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研学旅行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盛镇大盛小学积极推进研学活动。学校选择了淄博课本博物馆和周村古商城作为本次研学地点,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订了详细的研学总体方案、实施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3> <h3>出发前王校长作研学要求</h3> <h3> 2019年5月11日,少先队们背上行囊,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的淄博课本博物馆、周村古商城研学之旅,让我们随着队员们的脚步,一起感受齐风古韵,追寻传统文化吧。</h3> <h3>导游做要求,并和队员们互动。</h3> <h3>课本博物馆前合影留念。</h3> <h3> 博物馆大楼雄伟壮观,凸显出齐文化的韵味。馆内收藏有百年来中国各个时期的课本两万多册,是世界规模最大,中国首座以课本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内包括办新学、上学堂、大后方、新中国、公社好、数理化、学工农、拼高考、新世纪、新课本等十个板块,以场景再现的模式展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和学习场景。</h3> <h3> 进入大厅,浓浓的书香气息和文化氛围扑面而来。队员们带着对历史的好奇和敬畏,参观了“办新学”、“上学堂”、“大后方”、“新中国”、“公社好”、“数理化”、“学工农”、“拼高考”、新世纪”、“新课本”等10个板块,看到了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竹简、活字、剪影,在博物馆的二楼,有早先的课本、千字文、弟子规等等各种书籍资料……还有中国最最古老的课本。</h3> <h3> 听了讲解人员的解说,队员们体验了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h3> <h3>在课本博物馆中,队员们深深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底蕴。</h3> <h3>认真听讲解人员的解说。</h3> <h3>队员们体验古代私塾上课。</h3> <h3>队员们更换古代学生服。</h3> <h3>队员们体验古代入学礼。</h3> <h3>认真写“人”字,从中感受如何做人。</h3> <h3>中午吃饭点到了,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一起就餐。</h3> <h3>饭前背古诗——悯农,感受饭菜的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h3> <h3>午饭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周村古商城,感受它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淳朴的民俗民风。</h3> <h3>门前合影留念</h3> <h3> 周村古商城有“旱码头”、“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的美誉。辅导员和队员们跟随导游,先后参观了周村烧饼博物馆、状元府、大染坊等景点。周村古商城古色古香的建筑、淳朴的民俗民风和三进四进的院落,虽历经百年风雨,仍保持着古朴的明清原貌和历史本色,深厚的贸易文化深深地吸引了辅导员和队员们的目光。</h3> <h3> 在周村古商城景区,队员们到票号展馆了解古代汇票和金融制度;亲自体验了活字印刷术;到大染坊中体验扎染工艺;在状元文化博物馆体验了射箭文化;自己动手扎染独一无二的纯棉手绢;还在周村烧饼博物馆参与烧饼现场制作,品尝薄香酥脆的周村烧饼。</h3> <h3> 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游览了状元府、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大染坊、瑞蚨祥、民俗展览馆等十多个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景点。队员们边走边看,边学边问,齐鲁古韵、鲁商文化变得鲜活,真是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h3> <h3> 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烧饼,听讲解员介绍周村烧饼的历史,知道了周村烧饼被誉为 “可以吃的文物”。</h3> <h3>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状元府</h3> <h3> 周村古商城的状元府,坐落在周村古商城丝市街上,始建于明末,是清代康熙年间武状元王应统的府邸。院落保留得很完整,现在的状元府已经被王状元的后人买了下来,又添置了许多的摆设。中庭很大,很气派,整座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三进院落,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并建有花园和演武场。</h3> <h3>队员们参观票证博物馆</h3> <h3>传统染布技术——扎染,队员们了解了“染布”的传说,学习了染布的流程。</h3> <h3> </h3> <h3> 大盛镇大盛小学四年级中队研学活动顺利圆满的结束了,队员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返程路上仍然意犹未尽,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这一天的所学所感,并计划在周末完成研学手册,进行研学总结。</h3> <h3> 此次活动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与古文明亲密接触,大大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了与古文明文化的亲近感,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