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沙洋 相聚江城(感言篇)

清(sun)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9日一个值得永生难忘的日子,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劳改农场(湖北省沙洋农场管理局,后更名为湖北省沙洋监狱管理局)。曾经的监狱人民警察、工作人员的后代在武汉市江夏和平农庄举行了为时一天的从62届至76届的跨届学友盛大聚会。他们追忆和传承先辈们为中国的司法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回忆美好的中学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重温那些一同走过的日子,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p> <h3>  同学是一生一世的情缘。这次参加聚会的同学最年长的七十有三,最年轻的也年近花甲。同学们载歌载舞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共叙“沙洋情怀”。这次聚会让农场子弟们再次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聚会时间有限,情系沙洋让大家感慨万千,来不及述说的话太多太多,聚会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纷纷发表了感想,有些远在天南海北的同学也传来了他们的“沙洋情怀”。铭记父辈们在沙洋农场艰苦奋斗的历史,感恩在沙洋成长的岁月里有同学陪伴。让我们在这里接龙吧,把你心里话留在这里,让更多的同学分享,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h3> <h3>  许昌奇转发武汉市委程康彦书记的夫人徐子珍医生帖子。</h3><h3> 许厅:为你们的情系沙洋,相聚江城点赞,祝你们老同学相聚快乐,福寿安康。我虽不是你们同学,但也是半个沙洋老乡,在沙洋农场医院工作了11年,对农场的快乐幸福时光非常留恋,曾和先生带着二个女儿特地故地重游,看望了部分老同事。但多少有些伤感,不少老同事已作古,农场也没有过去的辉煌。 </h3><h3> @雪蓮花〈子珍〉 徐医生,看了您的帖子我很感动,我已经转发同学们。这次沙洋同学大聚会,让我感受到沙农子弟浓浓的沙洋情节,对父辈的崇敬,怀恋,也感受到这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您和康彦书记作为老沙农人,奉献了你们的青春,做出了很大贡献,历史会记得你们,后辈人会记得你们。祝您和康彦书记身体健康,快乐长寿。</h3> <h3></h3><h3>陶家祥感言:</h3><h3> 这次同学联谊活动从发起到目前也已经有近两个月了,从我们62届63届前三届老毕业生来讲,对学弟学妹们基本上都是不熟悉的,对我来说我从64年选调到湖北篮球队参加工作 ,到现在都离开沙洋55年,但我对沙农的情结 ,对农场子弟学校的怀念从未忘怀。</h3><h3> 几十年了在武汉有人提议发起这次活动,有许昌奇、王新山等学弟学妹出头搭建这个平台因此我是积极响应,也愿努力做些工作的 。我们老三届的同学也基本克服了自己身体和家庭的种种困难报名参加此次联谊活动。</h3><h3> 难道旅游 ,难道其他的聚会等活动 ,比这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第一次的联谊活动还重大吗?难道这种活动会很快有第二次吗?</h3><h3> 陶家祥转61年首届毕业生何金桥学长的感言:</h3><h3> 和平、家祥二位老同学你们辛苦了!这不是单纯的同学联谊之会,而是凝聚之氛围,纽带之器具。是传承之传递!谢谢您二位的坚守之初心。我佩服你们,更敬重你们的为人和操行。在这不一般的聚会中彰显出你二位的德、才、勤的品行。借此机会感谢传送这美好的讯息胜似美味佳肴馈赠。</h3><h3> 听老辈人讲:七不留攴,八不留宿。你二位也都70后的人啦,望保重。</h3><h3> 再:天明兄老大一定非常高兴,卫老师,莫老师,汪老师一定非常自豪。</h3><h3> 我深信:沙洋农场子弟学校的历届毕业生都会骄傲地告诉世人,我们无愧生我养我父母,无愧教我育的恩师,无愧帮我扶我的学友校友。最后,再次谢谢你二位传递让第一届初中毕业的老哥哥、大姐姐们分享这美好画面!</h3> <h3>刘莲清感言:</h3><h3> 今天是母亲节但非常怀念我们的父母,他们不为名利,解甲到条件艰苦的沙洋创业,两袖清风,忠于党和国家,为开创司法监狱工作,保祖国平安贡献了一生!为我们的父母而骄傲!愿已逝的父母在天国安好!让一起长大的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增进友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h3> <h3>陆和平感言:</h3><h3> 盛大的同学聚会已落下帷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还沉浸在同学们欢歌笑语追忆往事畅谈友谊的幸福之中。虽然是业余的但组织得相当精彩的文艺表演把这次聚会推向了高潮,同学们精湛的表演,给我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个小学妹深情并茂的朗诵中提到1952年由潘方烈、陆春阳带队建立的沙洋农场,我激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里噙满了泪花,因为陆春阳正是我己故的父亲。正是这位伟大的父亲因所谓的“历史问题”“新四军”时的团长(百万雄师一书有记载)为沙洋的建设默默奉献了他的一生,没得到任何提拔,尤其文革期间更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始终坚信共产党,而且要求子女不能对党持任何怀疑态度。如今在这次以传承沙洋精神为主题的聚会上提到了他的名字,我十分欣慰,因为他终生不为名不为利的奋斗精神,历史不会忘记,后辈也不会忘记。我父亲是许许多多建场元老的先驱之一,我们在这里弘扬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遗志,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h3> <h3>马达感言:</h3><h3> 情糸沙洋,永远不忘,沙洋是我难忘的故乡,我能有幸成名沙洋农场子弟,更感无比幸福和荣耀。</h3><h3> 沙洋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把罪犯改造成新人的农场,这里没有高墙电网,几十万犯人和千余名干部共同开垦着跨5县的千顷万亩良田,这里是全国最先进的机械化农场,这里有着完备的机械厂,化肥厂,工程队等工业体糸,医院,学校,商业样样齐全,广华香赛毛台,良种猪运香港,粮食油棉全上交,这里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关怀指导,海的那边,一𠆤小島的同胞也在关注她。</h3><h3> 我不能忘,伴我成长的摇蓝一子弟学校,王子形的教室,三层楼的校舍,它是农场最美建筑之一,学生大部为寄读生,课堂上,老师为人师表,认真授课,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特别提到卫育中老师,他十分注意学生文体教育的培养,时时刻刻发现学生中文体方面好苗子,他对好苗子,重点培养,不断拔高,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对文体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使广大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得到放松和快乐,使学生学会对学习的各方面自觉产生兴趣,这是我们今天教育应该学习,继承的素质教育,我们的学校当时可与武汉实验中学,沙市三中齐名</h3><h3> 生活上,每天白米馍头,鸡鸭鱼肉不断,未饿一天肚子。</h3><h3> 今天,翻开历史,知道了中国还有那么一批中南海的红二代,比起他们,我生活在沙洋的红二代,更优越,更幸福。</h3><h3> 沙洋的故事许多…,难忘的故事也许多……</h3> <h3>许进军感言:</h3><h3> 我们特别怀念60、70年代的沙洋农场的岁月,我们这一届的同学也就是那个时候生活在沙洋农场。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母带上我和哥哥回老家重庆(原来叫四川),我和哥哥穿着幼儿园统一的兜兜,走在大街上,当地人都饿得面黄肌瘦,我们却长得白白胖胖,他们一看就说我们不是当地人。