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少不经事的我最初看到这经典语录,很是惊异于竟有人如此高明地来解读父女关系……</h3><h3><br></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父亲对女儿格外地疼爱?还是父亲对女儿无原则地纵容?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答案我都不得而知!</h3> <h3> 作为父亲的女儿,我能感受到的是父亲沉甸甸的爱意,所带给我的满满的幸福……</h3> <h3> 年幼的我体弱多病,记事起不是吃药就是打针,这对当时一贫如洗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可父亲却格外地怜悯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亲抱着我往返于诊所和小卖铺之间,我的衣兜里永远有令小朋友眼馋的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童年里不可多得的零食――花生、瓜子、糖果。即使我不能像其他小伙伴一样疯跑疯玩,也总有小朋友围着我转,(我会毫不吝啬地分享我的零食给她们。)因此,我的童年生活并不寂寞。</h3> <h3><br></h3><h3> 渐大一些,身体也就好起来,家中的连环画、小人书也就多起来,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手机的那个贫穷的年代,除了和小朋友玩耍做游戏,这些东西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爱不释手的童年玩伴,再以后,也就到了入学的年龄,读的书也就多起来。我想,以后我能爱上阅读、爱上写作,都源于幼年时父亲对我的启蒙教育吧!</h3> <h3><br></h3><h3></h3><h3></h3><h3></h3><h3> 时隔多年,我仍清楚的记得父亲每次出门总是捎些好吃的回来,几个烧饼、几粒糖果、几颗花生、几包瓜子,因此,父亲每次出门回来,孩子们都会一窝蜂地围上去,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父亲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而我们却忽略了,父亲那打了补丁的洗的发白的唯一的蓝衬衣,总是晚上被母亲洗洗,白天又被穿上……还有那被母亲缝了一次又一次满目苍痍的黑凉鞋……</h3><h3> </h3> <h3><br></h3><h3></h3><h3></h3><h3>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上初一的那个夏天,父亲进城办事,回来给我买了一条蓝色带碎花的连衣裙,(那些年我们只有过年才会添件新衣服),美得我像骄傲的公主,引来全村同龄人乃至全班同学羡慕的目光……</h3> <h3><br></h3><h3></h3><h3></h3><h3> 还有一次,同村比我大几岁的堂姐们都买了当时正流行的毛呢褂,十五元一件。我也想要,就去找父亲说,父亲犹豫间,我的眼泪就像短断了线的珠子啪啪往下掉……父亲是最见不得我眼泪的,于是就骑自行车带我到二十里外的集市买了一件红色的毛呢褂,二十元。回家的路上父亲一直叮嘱我,如回家母亲问我多少钱,就骗母亲说十五块钱,我一边应着父亲,一边靠在父亲宽厚的背上享受着得到新衣服的幸福和满足……至今我都在想:我爱哭的毛病也是父亲惯出来的吧!</h3> <h3><br></h3><h3></h3><h3></h3><h3></h3><h3></h3><h3> 九五年我初中毕业,考取了临县的一所师范学校,整个暑假,父亲都在东奔西跑,东挪西借,终于凑够了我上学的学费,不自觉间,皱纹爬满了父亲的眉角,银发长满了父亲的双鬓……</h3> <h3><br></h3><h3></h3><h3></h3><h3></h3><h3></h3><h3> 住校的日子,室友们在中午和晚上就会各自躺在床上,或者围坐在一起吃着五毛钱买的散瓜子,听着七块钱买来的收音机,享受属于我们的快乐时光,心血来潮,我写了一篇《家有老父》寄给了周口广播电台“心情驿站”栏目组,不知道过了几天,我的稿件被播出,当我把这消息告诉父亲,父亲竟高兴地不能自已……</h3> <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毕业前夕,学校让写一封信给家长,汇报一下三年来的成长和进步,我就写了一封信给父亲,并很快收到了父亲的回信,时光荏苒,我也不知道把父亲的回信丢在了哪里,很多年后,我偶然间在父亲的抽屉里,发现了我当初写给父亲的信,它一直被父亲完好地珍藏着,一时间,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h3> <h3> 毕业后,我到就近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学校条件艰苦,家到学校的小路一下雨就只能步行,所幸的是学校订的报纸可以让我打发无聊的时光,闲暇之余,我就写作,投稿,《无悔的选择》,《课堂风波》相继在《周口教育报》发表,这在当时偏僻的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校长兴奋地给学生讲:“你们老师上报纸了。”每篇文章发表,父亲都会一遍又一遍品读,我想,我那些年的那些小文,父亲都能够背诵了吧!</h3> <h3><br></h3><h3> 生活中的父亲还是一个乐善好施、懂得感恩、尊敬老人、善于处理邻里关系的人,虽然我家经济条件艰苦,父亲还是会接济比我们更穷的亲戚和邻居,对于别人给予我们的帮助,父亲总会再三提起,对村里的老人也格外地敬重,隔三差五就有人到我家来述说家常理短,父亲总能在他们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给予开导,平息一场场的家庭战火,“吃亏是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那些年的那些事,都给我深刻乃至深远的影响!</h3> <h3><br></h3><h3> 感谢父亲,在我懵懂的年龄给予我的关爱和宽容;感谢父亲,在我写作道路上给予的引导和支持;感谢父亲,在做人处事上给予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感谢父亲,一直在督促我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h3><h3> 2017年5月1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