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亲人过大江!

胡扬

<h3></h3><h1><b><font color="#ed2308">我送亲人过大江,那个摇橹送大军渡长江的长辫子姑娘是扬州人</font></b></h1><h3></h3><h3><br></h3><h3>(转自扬州档案方志 江苏档案 4月25日。在此对原创一并致谢!)</h3> <h1><b>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江南。70年前的这场渡江战役,宛如天地间卷起的雄浑浩荡伟力,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br></b><b> 在无数张记载着这个伟大历史进程的照片中,有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格外令人动容:在扬中县境内的长江江面上,百柯竞发,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摇橹,将船儿划向江对岸,船上满载着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另一位小姑娘半蹲在船舱内,她们的父亲在后面掌舵。<br></b><b> 如今,这张照片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看到这张照片的人们都不禁要问:照片中这位摇橹的大辫子姑娘是谁?她是那里人?现在怎么样了?</b></h1> <h3>(这就是那幅著名的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h3> <h1><b>  照片中这位摇橹的大辫子姑娘,是时年19岁的颜红英,另一位半蹲在船舱内的小姑娘是她的妹妹叫颜根兄,船上的掌舵者是她们的父亲颜建发。他(她)们是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的船民,当年作为支援大军的船队一员,亲身参加了那场伟大的渡江战役。<br> 解放后,颜红英嫁到吴江市太湖农场,种田育子,过着操劳而清贫的生活,从没对人讲起过渡江战役中的英雄壮举。<br><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冒着炮火,父女驾船勇送大军渡长江</font><br> </b></h1><h1><b> </b></h1><h1><b><br></b></h1><h1><b> 进入1949年初,从淮海战场上一路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军沿江抢砸船只,炮轰飞机炸,妄图阻挡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在这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时期,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船民颜建发带着两个女儿,以船为生,在大运河到长江这条线上跑运输,受尽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欺压。家乡解放后,颜建发带着两个女儿摇着自家的船儿为解放大军送粮草、运军需,积极参加支前工作。<br> 进入4月,随着渡江战役拉开序幕,解放军各路军队汇聚江北,准备打过长江去,但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船只。当地船工们闻讯后,纷纷摇船赶来协助大军渡江,颜建发一家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渡江支前的大军中。战役前夕,解放军要求改装船只以便渡江需要。颜家姐妹率先响应,拆了船篷,在船头布置起一个机枪掩体。颜家的船和其它几十条大小船一起,停泊在扬中的江汊河道里供解放大军进行训练。4月18日,颜红英摇橹驾驶满载解放军战士的船在江叉子里进行演练时,遭到国民党军舰炮火袭击,敌人的炮弹落在船边,她的耳膜被震伤,听力下降并落下后遗症。但颜红英凭借娴熟的驾船技术,镇定地将船只安全转移,保护了船上的解放军战士。伤愈后,颜红英和父亲、妹妹依然踊跃参加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br> 1949年4月21日晚,渡江战役打响。夜幕中,万炮齐发,长江对岸腾起一团团的火焰,解放大军坐船横渡长江。很快便突破了国民党在扬中地区设置的江防阵地,敌人望风而逃。4月22日下午五六点钟,长江北岸几百条船只整装待发,船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每个人身上背着一个用洋铁桶改装的土制“浮水器”。颜红英家的船上运载着两个班的解放军战士,目的地是长江南岸的丹徒县伏园乡渡口。渡江途中,颜红英的父亲在船尾掌舵,她和妹妹两人则轮流划桨,父女3人忙碌不停。</b></h1><h3></h3> <h3>(2017年,88岁高龄的颜红英站在当年《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前,感慨万千)</h3> <h1><b><br></b><b> 后来,颜红英接受采访时,指着脸颊上的伤痕回忆说:“那天(1949年4月22日),大军要到江南去了,我家的船上坐了24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南边(国民党军)向我们打炮,厉害哪!有一名战士问我:‘你怕不怕?’我说:‘怕什么!我要把你们送过江,解放全中国。’当我驾驶着船划到江心时,突然一颗炮弹就在我家船边不远处爆炸了,一块东西(弹片)擦破我的脸颊,顿时满脸是血,我也不管,还是拼命地划,一心想尽快把大军送过江到前方打胜仗。”</b></h1> <h1><b>  <br></b><b> 渡江战役胜利后,颜红英姐妹与父亲一起参加了在扬州召开的庆功大会。