感谢沙洋农场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候没有让我们这一代人饿肚子,现在我们的身体还算强壮,与当时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h3><h3> 还记得当时父母晚上都要上班,时间是7点到9点,家长只管为国家工作,我们这些子女就在幼儿园全托,周一送去,周六接回。我母亲说了一句让我记了一辈子的话,她说我工作一辈子就是你生孩子的时候我请了两天的假,除此之外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我想我们这些沙洋农场的子弟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计得失、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与父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感谢父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传给我们的下一代。</h3> <h3>王明雄感言:</h3><h3> 学长学姐们组织了一场精彩、大气、上档届次的联谊活动,其慎密的策划和安排,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年轻积极的生活心态,都是我们望其项背的。这次活动,几乎横跨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沙农中学历届毕业生,参与140余人,调动、组织、协调、使用、整合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的完美结合,没有点气魄、胆识是不可想像的!也将学弟学妹们的心愿所向,幻化成现实。你和各位联络员,要把学友们的心情带给会长和活动筹委会,道一声辛苦了,向他们致敬!!</h3><h3> 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圆满、沙农学子中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再有!</h3> <h3>许昌群感言:</h3><h3> 5月9日,沙洋监狱管理局中学140多位同学相会在美丽的江城武汉。这是一个特殊群体的聚会,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司法警官的后代,他们生长在同一个环境中,从上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接受着正宗的传统教育,继承了父辈们坚韧不拔,勤劳勇敢,朴实善良,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这次跨越多届的聚会,内容丰富,型式多样,寓意于会务里,寓情于节目中,大家欢聚一堂,共抒对第二故乡一沙洋的眷恋情怀,不仅留下了发小,同学,战友相聚的美好回忆,更是留下了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传承。</h3><h3> 愿父辈们的精神代代相传,愿后辈们的友谊地久天长!</h3> <h3>王新山感言:</h3><h3> 2019年5月9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沙洋农场中学部分在汉校友聚会在武汉江夏和平农庄,他们盛装出席,欢歌笑语,虽然他们都已年过半百、花甲、古稀,他们老了,但他们的心没有老,他们的情未了,他们情系同学,他们情系中学,他们情系沙洋。他们载歌载舞,他们引吭高歌,他们作诗朗诵,他们相互拥抱,他们追忆的是沙洋农场中学时代的情怀,他们畅叙的是沙洋农场中学的师生情谊,他们发扬的是沙洋农场精神,他们传承着共和国卫士的基因和光荣传统,他们展示的是新时代老年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h3> <h3>王场宏感言:</h3><h3> 在我们身上,都流淌着父辈的精神血液,难道我们身上没有父辈的痕迹?都说沙洋农场子弟与众不同,不就是因为我们复制了父辈的特性吗?我们参加这次盛会的同时,心里不都有一份对父辈的景仰之情吗?这不是血统论,这是一种精神传承。我们的父辈是共和国的基石,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可以说,我们传承父辈的精神,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在延续历史。我为我们有伟大的父亲母亲而骄傲!</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b>《天长地久校友情》</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六九届汪书勤</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天长水悠黄鹤楼,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农校友齐聚首。</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趣谈往事忆童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笑看今日霜染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校共读岁月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声朗朗知识求。</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雄姿英发惜少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挥斥方遒壮志酬。</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路回眸再携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骥伏枥难忘旧。</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春虽远情常在,</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固守纯真心自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香留影驻方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闲庭漫步乐悠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唯他年再相聚,</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沐夕阳同神游。</h3> <h3>皮海燕感言:</h3><h3> 感谢以许昌奇大哥、陶家祥大哥、李忠民大哥为核心筹委会的大哥大姐们!组织了一场空前而完美的在汉学友联谊会。为我们沙洋农场子弟们提供了相聚、相叙交流的大平台。她把我们的友情、兄弟姐妹亲情紧紧的连在一起,祝贺沙农子弟武汉联谊会的圆满成功!</h3><h3> 在此感谢筹委会的大哥大姐们,您们辛苦了!感谢来武汉参加联谊会的兄弟姐妹们!</h3><h3> 我们相信在这次武汉联谊会后,沙农子弟们不忘前辈为我们开创天地,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继续前进。沙洋农场精神永存!兄弟姐妹们友情永远!</h3><h3> 最后祝大哥大姐们和兄弟姐妹们身体安康!幸福美满!期待下次再见!</h3> <h3>沈哲舞感言:</h3><h3> 聚会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聚会打破了我“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的这种心境。</h3><h3> 我虽然走南闯北、远走四方,青年点劳动、工厂务工、教书育人、从政管理、经商创业。见过无数的人,经过许多的事。但我最爱的是生我养我的“沙农”这块洒满了我们父辈辛勤汗水的热土,最亲的是那些可爱的儿时伙伴同窗的同学。