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读音有争议的10个字,官方有定论了!请家长和语文老师收藏。

覃氏语文

<h3><strong>《小石潭记》</strong></h3></br> 1<h3><strong>“卷石底以出”的“卷”</strong></h3></br> <h3>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卷石底以出”的“卷”注音为quán,解释为“弯曲”。此次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审查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读quán是不妥的。读quán的意思是“弯曲”,形容词;但<strong>“卷石底以出”的“卷”从语法和意义的角度看都应该是一个动词,所以这里读juǎn,意思是“翻卷”。</strong>我们删去quán的注音,但并未加注juǎn,是因为<strong>教材文言文注音有一定的原则,一般只注生僻字或易误读字,如果与现代汉语常用音义差别不大,则不加注。</strong>不注,就意味着读现代汉语的常用音,即juǎn。</h3></br>2<h3><strong>“青树翠蔓”的“蔓”</strong><br></br></h3></br> <h3>有的老师根据“单用为wàn,合用为màn”的原则,认为应该读wàn,这是不正确的。<strong>读wàn的情况只适用于现代汉语的口语(包括“顺蔓摸瓜”这种带有口语色彩的成语),文言文中应当统一读màn。</strong>在专门的古代汉语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中,“蔓”均未收录wàn这个读音。</h3></br>3<h3><strong>“明灭可见”的“见”</strong></h3></br> <h3>有的老师根据教材注释中的译文“时隐时现”,认为应读xiàn,这是不正确的。“明灭可见”和“时隐时现”不是字字对译的关系,<strong>“明灭”就是“时隐时现”,“可见”就是“可以看见”,“可见(xiàn)”的说法是不成立的。</strong></h3></br> <h3><strong>《核舟记》</strong></h3></br> 4<h3><strong>“八分有奇”和“为字共三十有四”的“有”</strong></h3></br> <h3>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八分有奇”的“有”注为“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是不妥的。<strong>“有奇”即“有余”,是一个固定的词,“奇”即“余数、零数”,“有”就是“有”,不应解释为通假字。</strong>“有”作为“又”的通假字的情况必须连接整数和零数,必须是具体的数字,“奇”是“零数”的意思,而不是具体的某个零数,所以<strong>“有奇”的“有”读yǒu。但“为字共三十有四”的“有”符合“连接整数和零数”的用法,是通假字,读yòu。</strong></h3></br>5<h3><strong>“椎髻仰面”的“椎”</strong></h3></br>        <h3><strong>“椎”,读zhuī指“椎骨”;读chuí指捶击工具(即“槌”),引申为“打击”等义。</strong>在古代汉语里,后者的应用更广泛;但在现代汉语里,读chuí的意义已由“槌”“捶”等字承担,只在“椎心泣血”这样的成语里保留chuí的音义。“椎髻”即“棒槌一样的发髻”而非“椎骨一样的发髻”。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中,chuí属于“椎”的非常见读音,应当加注,否则容易造成误读;目前教材失注,应当在修订时补上。</h3></br>6<h3><strong>“曾不盈寸”的“曾”</strong><br></br></h3></br> <h3><strong>“曾”读cénɡ时作为副词只有“曾经”义;</strong>而这里的“曾”与《愚公移山》中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的“曾”一样,都是与否定词“不”连用,<strong>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竟然”,也可译为“连……都……”,应读zēnɡ。</strong>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h3></br> <h3><strong>《虽有嘉肴》</strong></h3></br> 7<h3><strong>“然后能自强也”的“强”</strong><br></br></h3></br><h3> </h3></br><h3><strong>此字应读qiǎnɡ,但读qiánɡ亦通。</strong>汉代经学家郑玄注释《礼记》中这一句时说:“自强,修业不敢倦。”按照郑玄的说法,<strong>这里的“强”是“勉力,勤勉”的意思,对应的读音应该是qiǎnɡ;也有人理解为“劝勉,勉励”,亦通,对应的读音依然是qiǎnɡ。但读qiánɡ也可以讲通,作“使强大”解释。</strong>唐代经学家陆德明在其著作《经典释文》中对“然后能自强也”的“强”字做了反切注音:“其丈反。又其良反。”“其丈反”对应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为qiǎnɡ,“其良反”对应的则是qiánɡ。也就是说,陆德明认为这里两种读法都是可以讲通的。</h3></br>8<h3><strong>“教学相长”的“教”</strong><br></br></h3></br> <h3>文中“教学相长”的“教”是承上文“教然后知困”而来的,读音应当与之相同。而“教然后知困”的“教”的意思是“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故而应读jiāo;读jiào则是“教导,教育”这样更加上位、更加宽泛的概念。至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教(jiào)学相长”,和本文中的“教(jiāo)学相长”是有一定差异的:前者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教”指教师的教育、教导(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技能),“学”指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学习知识技能),都侧重宽泛的、上位的概念,因此“教”读jiào;而后者是指教师通过教别人和自己学习两方面的行为来成长,<strong>“教”和“学”都是针对教师自身而言的,偏重于“传授、学习知识技能”这样具体的、下位的行为,因此“教”读jiāo。</strong></h3></br> <h3><strong>《马说》</strong></h3></br> 9<h3><strong>“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祗”</strong></h3></br> <h3>“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zhī的读音,意为“恭敬”;但在古代也常用来表示“仅仅,只”这个意思,在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又写作“祇”“衹”“秖”“秪”,<strong>无论写作哪种字形,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均读zhǐ。</strong>而在现代汉语中,对这五个字的音义做了更为明确的区分:“祗”仅读zhī,意为“恭敬”;“祇”有两音,读qí意为“地神”,读zhǐ则是“只”的异体字;“衹”“秖”“秪”均只读zhǐ,“衹”是“只”的繁体字,“秖”“秪”均为“只”的异体字。一些简化字的语文教材或一般读物中使用了“祇”或“衹”,严格来说是不对的,因为“祇”“衹”读zhǐ时并非通用规范汉字,用这两个字不如直接用“只”。</h3></br> <h3><strong>唐诗二首</strong></h3></br> 10<h3><strong>《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秋天漠漠向昏黑”的“黑”</strong></h3></br><h3><strong>《卖炭翁》中“两鬓苍苍十指黑”的“黑”</strong></h3></br> <h3>此字应读hēi而非hè或其他读音。<strong>有的老师认为读hè才能与上句“俄顷风定云墨色”“满面尘灰烟火色”的“色”押韵,这是不正确的。</strong>“色”和“黑”在杜甫写这首诗的时代是同韵的;以现代汉语普通话读来不押韵,是由于汉语语音的古今变化所致。汉语古今音的差别是普遍的、确定的历史事实,我们用如果遇到今音读来不押韵的地方都要强行改读以求“叶(xié)韵”,将改不胜改;个别韵脚读所谓“古音”,而全诗又读今音,更显得不伦不类,平添麻烦和负担。<strong>因此在教学中,原则上仍应统一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读,遇到读起来不押韵的古诗,告诉学生这是汉语古今音演变的结果即可。</strong>有的地区也可以尝试用方言来读。</h3><br><h3>最后要说的是,关于文言文中读音的判定,如果教材语焉不详而师生确实又有了解的需要,除了咨询教材编者外,还<strong>可以求助于《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比较权威、可靠的工具书</strong>,但不要轻信一般的教辅资料或网络资源。现在有些教师过于依赖、迷信教辅,或是上网随手一搜就轻下结论,而缺少查阅工具书的意识。这种倾向是需要警惕的。</h3><br><h3><br></h3> <h3>想给孩子找最好的语文老师,请扫二维码添加覃氏语文微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