万人嘱目之中,军政首长向他(她)们颁发了渡江胜利纪念证和渡江支前二等功臣证书。<br></b><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那位摇船的大辫子姑娘,你在哪里?</font><br></b><b> </b></h1><h1><b> </b></h1><h1><b><br></b></h1><h1><b> 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是一位老红军战士,也是我国新闻战线上唯一一位获得二级红星勋章的新闻记者。当时,他做为新华社八兵团军分社的摄影记者,正在江边采访拍照,之后也准备坐船随军渡江。几十年来他对这段亲身经历记得很清楚:那是4月22日傍晚时分,江中的数百艘小船上坐满了待渡江的解放军战士,船橹摇动,递次向江南进发。<br></b><b>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江岸上的邹健东,看到一位十七八的小姑娘正在使出全身力气猛划船桨,使船儿驶出港口,背后的长辫子随着摇船动作前后摇摆,充满了力度和美感。于是,他赶紧按动相机快门,留下了这个永恒的瞬间,这就是那幅著名的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这张照片发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引起轰动。后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扬中渡江文化园等博物馆收藏,并被选为《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丛书封面。</b></h1> <h1><b>  时光飞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邹健东始终不能忘记渡江战役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场面,还有那位划船的长辫子小姑娘纤弱而坚强的身影。他多次托人在报刊上刊登照片和文章寻找,但始终没有一点回音。1984年,邹健东出差到南京,曾委托《南京日报》的同志寻访,并在媒体上刊登照片和《摇船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进行寻找。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渡江战役时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看到照片后,也深情地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br></b><b> 1998年,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编导、南京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吴建宁等人采访邹健东,邹老又托吴建宁代为寻访。这一年6月,吴建宁专程赶到扬中,他手捧《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向时任扬中市委党史办主任赵纪福等人讲述了照片的摄影者邹健东老人想寻找照片上主人公的心愿。扬中党史办的同志凭着党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后走访了许多参加渡江战役的老船工,也赴南京、扬州等地考证核实,结果还是杳无音信。<br></b><b> 1999年4月,江苏卫视台为庆祝南京解放50周年,播放了纪录片《风雨钟山路》。4月27日晚,当纪录片播放到第五集时,解说词中讲道:“照片上的两位姑娘,你们是否记得50年前的那个傍晚,你们以纤弱的身躯划着木船送走了黑暗,迎来了黎明。划船的小姑娘,你们现在在哪里呢?”<br></b><b> 片中画外音对当年划船小姑娘的深情呼唤,引起了常熟唐市镇一位名叫董小妹的中年妇女的关注,她注视着电视屏幕,流着眼泪说:“这个‘小姑娘’是我的妈妈!”原来,她就是照片主人公颜红英的小女儿。她看到电视后连夜赶到吴江市太湖农场的妈妈家,告诉妈妈:“电视上在找您!”<br></b><b><br></b></h1><h1></h1><h1><b><font color="#ed2308">“长辫子姑娘”颜红英,是扬州的骄傲</font></b></h1><b><br></b><h1><b> 1999年5月7日,69岁的颜红英和妹妹颜根兄由其女儿董红英、董小妹陪同,先是去了南京,拜访了江苏卫视《风雨钟山路》摄制组。在南京电视台,当编导们将《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录像播放给她们看时,颜红英、颜根兄两位老人一同站起来,姐姐颜红英激动地指着划桨的姑娘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随后两姐妹的当年回忆,都与《风雨钟山路》编导们所掌握的史实相吻合。后来,姐妹俩又随扬中党史办的同志去了当年渡江支前的地点,追忆那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br></b><b> “那还是田里蚕豆花开的时候。”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颜红英对于这段经历的回忆却异常清晰。那天下午五六点钟光景,几百条船只整装待发。“船多哪!”船上坐满了持枪的解放军,每个人还背着个用洋铁桶改装的土制“浮水器”,在颜红英的这条船头还有一挺机关枪。就在敌人的炮火中,满载着解放军的木船迅速向对岸驶去。妹妹颜根兄和父亲在船尾掌舵,颜红英娴熟地摇着船橹,“炮弹很多,不断在江上炸开。”没有料到的是,19岁的颜红英从此成为了一幅珍贵历史照片里的主角儿。