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这里有我的亲人,这里是我梦产生的地方,“沙农”是我的根,“沙农”是我的魂,是我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h3><h3> 读万卷书孜孜不倦,行万里路脚踏实地,识万千人人为我师。我们是“沙农”子弟,我们传承着“沙农精神”,这是一种坚韧不拔,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人文特质。我们不世俗、也不献媚,不攀富贵、也不畏权势,我们讲的是一口“汉腔”,我们不土也不洋。我们是合法的公民,是一个个堂堂正正气宇轩昂的“沙农”人。</h3><h3> 孟子曰:“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精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我们有责任将“沙农精神”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沙农精神”永远弘扬光大。</h3><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聚会散了,同学们的交往是不会散的。我们会珍惜缘分、珍惜时光、以善为念、学会感恩、以诚相待,以心相交!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h3> <h3>王裕朗感言:</h3><h3> @孙元秀 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联谊会参加没参加的都很关注,正在发酵之中…</h3><h3>那天散场送几位同学回家,陈向建议搞七五届同学聚会,很有新意,他可能想的远些。</h3><h3> 情系沙洋,梦圆江夏;</h3><h3> 数度夕阳,美醉晚霞。</h3><h3> 体制的变迁。沙洋监狱管理局中学永远没了,老三届及及五届高中同学也绝对是宝贵的限量版,只会越来越少。首届沙监中学联谊会这根情系沙洋纽带,把历届中学生更加紧密的连接到一块,关系更近了,情谊更深了。 传承父辈,引领后辈。沙洋精神定会更加源远流长!</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甘福成感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短短联谊,久久涟漪。</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友情深,心心相依。</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南海北,沙洋情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创业精神,生生不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平农庄,激情福地。</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发扬,代代努力。</h3> <h3>李发祥感言:</h3><h3> 难忘的2019年5月9日,是沙洋农场中学的盛会,难忘的时代造就农场第二代的孩子,老三届大哥哥,大姐姐的大爱,各届同学的农场情怀,七五届同学的真诚加入,联谊会丰富多彩,深深的农场情怀,空气都传播着满满的爱,参与同学身临爱海,没有与会的沙洋农场同学及整个沙洋农场,被联谊会深深吸引,想起农场父辈,老师,同学,朋友,和今生的相遇,有多少农场人为此热泪思念,我们在外游子,还有在国外的农场人,农场情深深的感动农场的家家户户,感谢组委会,联络员及无数的志愿者,让联谊会高潮叠起,至今欢乐的喜悦还在延续,说不完的农场故事,农场的乡音,歌舞传情,农场情代代相传,父辈无私不辞辛劳的爱将经由我们走向未来,我们的后代去传承那永恒的定律,人间处处都是爱。</h3><h3> 沙洋农场沙洋娃,沙洋情怀沙洋亲。</h3><h3> 沙洋同学走四方,心中不忘有沙洋。</h3><h3> 五月红来暖洋洋,沙洋同学聚农庄,</h3><h3> 农场同学联谊会,江城武汉念沙洋。</h3><h3> 愿沙洋农场精神,农场情处处开花,处处香。</h3> <h3>姚玲君感言:</h3><h3> 我们是一群有故事的人,四十多年前,我们的梦想开始启航,我们曾经一同出发,迈上漫漫人生之旅。这一生经历过许许多多,唯有儿时的朋友弥足珍贵,世界之大,时间漫长,一声召唤,我们相聚在武汉,回忆我们的沙农一中母校,那里有我们的一份清纯,那里有我们的唯美时光,同时代的一群人,几十年走来,有人顺风顺水,也有人命运多舛,自古雄才多磨难,艰辛磨难成就了新中国坚韧拼搏的一代,如今我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但是他们这一代不会理解和体会什么是沙洋情节,什么是沙洋精神?我们是否应该给他们讲讲,我们父辈和我们在沙洋农场奋斗励志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沙农子弟的聚会,不只是我们到场的一百多位,而是天上人间两代人,在我们的身后,是多少个沙农的家庭?多少位沙农的父辈,老人家们若还健在,知道我们今天的聚会,他们该有多高兴啊!我们一路走来,也看过无数的同学聚会,可哪有我们这样的两代深情,这怎能不让我们欢欣之余,又是那样的沉甸甸,热腾腾,这份情感只有从沙农走出来的我们,才自然地从心中涌出,永远不忘。</h3><h3>&nbsp; &nbsp; &nbsp; 我们一同走过青少年时代,又不约而同地来到老年,人进花甲,四十多年的风尘带给我们疏远,今天的相会却又把我们凝聚,花白的头发,还能把儿时的朋友手儿牵,知足吧,朋友,我们的童话我们一起分享,再老,我们也不只有昨天,还有更灿烂的今天和明天!谢谢啦!我们的组委会,谢谢啦!我的群。</h3><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h3> <h3>许亚萍感言:</h3><h3> 一篇“挥不去的沙洋情怀,忘不了的沙洋精神”让我久久沉浸在沙洋农场往事的回忆中,为了这篇散文,我查阅了大量的沙洋农场的历史资料,访寻了多位比我大的沙洋农场的哥哥姐姐们,是这些历史资料和哥哥姐姐们给了我灵感。当我一气呵成这篇文章时,我默默地静坐了很久很久,朦胧的双眼怎么也擦不干,当我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着这篇文章时,泪水挂满了脸颊。</h3><h3>我寻找着父辈们的足迹,是你们让我们有了满满的回忆;我讴歌着父辈们的伟业,是你们让我们有了永远的骄傲。</h3><h3> 请让我再一次为沙洋农场的拓荒者歌功颂德; 请让我再一次为沙洋农场的父辈们热泪盈眶;请让我再一次为沙洋农场的子弟们奋发图强。</h3> <h3>徐荆感言:</h3><h3> 尊敬的学哥学姐、同学们:  </h3><h3> 公元2019年5月9日原沙洋农场中学武汉同学联谊会(62届~76届)在江夏和平农庄举行。各届近150名一中同学欢聚一堂:忆往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聊前辈,无私奉献,青山处处埋忠骨;叙友情,同吃同住同劳动,难忘峥嵘岁月;拉家常,似水流年,青丝染白头;谈生活,知足常乐,健康体魄是本钱。说不完,道不尽,短暂相聚,一生不了情。</h3><h3> 大型综合类文艺节目《情系沙洋》,致我们引以为傲的沙洋农场!,致我们的拓荒父辈,致我们辛勤的园丁,致我们尊敬的母校,致我们无悔的青春! 致即将谢幕的沙洋监狱管理局。一段改造罪犯的传奇,将成为历史。</h3><h3> 我是76届学弟,从沙洋农场中学从戎一别40多年,感谢学哥学姐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难忘而又温馨的交流平台,让我遇见了40多年未曾见面的同学,真是感慨万千啊。再见,我的学哥学姐们,且行且保重;再见,我的同窗,好好享受天伦,享受生活,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h3><h3> </h3> <h3>李慧玉感言:</h3><h3> 沙洋农场——您是树根</h3><h3> 您根在祖国大地,</h3><h3> 我是您的一片绿叶。</h3><h3> 有太多树根和树叶的故事,</h3><h3> 树叶有太多对树根的回忆,</h3><h3> 树叶对树根充满着感情。</h3><h3> 无论我在哪里,</h3><h3> 我的心依着您!</h3><h3> 无论我在哪里,</h3><h3> 我的情牵着您!</h3><h3> 无论我在哪里,</h3><h3> 我的眼总是投向您!