了,所以就要把它留着。这是很典型的中式文人审美。”<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指手望月,勿忘初心</font></b></h3> <h3>林曦的书和画册非常适合白日厮杀于职场,或者沉缠于家务的人在临睡前翻阅,适合慢慢的看。 &nbsp;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林曦的文字都是小小的感悟,画都是小小和花与童,然小中见大,她在万湖千江的月亮中指出真月所在,今时今日,尤为难得。 &nbsp; 冯唐给她写序的最后一段话,完全表达了我推荐她这两本书的原因。 &nbsp; “唠叨林曦也是唠叨自己,也是唠叨所有既见苦难胡云不悦的灵魂,冷了记得抱舍不得你的人,烦了记得在你背后的神,细看墨雨淋漓处,骨重肉沉。”<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林曦画作之现代儿童</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林曦画作之花与女童</font></b><br></h3> <h3><font color="#ed2308">这是一个以软科普、文学、影视、心理学、艺术赏析为载体的线上美学杂志,可以扫描关注,帮您建立多元化思维结构! 或者加公众号:妙观志 ,微信号:wonderfulmagazine</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