<br></b><b> 与此同时,相隔千里之外的邹健东老人也从相关渠道得知,已经找到了50年前他拍摄的那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中的长辫子小姑娘。高兴不已的邹健东在病床上给扬中党史办写了一封信:“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我看到了,我想请‘小姑娘’到北京,请她登天安门……”</b></h1> <h3>(邹健东(左)和颜红英(中)1999年的合影)</h3> <h1><font color="#010101"><b>  当年5月22日,冯鸿鸣等人一行陪同颜红英、颜根兄姐妹,坐火车赴北京,到北京292医院同邹健东会面。当时的场面十分感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邹健东紧紧握住颜红英的手激动地说:“当年如果不是你们这样的船工奋不顾身地支援前线,百万大军是过不了长江的,人民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邹健东还送给了这对姐妹两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仔细看过照片后,颜红英对邹健东说:“这是我的第一张照片。”尽管这张照片晚来了50年,但当年送亲人解放军过江的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5月24日,颜红英老姐妹走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大进军》摄影棚,通过姐妹俩的回忆,让这段50年前军民情深的故事重现在国庆50周年的献礼片上。<br></b><b> 1999年7月,正在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八一”晚会的总导演王炳森,在央视看到“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故事后,立即决定将这感人的故事加进晚会节目。7月6日,“八一”晚会剧组发函邀请颜红英、邹健东和扬中市委领导参加“八一”晚会。颜红英应邀赴京参加了“八一”晚会。<br></b><b> 当《向前!向前!向前!》晚会进入到第三篇章时,《我送亲人过大江》巨幅照片被推到台中央,主持人深情讲述了照片的故事。著名歌唱家蔡国庆、张迈扶着颜红英、邹健东走上台,唱着特地为这个故事谱写的歌曲《背影》,台下掌声雷动,整个晚会进入高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马树学少将当场宣布,这幅照片由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br></b></font><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渡江中涌现二千多民工功臣</font></b></h1> <h1><b>  在扬州市档案馆里,还永久保存着这样一份报纸,它是1949年由华中二分区人民报社出版的第八九六期《人民报》,在该报的头版刊登着这样一篇报道《分区举行庆功大会——渡江中涌现二千多民工功臣》,文中写道:五月九日下午,扬州区渡江司令部于扬州市公共体育场召开庆功大会,为渡江支前中立下功绩的民工们庆功。此次参加大会的民工有5000多人,其中特等功臣6名,一等功臣108名,二等功臣570名,三等功臣1570名。<br></b><b><br></b></h1><h1><b><font color="#ed2308">省下口粮,扬州人民只为支前</font><br></b><b><br></b></h1><h1><b> 在渡江战役前后,一个军每天需要8万斤米面、3万斤杂粮、15万斤烧草及大量蔬菜、油盐等。在支前粮食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后,存粮出现短缺。华中二分区专员顾风立即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决定向群众借粮,要求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借粮85000担的任务。会后,广大干群把口粮标准一降再降,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支援前线。高邮新安乡胜利村70岁的祁仁兴老汉闻讯后,第一个把家中平时省下来的36斤稻子献了出来。1949年2月至5月,华中二分区供应大米1581万斤、干面55万斤、杂粮114万斤、马料192.7万斤、公草2819万斤。<br></b><b><br></b></h1><h1><b><font color="#ed2308">用床板,也要把亲人送过江</font><br></b><b><br></b></h1><h1><b> 渡江战役支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筹集大量的船只。苏北沿江的船只原本不少,但是,国民党军队为阻碍人民解放军渡江,把能借到的船只毁掉了。为解决好大军渡江的这一重要的交通工具,扬州的群众有的砍倒自家的树木,许多人都拿出了自家的床板、门板。大家说:就是抬也要把亲人解放军送过江!<br></b><b>在渡江支前中,华中二分区先后动员,征用船只18742只,常备船工39000多人,满足扬州段大军渡江的船只之需。 扬州人民还主动</b><b>帮助部队进行水上训练,手把手地教战士划桨摇橹、撑篙掌船、登陆泅渡。经过一个多月的勤学苦练,战士们普遍学会了游泳,使从未坐过船的北方战士成了水手。<br></b><b> 经过全民、全力、全面、全程的支前,扬州人民圆满地完成了渡江战役赋予的历史重任,将解放军第八兵团的二十军、二十六军、三十四军、八兵团兵团部、警七旅等数十万大军,及镇江工委、华东财办、南下干校、苏南各机关运送至江南。同时运送过江的还有大量大炮、车辆、粮草、骡马等。</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