</h3><h3> 我歌唱您,</h3><h3>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h3><h3> 沙洋农场是根我是也叶,</h3><h3> 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h3><h3> 沙洋农场,我祝福您!</h3> <h3>邹华林感言:</h3><h3> 参加“5.9”同学会有感 沙洋监狱管理局中学 武汉同学会(下称5.9同学会)的圆满举办,得益于组委会的组织,协调和气魄;得益于在武汉工作(居住)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和参与;得益于参会的业余文艺工作者激情表演和高超演技;得益于父辈们那种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精神的激励和鼓舞,在“5.9“同学会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下,我们近30位居住在北京、上海、天津、珠海、苏州、无锡、武汉、宜昌、襄阳、荆州、丹江、沙洋等地的同学们,短短几天里,组建起“范家台农场同学群”,已与组委会取得联系,积极开展活动…… </h3><h3> 这正是:</h3><h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h3><h3> 半个世纪,眨眼已过。</h3><h3> “5.9”相聚,江城会合。</h3><h3> 同窗情深,往事趣多。</h3><h3> 今日重逢,酸甜苦涩。</h3><h3> 开怀畅饮,歌舞共乐。</h3><h3> 期待再会,建群联络。</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程卓感言:</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我是沙洋监狱管理局中学一九七三年首届高中三班的。在微信上看到以许昌奇学哥领组织的沙洋监狱管理局中学(62一76)历届同学于2019年5月9日在武汉江夏举办了“情系沙洋相聚江城”联谊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强大的磁场吸引了我的心,心头的激情振动着我的指头、想写、想赞 、想留下一段字符与心迹。</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19.5.9。</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艳阳的日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平凡的日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不平凡的日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个情系相聚的日子!</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久久不见,</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久久见。</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久久见了,</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还想见。</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学哥姐,学弟妹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聚的是精气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沙洋精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农场气概,</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不忘初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的是德才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红心向党,</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那是新长征组歌,</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那是梦之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的是沙洋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父辈之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师生之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同窗之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颂的是夕阳美:</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颂心灵美,</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二颂健康美,</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三颂舞姿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扬的是老年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在三镇胜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在相拥前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在春满大地。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沙洋情,</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江城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先辈,</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老师,</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同学,</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新时代,</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中国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O一九年五月十三日于郑州黄河南岸。</h3> <h3>汪欣感言:</h3><h3> 2019.5.9“情系沙洋,相聚江城”联欢活动带给我情感上的冲击,似大海汹涌的波涛,久久难以平复。这次活动,再次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触动了我对沙洋的怀念。</h3><h3>&nbsp;&nbsp;&nbsp; 我是汪欣,沙农一中75届毕业生。我的母亲刘祝声,湖北师范毕业后在武昌三道街小学当老师;我的父亲汪天异,解放前夕在兰州大学学习俄文,后随王震将军进疆为苏联空军做翻译,1959年因身体原因调武汉中国科学院工作。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家孩子多,为能吃饱饭,父母带着我们来到沙洋农场。父母先后在沙洋工农技校、上罗汉寺六农场当老师。我在那里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h3><h3> 罗汉寺学校那古老的井、古铜色的钟,那四排白墙青瓦的教室,以及家门前那歪脖子桃树和高大的梧桐树,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跳忠字舞,扫烈士墓,搬着小凳到场部看电影,拿着红缨枪到学校的菜园棚子里站岗放哨;欢庆党的“九大”时,带着油印的传单到农村去做宣传,手拿皱纹纸做的红花、乘敞篷汽车到沙洋游行。这一物物、一幕幕,至今印象深刻,仿佛就在昨天。