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这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h3><h3>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h3><h3>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h3><h3> 现代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楼适夷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h3><h3> 今天,恰逢母亲节,我们举办了这场富有浓浓亲情的盛会。</h3><h3> </h3> <h3>两位主持人宣布读书交流会开始</h3> <h3>同学们朗读名著片段</h3> <h3>学生们朗读自己的读后感</h3> <h3>雅菲组编排演出的小品</h3> <h3>雅菲演唱的《星》</h3> <h3>兴霖的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h3> <h3>晓文和冠卿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相声</h3> <h3>晓雪朗读家信</h3> <h3>慧娴朗读写给妈妈这个“坏人”的家信</h3> <h3>郑絮组表演的小品</h3> <h3>学生们的葫芦丝合奏</h3> <h3>沉浸其中</h3> <h3>主持人提议,大家合唱《感恩的心》</h3> <h3> 《傅雷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暧。</h3><h3> 今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这本书的理解与感悟。表达着对父母亲情的热爱。我想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教育的意义所在。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走出的孩子应该是有温度的,充满爱心的,而不能是冷漠的,无情的。愿我们的孩子们在爱中长大,学会体谅与感恩,懂得热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