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font color="#39b54a">母亲今年81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头发微白。</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母亲爱锻炼,一早一晚倒背着手散步,常常是走走停停,反正时间充足。</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母亲血压高,常年吃降压药。由于心脏不好,母亲吃完饭就躺在床上,稍不注意就眯瞪住了,这很容易引起感冒。</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2016年12月底的一天,母亲感冒了,连带着拉肚子,由父亲陪着在卫生室打了五天针。第六天下午放学,忙于工作的我回家一看,母亲躺在床上,眼深陷下去,瘦了许多。我问母亲还没好?母亲吃力地说:我快不行了。我心一紧,后悔一次也没陪母亲打针。我立即给在市医院工作的姐打电话,说了母亲的情况。一向很忙的她答应让母亲来。我立即找车和父亲把母亲急送市医院。一到医院门口,姐早已推着担架车等着了。我背下母亲,放到担架车上,把母亲立即推进了急诊室。</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当时母亲已经迷糊了,站都站不起来,做心电图,专家会诊,用最好的药。由于身体严重虚脱,打针也十分困难,我们足足忙了一晚上。 <br> 第二天早上母亲醒来,笑着问,我怎么什么也不知道了,这是在哪儿?<br> 姐告诉母亲,你严重脱水,小腿浮肿,身体虚脱,再晚送来,就危险了。<br> 姐也埋怨起父亲,感觉不适就不要在家耽误,赶快送大医院来。父亲笑着回答:从家里打针省事,主要也是怕耽误你们工作。姐立即回应:这就省事了?这就不耽误工作了?姐也用责怪的语气批评我,嘱咐我,以后一定常回家看看,我羞愧地低下了头。</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由于临近寒假考试我离不开,我只能星期六和星期天去照顾,姐和三弟调班轮流陪护,遇到事兄弟姐妹多也是优势啊! <br> 到了第七天母亲感觉好了,说什么也不住了,非要回家,姐只好拿了七天的吊针和十一天的中药。出院那天,母亲笑着说,多亏来了,否则今天就一七了,一开始我们没反应过来,后来明白就都笑了,我的母亲也懂幽默。<br> 事后一想,那天多亏我家去,多亏姐答应的痛快,否则再在家里多呆一天,后果不堪设想。</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在济宁电厂工作的三弟服从单位安排,要去宁夏援建电厂,见母亲这个状况,唯恐母亲担心,走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母亲。后来不见三弟回来,仿佛有感觉,就问我好几次老三忙什么?好长时间没他的动静了。我一看不说不行了,就告诉母亲三弟去了西宁,问我有多远?我不好解释,就说和济宁差不多远,才去可能忙。母亲嘟嚷着去怎么远干什么?就像什么都知道。后来用微信视频聊天,第一次看到手机里三弟的笑脸,母亲吓了一跳,好家伙,还能看到人哩。看着老三吃的、住的都很好,这才放下心来。一开始说不到一会儿,总是母亲先挂电话。一问母亲,还是怕浪费钱。我说你老就放心吧,这是免费的,拉多长时间也不要钱。高兴地母亲直说好、好。感觉三弟在西宁的日子里,每天晚饭后视频聊天,成了母亲的必修课。一开始还不习惯,后来不聊还不适应呢。我有时有事晚上回不去,母亲第二天保准问我干什么去了。那一定是耽误了和三弟的通话,问罪来了。毕竞儿行千里母担忧啊!<br>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2017年12月份的一个星期天,我在车站等车准备进城办点事。突然接到学校张书记的电话,我有点疑惑,只要没什么紧急事,双休日张书记不会给我打电话的。我担心有什么事,连忙一接,就听到一个女同志急促的声音。<br> “哎,可了不得了,你妈病得不轻,很厉害,你快来,越快越好。”<br> “在哪?”<br> “学校门口。”我放下电话,心里一沉,莫非从今天开始,我就成了无娘的孩子。我立即飞奔回家。<br> 赶到学校门口,路两旁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真不行了?我感觉不妙。<br> 到了卫生室,就看到张书记的车停在门口,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已把母亲抬上车。我坐上车用手揽着母亲的肩,看着不省人事的母亲,眼泪不住地流。<br> 我立即给姐打电话,一说这种情况,姐哭着说,立即来。干医生的她知道心脏病并发症的厉害。<br> 到了市医院,专家会诊,打针,忙活大半天,很快控制住病情。 <br> 这两次紧急情况,我真切体会到亲人有干医的优越性,不耽误抢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妙。</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事后,问父亲才知道,母亲又感冒了,感觉胸闷,就去卫生室看,还没坐好,就往后倒,多亏卫生员反应快,一把拉住母亲,接着抱住母亲。否则后脑勺着地,后果就严重了。母亲嘴唇发紫,什么也不知道,怪不得卫生员声音急促,确实挺吓人的。卫生员赶紧给母亲灌下八粒救心丸,就给我打来电话。<br> 我给母亲洗脸、喂饭、剪指甲,细心地照料着母亲。打针的时候,我坐在母亲旁,心里不住地祈祷母亲快快好起来。望着憔悴的母亲,我思绪万千。</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母亲是个勤快的人。我们家人口多,既要下地干活挣工分,还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总是忙个不停。小时候生活拮据,但母亲总能变着法儿让我们吃饱,那时可没少吃芋头和用榆钱做的渣豆腐,到现在一想起来就有点反胃,你说当时吃了多少?把我们拉扯大可以想像得到有多么不易!</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母亲是个善良的人。