</h3><h3>&nbsp;&nbsp;&nbsp; 1969年底,罗汉寺农场撤销,我在六分校读完了初一后,随父母来到砖瓦厂,直到高中毕业。初中在砖瓦厂完成学业,班主任程含广老师渊博的知识,儒雅的人品,成了我人生路上的一座灯塔;高中两年,班主任李治忠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也成了我终身学习的榜样。</h3><h3>&nbsp;&nbsp;&nbsp; 高中毕业后,因为舍不得离开农场,几次招工心不动,就这样在沙洋农场当教师18年,直到1994年调入武汉,在珞珈山继续我的教学生涯。现在,我常年住在上海带孙子,但是,沙洋农场是一个“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我在沙洋农场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代和无悔的青春岁月,沙洋农场植着我的根,牵着我的魂。如今只要回沙洋,总要到管理局一中去看看,以解思乡之苦。今年清明回沙洋扫墓,最后再看了一中旧址一眼,心如刀割一般,好痛好痛。原来学校的模样,已难找半点旧时痕迹,真不知道该悲还是该喜。</h3><h3>&nbsp;&nbsp;&nbsp; 我的父母和农场所有干部一样,爱岗敬业,对党忠诚,勇于吃苦,甘于奉献。他们把青春热血洒在了沙洋农场这片土地上,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直至生命终了把骨灰都留在了农场这片热土上。我的父母都曾因出身问题入党受阻,但他们从不抱怨,仍不懈追求。我母亲弥留之际,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最后的文字——“我要入党”,那情景着实让人感动、泪奔(母亲的生平和事迹被写进《沙洋农场场志》);我父亲离休后不忘发挥余热,撰文著书,举办讲座,70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辈信念执着、毕生向上、吃苦耐劳、诚实善良的品质永远影响、激励着我们,我们将努力地传承下去。</h3><h3>&nbsp;&nbsp;&nbsp; 2019年5月8号,我和我的同学专程从上海赶回武汉,参加“情系沙洋,相聚江城”的大型聚会。当天晚上参加了75届同学的彩排,第二天演出。这次聚会的成功,要感谢的人太多,在这里,真诚感谢“情系沙洋”组委会年逾花甲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是你们精心策划、劳心劳力,才有了沙洋游子相聚的机会,才有了激情澎湃、热泪盈眶的场景。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亲爱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谢谢,谢谢啦!”同时,特别感谢这台节目的艺术总监李循同学,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李循同学点赞。</h3><h3>&nbsp;&nbsp;&nbsp;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尽管沙洋农场即将“谢幕”,但在我心中,她永远是一片神圣的土地。我们这些沙洋游子对沙洋农场浓浓的情感、深深的怀念、暖暖的追忆,永远印刻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h3><h3> </h3><h3> 2019年5月15日于珞珈山</h3> <h3>  刘胜辉感言: </h3><h3> <b> 《聚会江城》</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晨奔赴农庄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期待欢聚喜心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拥握手齐问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唤声乳名暖意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学校友聚江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叙多年离别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聊起儿时童趣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窗友谊最单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艺演出显精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戏连台高水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歌朗诵忆父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农情怀感动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晚间相互道珍重,</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依依不舍情更浓。</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企盼来日再相聚,</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携手联谊又重逢。</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中七0届刘胜辉</h3> <h3>  张光感言: </h3><h3> <b> 情系沙洋 相聚江城</b></h3><h3> 获悉在武汉的沙洋监狱局子弟将在江夏和平农庄联谊聚会,我的脑海立刻浮现故乡沙洋的画面:在奔流的汉江沙洋段两岸,宽阔平整的田野和清流环绕的渠道由苍翠的柏杨规整化一;花木锦簇的坡岗掩映着机关、学校、工厂。秀美的画卷由荆山西麓铺向江汉平原的天尽头。</h3><h3> 步入幽深的农庄会场,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白发苍苍长者正在现场指挥会场秩序。哪曾想这位六二级长我一轮大名鼎鼎的陶家祥副会长,屏弃长幼之尊欣然和我们敬酒合影。英气靓丽的七五级同学成群结队到会,大家相互攀谈留影。一个熟悉的声音叫我侧目,原来是六九级的启章哥、和平姐夫妇前来问候,我跃向前与他们相拥道好,携手扶坐,一身的喜悦言情难表。在签名布前刚把签过名的笔传给人,一袭红色的倩影飘然而至且急切的问道:你是张光吗?当得到我首肯,她抑制住情感的奔出,此刻我骤然想起是我四十九前的邻居,是七六级的学妹叫慧玉。我们拥抱一起正在叙述往年父辈的情谊,此时,一位步履款款,衣着考究的学女迎面问道:你还记得我吗?我脑里石一光电转,竟然以相貌比对法,从男同学中引伸出对她的判断。结果不负所望,她也是七六级的学妹叫洪旗。深情以歌舞纵放,笑语以碰杯助兴。</h3><h3> 暮色渐浓,会散人声不绝。农庄大门口聚集着喧哗的人群。同学好友牵着我进入人群站立在一位娇小清丽的女生面前并推介其姓名,我愣神地索出心底珍藏的名字,她仍然是七六级的学妹叫勤芳。是我五十三年前的小学同学。她从小能歌善舞,却身体羸弱,深受大家的怜爱。我忘情地充大哥捧着她的脸逗趣的问:还记得我俩哥哥吗?她羞涩地指着心间,意思是心里常有我们哥俩。</h3><h3> 回家的高铁向南一路飞驰,心绪经久弥漫不散。悠悠的白云从眼帘划过,虽美但不能与其叙说;粼粼的江河从车窗掠过,虽长但不能与它放歌;翠绿的大地没有尽头,虽阔但不能与其依偎。只有在我们沙洋子弟相聚的时候,无论相距多远,无论年龄差距多大,无论多少年未谋面,只要相逢,就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讲不完的故事。情为何如此浓?人为何格外亲?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父辈们有共同的经历。为了新中国他们共赴战场英勇奋战;为改造生产重大责任他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为了国家利益他们不讲条件不讲待遇秉公执法;为了沙洋的明天他们协作互助不分来历。拼博、敬业、友善、奉献合成了他们的主题歌,遗传到我辈的血液里。沙洋是首深情的歌,她那动人的弦律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坎里久久低回;沙洋是首传奇的歌,她的故事总忍不住说给朋友听传递风采;沙洋是首难忘的歌,她的精神传承已根植于我们的下一代歌声不落;沙洋是首叩人心灵的歌,她那醉人的风情让你静静地躺下细细品味享受生活。