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泪花》

张德生之作

<p class="ql-block">这是获奖的证书和奖杯(同上)</p> <p class="ql-block"> 《 母 亲 的 泪 花》</p><p class="ql-block"> 作者:张德生</p><p class="ql-block"> 记得故事发生在八年前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七月五日的清晨,当太阳渐渐地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时候,霞光透过薄薄地云层,轻轻地洒落在刚刚苏醒的大地上。我怀着十分激动地心情和妻子、女儿一起,乘坐1路公交车回家去看望母亲。</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风驰电掣般地客车,奔驰在通往平煤五矿的柏油马路上。远远望去道路两旁的树木,好像列队迎接我们似的,可是到了近前之时,它们犹如害羞的少女一样,又不时的向车后躲闪而去;马路上来往的车辆穿梭而过,各奔东西;微微的南风带着一丝凉意,使车厢内的乘客感到有几分爽快。此时的我一边哼着《常回家看看》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边眺望窗外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这是50年代,我和大妹妹与父母在东北鹤岗合影留念。(下图)</p> <h3>  到家了,不知母亲什么时候早已站在门口等候着我们。只见她那瘦小的身躯依靠在门前的大桐树旁,看见我们的到来,她那挂满皱纹的面容上露出了微笑,那只遮挡阳光的右手,迅速变成了向我们招手的姿势,女儿急忙上前,搀扶着母亲走进了屋内。</h3><h3> “嗬”, 今天大团聚 ,弟弟妹妹和孩子们,已早早的在这里等候多时了。此时,屋子里一阵喧闹后鸦雀无声。我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简单地准备了一下 ,便打开随身带来的录音机,里面传出平顶山市经济电台播音员俞慧老师熟悉的声音,她那亲切的话语回响在屋内。</h3> <p class="ql-block">  这是50年代,我母亲(前排右下)和她的姊妹们,在东北鹤岗合影留念。(下图)</p> <h3>  近年来,我既是平顶山市经济电台的通讯员,又是该台的热心听众。可是这次我所写的不是新闻和文学稿件,而是一封充满激情洋溢的书信。</h3><h3> “收音机前的广大听众们,你们好,明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78周年和香港回归2周年的纪念日,在这里我向广大听众,播送一封飞行集团工会张德生的来信。”</h3> <p class="ql-block">  这是50年代,母亲带着我和大妹妹、大弟弟到东北探亲,在黑龙江鹤岗与表妹合影留念。(下图)</p> <h3>&nbsp; “ 编辑同志: </h3><h3> 七月一日,她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日子,也是华夏儿女翘首期待,以雪国耻而难忘的纪念日。香港在这天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祝贺这个喜庆的日子即将来临。今天,我以无比激动地心情,提笔给你们写封书信,想借助贵台的电波,向那些曾经为我们党,为祖国人民和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地英烈们;向那些曾经在五、六十年代,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平顶山参加煤炭大会战,并为开发建设平顶山而献身的父辈们,点播这首《我的中国心》歌曲,因为我父亲生前最喜欢听这首歌。为了赞颂和缅怀前辈们,欲将这首歌曲送给他们。</h3><h3> 父亲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四十多年前他和他的战友们,响应党的号召,告别故乡的亲人,携带着家眷,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省鹤岗市,来到这座杂草丛棘满山岗、乱石荒蒿满山坡的平顶山。是他们用那粗壮有力的双手,架起了一座座矿井,盖起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那辛勤的汗水洒满了创业之路,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百里矿区。</h3>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亲在六十年代初的留影。(下图)</p> <p class="ql-block">同上</p> <h3>&nbsp; 星移斗转、光阴似箭。父辈们来到这里一晃就是四十多年,年迈的父亲别无所求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有机会,能够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看看,父亲因患矽肺病后转肺癌直到临终之时,也没有圆上他重返故乡之梦……</h3><h3> 父辈们的事迹,虽然没有像先烈们那样惊天动地、生动感人,可他们将自己的满腔热血、青春年华和宝贵的生命,都洒在平顶山这片热土上,献给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在这里为父辈们点播这首《我的中国心》,好让那些健在的父辈们和已故前辈们的在天之灵,同我们一起分享喜庆的节日。</h3>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母亲在六十年代初的留影。(下图)</p> <h3>  编辑同志,我这位热心的听众,在这里还想再点播一首《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将她献给那些海外的游子和不在老人身边,而在异地他乡工作的朋友们,以表示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有着思乡之苦和回报父母的舔犊之情。家,永远是一个充满温馨和爱心的港湾,她给人们带来的是无比幸福和欢乐。生活在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们,充满着亲情、友情和爱情。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早日奔向小康。让这座中原大地的璀璨明珠----鹰城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美好的家园……”</h3><h3> 随着磁带不停地转动,那清晰而动听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全家,弟弟妹妹们落泪了,老母亲也落泪了,只见她那红红的眼圈里含着泪花。母亲性格刚强,是一位不轻易掉泪的人,可今天她却落下了喜悦和激动的泪花。她老人家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不时地擦着眼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难以平静,脑海里又浮现出昔日的往事……</h3> <p class="ql-block">这幅照片是母亲在六十年代留影(下图)</p> <p class="ql-block">  这幅照片是母亲,在1964年平煤神马集团五矿(原龙山庙矿)幼儿园,评为五好员工所拍的留影。母亲,在该园担任少儿演出的服装设计和日常用品的缝制工作。(下图)</p> <h3>  回首往事,母亲跟随父亲,从千里之遥来到平顶山,风风雨雨四十余载,她们夫妻结伴而行、相濡以沫。无论是在那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在这体弱多病的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和父亲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拉扯大,本该享受幸福晚年的父亲,却离我们而去,而母亲的两鬓又增添了缕缕白发,皱纹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悄悄爬满了她的额头和脸颊。她用那瘦小的身躯呵护、支撑着这个充满温馨的家。她老人家经常叮嘱我们要继承父辈们的遗志,为共建和谐社会,发挥着光和热,为日新月异的鹰城建设而增砖添瓦……</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70年代初,母亲带着小弟弟到部队看我合影留念。(下图)</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参加首届中国散文家协会,举办的“华表杯”大赛(我右一)获奖的图片。(下图)</p> <p class="ql-block"> 注:2010.5月,《母亲的泪花》、《情系井冈山》获得由中国散文家协会,举行首届“中国散文华表杯”特别奖和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2010.10月,《母亲的泪花》被中国散文家协会主办《中国散文家》杂志所刊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散文家集的封面(下图)</p> <p class="ql-block">  此文《母亲的泪花》被中国散文家协会主办《中国散文家》杂志所刊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