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情

LINDA

<h3>Latrobede大学99届MBA二十周年班庆</h3> <h3>记得在1999的2月春节刚过,我们一行51位来自交大、上大、华师大与澳洲乐卓博大学联办MBA的同学,在市人市局周贤行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这个世界最宜居的城市。</h3> <h3>La Trobe 大学在墨尔本的北面,这个建立于1967年的大学,是澳大利亚维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公立大学。</h3> <h3>根据上海市政府的人才培养的规划,我们荣幸的走到一起,开始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的学习,吸收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h3> <h3>乐卓博大学是我们征程的基石,是我们成就事业的翅膀。</h3> <h3>近两年的学习(一年在上海,一年在澳洲),我们播下了友谊的种子,我们留下了岁月的足迹,我们难忘同学情深,我们完成了学业,我们揣怀了毕业证书。</h3> <h3>二十年的分别我们不常相见,但无论相隔有多远,仿佛大家从没离开过。</h3> <h3>我们吃在一口锅里的姐妹们,二十年的分别你们可都健康快乐!无论分别多少年,好像大家都没走远。</h3> <h3>一个教室的兄弟们,还记得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吗?我们曾在图书馆里一起翻阅资料,我们曾在教室里遨灯夜战,写下一篇篇管理文章。</h3> <h3>大家都亲切的叫我们领队周局,这位我们永远视为朋友的领导帅气和善,你陪伴了我们整个学期,你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有困难了,你帮助解决;有矛盾了,你给予化解。我们虽然一起生活了近一年,但我们的感情延续了二十年,还会一直下去。</h3> <h3>曾经的教室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在这里我们流过汗,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失望过胜利过,最终在这里拿到了文凭。</h3> <h3>曾经住过的小楼还记得吗?她是那么的古典那么的幽静那么让人难以忘怀。</h3> <h3>我们的教师Androw,是个澳籍印度人。他深入浅出的会计课程使我们都心领神会,并都考出优异的成绩。他现在在哪里?他好吗?</h3> <h3>这位瘦峭幽默的带队老师程铭,他不像老师倒像邻家兄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说笑,一起温习,一起考试。课程的翻译,你总是那么精准那么细心,是你给了我们学习的信心。</h3> <h3>最大的大姐47岁拿到毕业证文凭,全是在小弟小妹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得以成功。</h3> <h3>曹琦,你不仅事业及其成功,二十年的岁月里你是我们班群热心的活动家,你帮助班长组织大家相见,你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给我们带来一次次的聚会,你是我们友情的纽带。</h3> <h3>绿洲真情,真情绿洲,是正寅真情的呈现。我们在绿洲度过十年、十五年、而今的二十年。正是由于正寅的真情,才有我们的重逢我们的聚会。</h3> <h3>班长,我们都亲切的叫他阿邦。他的足迹已不仅在中国的开发区,他把他的视野放到亚洲非洲,把中国开发区的经验输送到世界各地。墨尔本的精髓在他的身上流淌并得到延续,儿子已成为澳洲一个年轻的律师。</h3> <h3>同样真情的正寅,墨尔本的情节演绎到女儿的身上,两代人对澳洲对墨尔本的钟爱有着更深的释放。</h3> <h3>20年后的La trobe 大学是这样的。</h3> <h3>曾经的校园现在是这样的。</h3> <h3>乐卓博大学给我们梦、给我们回忆、给我们同学情、给我们实现自我的能力。二十年的风雨,二十年的春秋给了我们二十年的果实。</h3> <h3>我们还会有乐卓博大学的三十庆、四十庆、五十庆,珍惜我们的回忆珍惜我们的友情,保重我们的身体持久我们的健康,这是我们共勉的。</h3> <h3>你好-La Trobe ,二十年里你的学生在为你添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