</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易跃进感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湖(塔碧湖)的初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透着汉江着情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融入长江奔流大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年逾花甲的我们</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沙洋起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下了久久不能平静的回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大部分都离开了工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继续了新的岗位</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九短暂的相聚</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春时光不老</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展膺翅舞长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次感谢我们这个群</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一起要维护好这个群</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处处激发正能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忘我们的童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想我们的少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谈笑我们的青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的未来时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爽飒英姿</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色美好</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赵庆华感言:<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马兰媲美沙农颂》</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有个地方叫马兰"</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两弹一星震宇寰。</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钟天荆界拓疆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日月丰碑沙亦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功高盖世酒泉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追梦狱改动地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吾辈敢揽九天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沙农精神俱开来!</h3><h3> 赵庆华 2019.5.16</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赵庆和感言:</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城子《 忆农场》</span></h3><h3><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r></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都道落尘一农场,</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婴孩事,谁能想?</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马<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良炮响,顽石运钟祥。</span></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平湖堤绿尿素白萱堂院,忆念长。</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江津两岸稻花香,</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哥从军,姐下乡,</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河东沃野,任由自骑疆!</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男儿千里别故乡,</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贺同学,庆相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如今阔别四十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岁岁末,奔沙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赵庆华之弟赵庆和</h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9年5月16日于广西</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赵庆平感言:</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没有父母情怀我的哥哥赵庆华、弟弟赵庆和根本写不出来这么感人的诗句。血浓于水、恩重如山,父辈们当年的艰辛比新疆的马兰还苦,他们受的累比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还难,全国全世界都知道马兰和酒泉,可父辈们功高盖世只能默默无闻,黄沙掩碑,只有憾天动地的哀思相伴。这种无私无声的奉献精神,值得世代薪火相传。</h3> <h3>李银珍感言:</h3><h3> 写于己亥年5.9之后</h3><h3>&nbsp;&nbsp;&nbsp;&nbsp; 截至公元2019年5月9日傍晚20点40分,一场话说久远的62届至76届同学联谊会完美落下帷幕。记得在高中的某一个夜晚,一脸稚嫩的我们叽叽喳喳地说,20年后我们一定要相聚。时光的轨道推至2019,却悄无声息……岁月的步伐依旧不停,一晃又一个十年。终于你我在相隔44年后,在七夕鹊桥上有缘相会。对于这次聚会,我用6个关键词来总结。</h3><h3> 关键词1:仓促</h3><h3>&nbsp;&nbsp;&nbsp;&nbsp; 这次聚会对外地的同学可说是匆匆出行[偷笑]。我没想到我们的聚会时的彩排时间在一个晚上敲定。效率堪比深圳速度。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的团长李循同学。感谢同学们[抱拳]</h3><h3> 关键词2:合力</h3><h3>&nbsp;&nbsp;&nbsp;&nbsp; 虽说仓促,但很快乐,每天小指头都在群里叽叽喳喳,仿佛又回到当年。同学们积极出谋划策,自愿报名担当……大家的心都一起飞向了5月9。</h3><h3> 关键词3:高雅</h3><h3>&nbsp;&nbsp;&nbsp; &nbsp; 俗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好多外地的同学时间久久定不下来。