从小教育我们要忠厚老实,与人为善,不做坏事,不打架,不骂人;从小培养我们要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常常是老大的衣服缝缝补补老二接着穿,直到穿烂为止。除了过年平时鲜有添新衣服的时候。母亲对我们要求严格,抱定吃亏是福的念头,凡错总找自己孩子的不是。尽管不识字,但她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让人们佩服,一家一户、邻居百舍家里有点小摩擦,总会找母亲处理,因为她办事公道,说话讲理。<br> 母亲是个慈祥的人。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睡觉的时候哭的很厉害,小小的年龄却想到了死,害怕人万一死了怎么办?人不死该有多好呀。越想越怕,越怕越哭,当时母亲正在煤油灯下缝衣服,她以为我生病了关切地问我哭的么,我说出了我的想法,她笑着说:“这个事你长大就懂了,现在你只要开心过就是了,有我在,啥也别想,不用怕。”在母亲的劝导下,我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br> 母亲是个坚强的人。大姐小时候脑子里长瘤,去济南做的开颅手术。当时没钱治病,借遍了亲戚邻居的钱,母亲带着煎饼咸菜去的,没钱住旅店,只好在侯车室凑合一晚上。手术需要输血,是母亲抽了800CC的血液给大姐输得血。由于身体虚弱,母亲输完血就瘫倒在窗口。可能是受当时医疗条件限制,后来大姐落下了后遗症,经常发病。时不时自己摔倒,一开始时间间隔长,后来越来越短,发病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沬,手直颤抖,可吓人了。记得有一天,我早上醒来,家里来了好多人,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揉着眼睛找母亲,发现母亲躲在小南屋里,坐在一堆麦秸上独自留泪,那个样子把我也吓哭了。长大以后才知道,那一天大姐走了。人生的悲剧莫过中年丧子,母亲没有被击垮,把更多的爱倾注到我们兄妹四人身上,把我们教育成人。</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想到这里,母亲恰巧翻了翻身,我赶紧给母亲盖好被子。母亲啊,你就是我们全家的靠山,你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母亲啊,你就放心吧,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决不能在我们身上发生。</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一天晚上,母亲睡住了,姐趁这工夫,教给我急救常识。一边小声说一边在母亲的胸膛上比划着如何挤压,没做几下,母亲突然睁开眼,说:“可不行,疼死我了。”<br> 姐说,你怎么感觉得到,又没压住你。母亲调皮地光笑不说了。<br> 后来出了院,母亲一个劲地说吓住抱她的卫生员了,说什么也差我去感谢他,我当然是奉命前行。<br> 整个2018年,母亲身体康健,一切平安。</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今年正月初七,是母亲八十一大寿,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我们准备去饭店吃饭时,父亲拿了一个柺杖出来,想拄着去饭店,母亲看到后立即夺了过来。<br> “这个是儿媳妇给我买的,你不能用这个,等我老了好用。”说完回屋找了一个旧柺杖,递给父亲,我一听就笑了。<br> “等你老了才用,现在不老吗?你都是八十一岁的人了。”<br> 大伙哈哈大笑起来,母亲有信心长命百岁,我们当然求之不得。</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我现在工作的单位离家只有50米远,每天中午回家吃饭时,母亲早已把热气腾腾的饭菜准备妥当。不用说午餐相当丰盛,母亲会变戏法似的弄出四个菜来,并且还换着花样吃。有时水饺,有时蒸包,天天有食谱,反正不重样。吃饭时母亲竟给我端菜盛汤拿饭,真折煞我也,哪有老人伺侯孩子的道理。我坚决反对,母亲总以我工作操心大、劳累多为由,一再坚持这样做,让我动容、令我汗颜。我也从开始的不习惯、脸红到习以为常,也就不坚持了。有时中午不能按时回去,母亲打电话询问还回来吃饭时,当我说有事回不去,还能听到电话那头母亲惘然若失的感觉。忙活了一上午,一桌丰盛的饭菜孩子要是捞不住吃,觉得怪遗憾的。并叮嘱我以后不回去要记着告诉她一声,以免浪费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么大年纪自己也该享享福了。即使我回不去,您们也应该改善改善生活啊!</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父母爱喝酒,我也时不时买点好吃的东西,每天下午陪着父母喝两盅,谈古论今,把酒临风,尽享天伦之乐,其喜洋洋者矣。<br> 今年3月份的一天,我家去后,母亲告诉我舅家的表妹生了二胎,让我发个红包给她。因母亲见我给三弟发红包。我说我们不是好友,发不了。<br> 第二天,母亲递给我二百元钱说这是红包钱,钱我出不用你出。我说我们不是好友,发不了。母亲生气了,我们是亲戚,怎能不是好友?我笑了,怪不得母亲要给我钱,她把好友理解差了。此好友非彼好友也。我解释了大半天,母亲好像懂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5月9号,下午下班回家,满院盛开的鲜花,和煦的春风,让我触景生情。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何不给母亲拍一张照片。说照就照,见到母亲灿烂的笑容,灵感大发,赋诗一首。<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开堂前沐春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耄耋老母坐正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伦之乐绽笑容,</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寿比南山不老松。</h3></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