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五月》

淡泊如风

<h3><font color="#010101">波光粼粼,白云碧水,鲜花争艳,绿草如茵,楼台亭榭,鸟语花香……浑河已成为沈阳一条生气勃勃的生态走廊。</font></h3> “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戍楼。”清代诗人戴梓的《浑河晚渡》将浑河边水草丰美,渡船往来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br> <br><br> <h3><font color="#010101">曾几何时,这条历经万古沧桑的母亲河曾离我们而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开发以及人口的不断膨胀等等诸多原因,母亲河遭遇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尴尬:一股股污水浊流 滚滚排入浑河,浑河两岸植被严重破坏。由于浑河流经的地区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因此,浑河基本上成为了沿岸城市排污的主要渠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浑河水质的日趋恶化,水量的逐年减少,不仅使河里的生物遭受灭顶之灾,而且“赶走”了世代栖止于此地候鸟,人们从此再也听不到岸边树林里,鸟儿欢快的歌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一时期在浑河两岸群众中流传的那首民谣,似乎更能真实生动的反映浑河的凄惨现实:“五十年代淘米做饭,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01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彻底治理浑河,并且在当年下半年,沈阳市境内通向浑河的37个排污口全部被掐断,向生态城市转变的城市发展定位。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沈阳市大规模 整合相关企业,效益低下和污染严重的企业 或破产 或实现了清洁生产。污水处理厂也陆续建成。</font></h3> <br><br> <h3><font color="#010101">通过整治和恢复浑河生态环境,浑河沈阳段逐步形成了9平方公里水面,使城市湿度增加15%,热岛效应减少28%,每年可有效吸附空气污染物3660吨,每天增加氧气量2000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沈阳市加大了浑河绿化的力度,打造了五里河公园、罗士圈公园、滩地公园、沈水湾公园、长白岛森林公园等一系列绿化带,美化浑河的同时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同时也让河岸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垂钓,游玩,健身,游人络绎不绝。&nbsp;</font></h3> 其实浑河名字的来源,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生动的传说。<br>1626年春,老罕王努尔哈赤亲率二十万八旗劲旅强攻宁远,而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凭借11门红衣大炮,顽强抵抗。袁崇焕利用老罕王努尔哈赤被炮火击中、皇太极下令退兵之机,率军沿小辽河掩杀。 <h3><font color="#010101">当追到彰驿站时,突然发现水面上浮满了马粪,流了足足两个时辰。袁崇焕深恐前面的林子内有马队伏击,放弃追赶。而事实上处于撤军途中的皇太极根本无暇埋伏,马粪只是他吓退袁崇焕的疑兵之策。</font></h3> 躲过了一劫的皇太极后来当了皇上,想起当年的往事,十分感慨,便封小辽河为浑河。而浑河的景观“浑河晚渡”后来成为清代著名作家缪润绂在《陪京杂述》中记载的“盛京八景”之一。<br><br> <h3><font color="#010101">也有另一种民间传说是,因地处辽河下游,经过历次改道(丁香湖曾经是浑河古河道),河床泥沙淤积,且下游河道弯曲,坡度迟缓,泄流力弱,因此河水有时浑浊不清,便名之浑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好桥是一座世界首创的钢拱塔斜拉桥。该桥总设计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博士,是位设计过100余座桥梁的世界著名的桥梁专家。桥上的钢拱塔重量达1800吨,形为百合花瓣,又被称为在浑河上展翼的“蝴蝶翅膀”。三好桥也是沈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桥于2008年10月10日 正式通车。</font></h3> 青年大桥,又名浑河桥老浑河桥建于1942年“伪满”时期,2003年12月19日凌晨4时左右61年历史的老浑河大桥爆破拆除,只有第17、18孔之间的桥墩保留下来留做纪念!新桥于2003年11月14日竣工通车,桥宽49.5米,双向10车道 ,河桥地处沈阳的南大门,是连接沈阳市区与浑南新区的交通动脉。<br> <h3><font color="#010101">富民桥全称为“双塔三跨式单索面折线型斜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位于沈阳浑河长青桥下游约两公里处;南端与新建的东西向浑南大道衔接,北端与文萃路接通,全长932米,主桥420米,南引桥242米,北引桥270米,宽32.5米,双向6车道。两座斜塔各高67.5米,其下部31米段倾角均为7度;每个斜塔对应布置15对、共120根直径15厘米的斜拉钢索,呈扇面型,十分美观。富民桥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寓意深刻——双塔宛如一双有力的巨手,托起沈阳美好的明天。该桥于2003年10月正式通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富民桥,飞架于沈阳的母亲河—浑河两岸,形似巨雁,展翅欲飞。仰望大桥,双塔又宛如一双有力巨手,托起一片碧水晴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长青桥始建于1995年,1997年7月1日竣工通车,该桥总造价2亿余元,长青河桥位于沈阳市区东南部,由主桥和南北引桥组成,全长629.348米,宽度为32.5米,设有6个车行道及两侧人行道。虽然实际宽度达到6车道,但此前只对机动车开放了中间4条车道,最外面2车道作为非机动车车道使用,根本无法满足浑南东部与老城区的通行需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由于该桥已使用20多年。2018年长青桥加宽改造工程起动,在原桥东西两侧各新建一座“新”桥,新建桥梁为单向两车道,并设有5米宽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混行道,其桥长为620米,桥面宽为14.5米,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目前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塔跨浑河桥是沈阳“浑河两岸”综合提升规划重点项目,实现了技术与审美的双项飞跃,不仅是景观桥,还是含更多科技创新元素的大桥。创造了沈阳桥梁建造历史上的多项“第一”:是沈阳地区桥梁单孔跨径最大的,是唯一双塔钢结构白锚式悬索桥,桥梁墩柱率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都为沈阳未来的桥梁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示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塔桥距沈阳东塔以南两公里处,故取名东塔桥。桥形由东塔造型衍化而来,表达了护佑沈城、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塔桥桥梁造型与浑河北岸的沈阳东塔遥相呼应,已成为浑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沈阳“一河两岸”的又一地标性建筑。该桥于2018年8月20日正式通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澈的沈水,终日缓缓地、潺潺地向远方流去,把我的思绪也一起带走。我爱这静静的母亲河,爱它清灵的水,多少次我悄然独立在岸边,盈耳的只是琼琼的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永无终结的故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此篇为《浑河夏影》续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作者简介: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会员,辽宁省侨联摄影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华侨摄影家协会理事。</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