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3年2月,在印尼井里汶海域发现五代沉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打捞,2005年10月底,千年沉船里的秘密终于揭晓,船上货物以越窑青瓷为主,有近十万件,之外有白瓷3500余件,经专家对船内器物呈色、胎釉、造型、铭款及同船出水铜镜等物的分析,认定此批白瓷为晚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h3><h3> 井里汶沉船定瓷是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的晚唐五代定瓷器,震惊陶瓷界。在整理过程中,专家们发现:“这船上的越窑青瓷包括秘色瓷都让海水侵蚀得面目全非,就只有定窑器毫发无损,依旧光彩依然,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在印尼另一唐代黑石号沉船里,也发现同一现象。”专家还提到,如此“胎釉烧结得好,窑烧技术高超,也帮我们在鉴定工作上能顺心遂意,一锤定音”</h3><h3><br></h3> <h3>达到如定瓷这般为海水浸 1000多年而风采依旧,除“窑烧技术高超”外,还有选料精、加工细、烧成温度高等诸多因素,一句话,是和定窑匠人因地制宜、因势造物、精益求精做官窑器的极致追求和伟大智慧分不开的。</h3><h3> 陶瓷界有“南青北白”之说,地域不同,矿脉有异,瓷胎呈现不同的特色,青白区别源于瓷土中铁元素含量的多少。定窑白瓷是古曲阳人对陶瓷史的一大贡献,使人们的生活器皿更洁净、卫生,不仅发现了优质的瓷土资源,更是博彩众长,开创了以胎体装饰为主的历史先河,凤翥龙翔,百花争艳,池塘小景等等刻、印花装饰,真正地满足了上层社会对“生活瓷艺术化”的理想追求。专家经过化验分析得出结论,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气孔率和抗折强度均“已达到现代日用白瓷的指标”,这个指标是由胎、釉共同决定的,胎骨致密,釉面润泽,方可达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对陶瓷雅器“素肌玉骨之象”的要求</h3> <h3>《曲阳县志》载:“县境三面皆山……灵山一带惟出煤矿,龙泉镇则宜瓷器,亦有瓷石。”现定窑遗址所在涧磁村即属古代的“龙泉镇”辖区,属太行山区丘陵地貌,蕴藏大量的优质黏土资源。定窑入胎黏土主要为涧磁土(当地俗称),是一种耐火的沉积高岭土类黏土,是和周边煤矿伴生的,含碳素较高,呈黑色,可塑性好,易成型,料质精细,不含杂质,即使含在口中咀嚼也不会咯牙,成型后干燥过程中不易开裂,高温烧成中碳素挥发,所以成瓷手感较轻。涧磁土Al₂O₃含量在25%——34%,属高铝质白瓷土,耐火度高达1320℃,胎体烧结十分致密,质量纯净润白,仅有少量Fe2O3和TiO₂杂质。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关于金刚钻条目就有以“能钻定器”而著称的描述,早时遗址附近乡间也习以俯首皆是的定瓷片来拉刮农具的木柄,使其光滑称手,锋利的瓷茬比用铁质刨具有过之而不及,可见定瓷片之硬,也即陈文增先生《定窑研究》中提到的“生辣感”。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烧成温度,在黏土之外,胎体中会加入碱金属氧化物所作为助熔剂,即我们常说的二元配方、多元配方。古代定瓷片胎料除黏土外还加入了一定的含钙、钾的岩石类助熔剂和灰料,种类和含量各个时代有不同侧重。</h3> <h3>定窑最具特色的就是开创了刻印花胎体装饰的先河,任花鸟鱼虫或潇酒奔逸,或富丽典雅,无不引人入胜,其基础即为胎釉原料的完美结合。定瓷白釉俗称“活釉”,釉面活脱、灵动,线条纹饰清晰、质感,形象栩栩如生。窑址附近丰富的石英、方解石资源和特有的套里土组成了定瓷白釉独有的配方。套里土是一种釉土,因产于套里村而得名,也属高岭土类黏土,Al₂O₃含量较高,耐火度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2009年定窑考古发掘中对出土的制釉原料进行一系列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由釉灰、釉石和少量黏土组成,而釉石物相主要为长石、石英,釉灰为方解石煅烧石灰和柏木灰,其中都含较纯的CaO,当地俗称灰釉。釉料中Al₂O₃含量高,黏度大,CaO则降低黏度,提高流动性,釉施薄薄一层,纹饰即可活灵活现。定窑恢复中,原料工程先驱蔺占献先生在原料勘查、研究试制过程中发现,用风化已久的CaO含量高的粉状石灰岩入釉,可降低釉的膨胀系数,使胎釉能更好地结合,成瓷呈色较古代定窑十分接近,光泽度强,釉面硬度高,耐腐蚀性、抗酸碱性强。老一辈陶瓷原料工程专家李国桢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定窑白瓷的显微结构及X射线衍射分析指出:“胎中大量针状莫来石向釉中丛生,而透过釉层形成的散射效果使定窑白瓷具有特殊的白色。”李国桢先生所说的这种“特殊的白色”即我们所说的“定窑白”,温润如玉,不直白,不刺目,具含蓄内敛的东方神韵,这是由定瓷白釉配方决定的,石灰石功不可没</h3> <h3>陶瓷业有一句话:原料是基础,成型是保证,烧成是关键,定窑优质原料及精加工工艺为成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借助熟练的成型技法,可以做得“薄如纸”般精致,1300℃高温一次烧成则成就了其“白如玉”、“声如磬”的硬质日用瓷的“素肌玉骨”境界,这要感谢定窑古代的“看色先生”炼就了能根据焰火颜色判断火温的火眼金睛,总结出科学的烧成经验,使“火里求财”这门学问成为窑址人民既冒险又刺激的一项挑战。国家日用瓷标准没有对硬度的必检要求,出口日用瓷检测要求硬度为维氏5.0,金属类刀叉餐具频繁使用不会有划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厨具(如洗碗机)、餐具(刀叉)日益增多,硬质瓷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h3><h3>烧成温度高,瓷化程度好,耐酸碱腐蚀,有自洁特性,茶渍、油渍不浸染,易清洗,即使没有了古代定瓷那么优质的原料条件作支撑,我们也会去创造条件,改进工艺,继续定瓷千年海水浸泡而不剥蚀的秘密,这是我们当代定窑人让定瓷早日走进社会生活的职业操守和美好祈愿。</h3> <h3>梅瓶(北宋)故宫博物院收藏</h3> <h3><br></h3><h3>参考书目:</h3><h3>1、新加坡林亦秋《印尼井里汶沉船里的晚唐五代定窑白瓷》,《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五辑,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h3><h3>2、陈文增《定窑研究》,华文出版社,2003。</h3><h3>3、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h3><h3>4、李国桢、郭演仪《中国名瓷工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h3><h3>5、康葆强、贾翠、丁银忠、李合、段鸿莺、苗建民、秦大树《定窑遗址考古出土制釉原料的探析》,《故宫博物院八十七华诞定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4年。</h3><h3>6、崔剑锋、秦大树、韩立森、高美京、李鑫、黄信《定窑细白瓷胎釉化学组成时代演进的研究》,《故宫博物院八十七华诞定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4年。</h3><h3>7、蔺占献《定窑釉料研究》,《陶瓷科学与艺术》,2009年第1期。</h3><h3> 龙首净瓶(北宋)定州博物馆收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