俗说,好事多磨。5月8号的晚上从天南海北汇集武昌。车船劳累克服病痛,可能就是这磨难,纯真快乐无私地眷顾着我们。在这一天里,我们感受着幸福。从集结到彩排现场每人的表情里,我体会到同学渴望着相见。从彩排一遍又一遍的穿越中,我感受到同学们积极阳光的心态。在灯光琉璃的舞台上,大家手牵手尽情释放着压力。在小桥流水美丽农庄的围绕下,我们一起品尝着美味佳肴。在烛光中我感受到同学们高雅安康地生活着。</h3><h3> 关键词4:预演</h3><h3>&nbsp;&nbsp;&nbsp;&nbsp; 这次聚会应该算是预演吧。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一,很多同学因为家庭或其他困难而不能和我们相聚。原因二,因为仓促,亲爱的老师们没来参加。原因三,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比如,忘带“狗绳”了。男神们的最后圆桌会议及时总结,初步产生“政治局常委”。(仅限七五届)</h3><h3> 关键词5:感谢</h3><h3>&nbsp;&nbsp;&nbsp; 感谢组委会的学长学姐们的精心策划。&nbsp; 感谢总指挥李循同学会当家。感谢远道而来的同学们 。感谢政委海燕身兼司机安全的驾驶 。感谢全体参加聚会的同学们。最后感谢天公作美-凉爽的天气。</h3><h3> 关键词6:期待</h3><h3>&nbsp;&nbsp;&nbsp; &nbsp; 期待七五届毕业45周年能看到更多的同学!祝福全体同学身体健康!</h3> <h3>  王丹感言:</h3><h3> 2019.5.9这天,鲜花盛开,春夏交替,阳光明媚,我们沙洋监狱局中学武汉校友140多人情系沙洋相聚在美丽的武汉江夏区和平农庄,重温校园旧梦,重叙沙洋情怀,乃人生一大幸事!这是一次盼望已久的聚会在以会长许昌奇为首的组委会的引领和组织下终于实现了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联谊会上同学们多才多艺,热情似火,彰显了我们这一代人有才干,懂生活,会工作,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风貌!着实让人激动不已,感概万千!</h3><h3> 我们这代沙农子弟生活在一个特殊年代,五六十年代跟随父母艰苦创业来到沙洋农场,在农场学校读书,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上山下乡的锻炼、改革开放的里程,目睹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岁月的沧桑磨砺,使当初我们一代风华正茂的俊男靓女变成如今两鬓斑白的花甲长者;岁月改变了我的青春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的深厚情谊!无论走在哪里,我们都始终牢记母校教导,继承父辈传统,发扬“沙农精神”:听党指挥,艰苦奋斗,甘干奉献,廉洁奉公,顽强拼搏!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如今光荣退休,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生活充满阳光,但我们仍不忘初心,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善良的心,感恩的心!我们感恩沙洋这块土地,感恩母校和老师,感恩同学们的相伴相知相助!我们要用爱和情来回报这一切!</h3><h3> 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相聚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聚而又别,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h3><h3>淡忘,只会因相聚而升华,这次联谊会将给我们七彩斑斓的人生画面描上绚丽的一笔!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愿“5月9日”这个寓意深刻的特别日子永远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愿若干年以后我们再相聚!</h3><h3> 最后“三大五有”送给全体组委会成员:你们是有胸怀,有气魄,有能力,有担当又有颜值的集体:是有大智慧、大格局、干大事的人!衷心地感谢你们!向你们致敬!</h3> <h3>许文玲感言: </h3><h3> <b> 沙农子弟抒情怀</b></h3><h3> 无论走到哪里,</h3><h3> 沙洋农场都是心中的惦念;</h3><h3> 无论何时说起,</h3><h3> 沙农子弟都是一块金砖;</h3><h3> 如今虽已渐渐老去,</h3><h3> 当年的风华已不再展现;</h3><h3>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h3><h3> 心连在一起,想见就见。</h3><h3> 同喝一江水长大,</h3><h3> 同根同枝紧紧相连;</h3><h3> 同学们要多多保重,</h3><h3> 开开心心身体健;</h3><h3> 等待来年春暖花烂漫,</h3><h3> 亲爱的同学,</h3><h3> 我们相聚再叙情缘!</h3> <h3>  石银珍感言: </h3><h3> 我叫石银珍,七七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的沙农子弟, 我为我是“沙农人”感到骄傲。是沙洋这块土地培育了我,是父辈们的拓荒精神影响着我。虽然这次未能相聚回首,未能现场相拥那震撼人心,激动而温馨的时刻。但分享了盛大场面,有感之不尽言语。</h3><h3>这么大一个盛大跨届聚会,这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友,为了情系沙洋,聚之江城。可谓沙洋情之最。</h3><h3> 最之1.盛会组委会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安排周全,策划慎密。</h3><h3> 最之2.缅怀了父辈伟大情怀,传承了父辈伟大精神。</h3><h3> 最之3.最短时间最高效率编排演出了文化盛宴。载歌载舞道出了童趣故事,加深了农场子弟友情。</h3><h3> 最之4 .配乐散文作者妙笔生花,生动、具体、感人。朗诵者深情并茂追忆和颂扬父辈们献身精神。真为佳作。</h3><h3> 最之5.前所未有的情系沙洋,后未必有的沙洋情怀!</h3><h3> 分享欢聚一堂的场景,让我有激情、有回忆、有怀念、有想起我的父亲,他也把青春和生命留在了沙洋这块土地上……</h3><h3> 这是精神的传承,这是快乐的分享,这是童年的追忆,这是晚年的祝福,这是“沙农人”最难忘时光。最后祝福所有“沙农人”健康长寿!幸福快乐!</h3> <h3>  晏继红感言: </h3><h3> <b> 沙农情缘 </b> 虽离5月9日情系沙洋同学聚会落下帷幕巳有十多天了,但同学们的欢歌笑语、追忆往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挥之不去让我久久沉浸在沙农情缘之中... 沙洋农场这块土地滋养和培育了我,那里有我少年时的梦想,青年时的奋斗轨迹,也是我父母坚守信念、奉献青春的地方,它不是故乡却胜似故乡。 沙洋是一支歌,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一支高亢的旋律谱成的歌,一支缅怀和追忆的歌。沙洋是父母奋斗一生的地方!是我姊妹学习成长的地方!沙洋,根之所在,情之所系! 2019年5月20日于武昌<br></h3> <h3>彭玲感言:</h3><h3> 当五月的春风吹开了初夏的门楣,江城迎来了沙农中学跨界校友盛大联谊聚会,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群体呀,历史造就了司法警官后代的特殊性,见面立马熟悉的氛围,散发着独有的气质。当我们全体唱出了开场曲“我和我的祖国”、舞台上翩翩起舞、精彩纷呈,各种戏曲表演相继登场、最后合唱起“长征组歌”“江山”谢幕,刹那间好像在某一刻,我们之间的心思奇妙地相通,思绪的涌动瞬间回到了自己人生中最不可抹灭的年华,想起父辈们艰苦奋斗、忍辱负重、终身奉献的精神;想起跟随父母生长在那里的童年记忆;想起随着命运起伏的少年时光、中学时代;想起小时候隔壁邻居一起一日三餐排队吃食堂、排队打洗漱水;想起小伙伴一起跳皮筋、踢毽子、滚铁圈、石头剪刀布等丰富多样的游戏;想起曾经的红小兵、红卫兵袖章、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想起小时候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想起那时父辈挂牌子挨斗时,幼小心灵惊恐的表情;想起拨乱反正时人们欢欣鼓舞的雀跃时刻;想起所有陪伴我们成长的可敬可爱的老师;想起我们的风华正茂;想起踏平湖畔情窦初开时的情愫;想起我们短暂的知青芳华;想起一个人的梦想升起和破碎;想起在那个土地上的启程奔赴;唯有这种沙洋情怀是往昔岁月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个人专属。