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猎与放生

夏勋南

<p class="ql-block">通山山高林密,常有野兽出没。据考证,全县共有国家保护珍稀兽类金钱豹、穿山甲、牙獐、水獭、豺、豹猫,稀有珍禽锦鸡、仓鸮、金腰燕、环颈雉、白鹇、红嘴相思鸟等动物资源398科720属1,200余种。</p><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庄稼、讨点口福或赚点小钱,几十年前的通山乡村,常常能看到猎手身影。</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当年猎手的样子吗?</p> <h3>照片摄于1980年的官塘公社隐水村。隐水洞尚未开发,更没有擦村而过的高速公路,这里不过是一个与外界闭塞的小山村。</h3> <h3>1985年,一个来自浙江的客商在南林大量收购鲜死蛇,图为活剥后的蛇身晾晒时的情景。</h3> <h3>1992年2月15日,楠林桥镇石门村四组一村民将捕获的猪獾拿到通羊街头叫卖,奄奄一息的猪獾被众人围殴致死。</h3> <h3>照片上的两只仓鸮(仓鸮似猴脸,长满绒毛,深圆大眼,嘴黄褐色,嘴喙不尖,鹰身鹰爪,俗称“猴面鹰”),一只体重500多克,一只400多克,杨芳林镇田铺村阮诗得1985年10月15日采摘油茶时捕获,他将其送到动物保护部门,4天后,这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在凤池山林场安家落户。</h3> <h3>1991年8月,县渔政监督管理站先后8次将被人捕捉的1.68万只青蛙放回农田。</h3><h3>从捕猎到放生,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透射出社会的进步。</h3> <p class="ql-block">夏勋南,1967年开始摄影,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任《中国摄影报》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