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那抹绿一一枣阳市“国培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送教下乡纪实

赵旗

寻找小学道德法治教学中的那抹绿 <h3>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h3><h3> 一一题记</h3><h3><br></h3><h3> 五月和熙的暖风,悄然在春光明媚的阳光里走来,捎来一缕缕清新,带着青翠欲滴的晶莹。2019年5月9日,来自枣阳二实小、火车站小学、西城开发区、新市、鹿头、刘升、吴店、平林、熊集、王城、南城约六十多名道德法治教师与以上各乡镇文科教研员齐聚枣阳南城中心小学,共筑美好课堂。枣阳市“国培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第四次送教下乡活动的帷幕在这里拉开。</h3> <h3>本次送教下乡活动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教研室付双燕主任和教师培训团队成员常明艳老师作专题报告。教师培训团队成员赵旗老师、吴店实验小学鲁黎老师与南城中心小学邹晶晶老师、吴店唐店小学杨菲老师分别执教二年级下册的《我能行》、《清新空气是个宝》、《安全地玩》。</h3> <h3><b><font color="#39b54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font></b></h3> <h3>上午8点,邹晶晶老师准时走入课堂,为我们呈现了这次活动的第一堂课。她所执教的是《安全地玩》这一课。整节课处处彰显着晶晶老师精心的准备。以“给玩具看看病"开课,到“找一找学校和校外的游戏场所存在哪些安全隐患”,用的是学生自己的玩具,拍摄的是孩子们校内外活动的场景,没有说教,没有灌输,有的只是情感的内化,行为的指导。我相信课堂上的情境日后若再次出现在孩子们生活中,他们一定会警钟常鸣,避开危险。这种情到深处理自明的教学艺术和智慧引领学生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h3> <h3><font color="#39b54a"><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b></font></h3> <h3>第二节课是杨菲老师执教的《我能行》。聆听这名刚入职的美女老师讲课,总会让我们不自觉的想到《大风车》栏目里的月亮姐姐。杨菲老师以“活动"和“生活"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找找你的优点,把你的不足写在纸飞机上"的活动,唤醒了学生积极的成长体验和道德感悟。整堂课充满温暖和情趣。</h3> <h3><font color="#39b54a"><b>甘洒汗水入课堂,不负春光展英姿。</b></font></h3> <h3>第三节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由鲁黎老师</h3><h3>执教。从“发调查表"到“收调查表",再到调整教学设计,鲁老师真正的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学生会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生不会的老师再做指导。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鲁老师将活动巧妙引入课堂并贯穿始终,突出了儿童的个性,解放了儿童的创造性。“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道德与法治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鲁黎老师的这堂课则给这句话做了最完美的解释。</h3> <h3><b><font color="#39b54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font></b></h3> <h3>如果说杨菲老师是一位可人的大姐姐,赵旗老师则像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同样的《我能行》,赵老师上出了不一样的精彩。“夸夸你自己"这一环节同学们积极地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夸夸小伙伴"这一环节,同学们专心地、真诚地把大拇哥送给了自己的小伙伴,“家长夸夸我哪棒"更是让同学们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呵护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不少听课老师也红了眼框。这样的德育课,才是师生共同上演的生动的“人生”戏,更是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润物无声达到了明理导行的目的。</h3> <h3>纵观这四节各具特色的展示课,执教老师把枯燥的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浓浓的儿童文化扑面而来,课堂里传递着童心、童音,流淌着童真、童趣。四位执教老师以新颖活泼的教学设计、巧妙真实的情境创设、现代化手段的有效运用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充分融恰的师生互动、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彰显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无穷魅力。</h3> <h3>午餐后,连短暂的休息都没有,老师们就又来到录播室观看张威尼和常明艳老师的录像课。</h3> <h3>常明艳老师的讲座《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让大家耳目一新,使老师们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从雾里看花到拨云见日,方便老师们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内容和教学要求,为提高老师们今后的授课提供了有效的信息。</h3> <h3>随后,四位执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课经历,清晰明了地阐述了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让与会老师较为直观地了解本节课的设计意图,理论支撑、目标达成、教学得失。</h3> <h3>“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下午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评课,老师们兴致高昂,争先恐后,或信手拈来,或厚积薄发,评课场面异常热烈;个个妙语连珠,或赏识,或质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h3><h3><br></h3> <h3>教研员付双燕主任对四位执教老师的精彩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同时也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随后,付主任还为现场听课老师答疑解惑,并提出重要建议,值得每位老师借鉴和思考。最后,付主任呼吁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生活,知、情、意、行相统一。</h3> <h3>付主任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们明白品德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应该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动另一个灵魂”,只有当我们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和灿烂时,儿童的德性才会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上飞扬!</h3> <h3>成功属于勇敢而笃行的人。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老师们的思考却是久远的,老师们定会以此为契机,带着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热爱,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一起携手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共同发展,找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那一抹绿色。</h3> <h3><b><font color="#39b54a">结语:</font></b></h3><h3>送教下乡,精英团队再聚首;万福万和,多处教授传机宜。学科名师,运筹帷幄底气足;培训团队,摩拳擦掌众心齐。返岗实践磨优课,专业培训推新题。<br></h3><h3><b><br></b></h3>

老师

法治

道德

课堂

教学

执教

学生

送教

杨菲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