我们有幸经历过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也经历过波澜壮阔、命运起伏的时代潮流。</h3><h3> 连日来,无论是各届的大群小群的朋友圈都澎拜激昂地沸腾着,纷纷发着美文美图,回忆着、感动着,流转在我们迷离缠绵的光影中,散发的是历久弥新的气息,每篇感悟都是质朴纯真、娓娓道来、感人肺腑。传达呈现聚会的场景、文艺盛况、珍贵合影,颂杨生长养育我们的地方。</h3><h3>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呀,已过半生,还会念念不忘?想起了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写: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王菲在(传奇)里唱: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虽然是描述爱情的词句,但是用在对沙洋的眷念也是很恰如其分的。父辈们为了中国的司法事业,最美好的一生奉献给了那块土地,我们出生或生长在那块土地上,每个人的过往,无论欢乐还是痛苦,美好还是忧伤,艰辛还是幸福,经历了就会有很多完整不一样的故事,构成我们经典的人生。形成的沙洋情怀深深烙印在那块土地上,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用一朵花开来形容,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用我们最美好的姿态,滋润着、生长着-……</h3><h3> 正象学哥学姐和同学们美篇里感悟的那样,在沙洋父辈们丰盈灌溉的摇篮里,这一代人从那里走出去,象种子一样散发在祖国的天南海北,无论是上过大学、中专或是没有考学读书的,落脚到任何地方,都是一颗葱郁成才的大树,诚实、正直善良勇敢坚强,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发挥着光和热,奉献着各自的才能,无愧于时代。这真是由前辈传承的一种弥足珍贵的品质和生活在沙洋土壤的丰厚底蕴所赐。</h3><h3>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一路走来,有所惜,有所念,还有相伴的目光,已是温暖。如今江城见到久违的农场子弟,即熟悉又陌生的往日芳华容颜,如今留下了经年后的丰润华彩-……</h3><h3> 我们将感动与欢乐定格成永恒,将激动与幸福镌刻在记忆的殿台上。当翻开每本纪念册的时候,我们由衷地感谢前辈大哥大姐们筹办的这次世纪聚会,因为你们的付出,圆了我们这个特殊群体的梦,把孤独了四十多年的往事思绪打开-……</h3><h3> 随着时代的兴衰起落,我们的学校,局监狱管理局的称呼在改革链中黯然退场,决绝离去,但那里的庄严殿堂,往日的校舍、操场、礼堂及朗朗读书声,皆成了一段留在我们心中的旧梦—-令人爱其入往昔。</h3><h3> 我们都已走过半生,往后余生,尽情享受生活吧,享受快乐健康,舞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纸短情长,衷心祝愿全体同学们健康、平安、快乐、幸福!</h3><h3><br></h3> <h3>黄治平感言:</h3><h3> 看到老同学发给我的信息,很感动,也很惊喜,在照片中看到了分別四十三年的同窗,洪旗,樊兵,徐荆,还有很多似曾相识记忆模糊了面容,大家是沙洋农场的子弟,内心深处那方故土是我们心灵中最柔轻的地方,永难忘怀。只要有机会,都会去看一看我们曾经的校园,我们嬉戏成长的田野,我们曾经的童年,少年是金色的年华,随看年华的逝去,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愈见浓郁,永难忘,不能忘!</h3> <p style="text-align: left;">赖忠感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览帖感歌</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聚会感言,激荡心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字字珠玑,句句芳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煽情乐曲,歌谣一杯,</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琴弦颤动,摇落我泪。</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遥寄童心,情忆父辈,</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疆拓土,凯歌频催。</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洋情怀,乡愁梦回,</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沉香岁月,欲拔还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沙农儿女 赖忠草成</h3> <h3>孙元秀感言:</h3><h3> 我是美篇《情系沙洋 相聚江城》暑名作者清。我用美篇的形式汇集了各届同学的真情实感,《情系沙洋 相聚江城》是大家共同的作品,希望通过美篇把我们对父辈的思念、对沙洋的深情永远留住。</h3><h3> 同学们对养育我们成长的沙洋农场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怀念父辈们艰苦创业奉献祖国监狱事业的那片热土;感恩培养我们成才的老师们;想念多年未见同窗数载的同学;感慨5月9日空前盛大的聚会给大家带来的欢乐!</h3><h3> 聚会结束了,可同学们依然心潮难平,他们含着热泪写成的文字,饱蘸深情写下的诗篇洋溢各届同学的热情与才华。</h3><h3> 每读一篇感言,都为之感动。在每一篇感言的字里行间里都是浓浓的沙洋情怀。感谢分享感言的学友们,愿我们把父辈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同学情谊地久天长。</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 </h3><h3> </h3> <h3>  亲爱的同学们,欢聚短暂,感慨无限。我们共同完成的美篇《情系沙洋 相聚江城》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阅读量己达5000多人次。 </h3><h3></h3><h3> 我主编了美篇,美篇又激活了校友的智慧,校友的智慧又激活了沙农乡情。多少人在用心、多少人在洒泪、多少人在吟诗放歌!</h3><h3> 这些充满深情的文字不仅同学们在看,我们的亲人在看,我们的战友、朋友都在看,他们分享着我们欢聚的喜悦、激动的泪水。怀念沙洋农场、怀念那些艰苦又充满激情的岁月是我们成长于沙洋、曾工作生活在沙洋人的共同心声。</h3><h3> “鸿雁飞过路远山遥,多想父亲骑马带我奔跑”,《故乡的歌谣》将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里,述说我们对父辈深深的思念。</h3><h3> 我们魂牵梦绕的沙洋农场也将完成她的使命,谢幕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沙洋农场终将成为我们回不去的地方。但沙洋精神,父辈们艰苦创业的故事将会由我们代代相传。</h3><h3> 当欢聚的激情渐渐散去,美篇将永远留在时空里,链接在我们的心里。</h3><h3> 思念沙洋了,打开美篇看看;</h3><h3> 想念同学了,打开美篇看看;</h3><h3> 想说点什么,请写上一段。</h3><h3> 让5.9聚会、本美篇成为同学们在未来日子里最美好的回忆,祝福同学们晚年生活幸福。时光不老,我们不散。</h3><h3><br></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