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江抗”总指挥部成立80周年座谈会

风吹铃动

<h3>  2019年5月12日上午,纪念“江抗”总指挥部成立8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北洼西里临水居举行。</h3><h3> 纪念会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六师分会、军部分会、一师分会、浙东分会承办,这是一次学术研究的座谈会。</h3> <h3>  上午不到九点,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研究会的领导和会员就从各地赶来,其中还有远道而来的来宾,还有江抗老战士和烈士的后代。</h3> <h3>两位九十多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霍明正、夏强毅参加会议。</h3> <h3>会前合影……</h3> <h3>  胡发坚烈士之子胡加瑜,从江西专程赶来参加纪念“江抗”座谈会,江抗后代们十分惊喜,纷纷上前问候,胡加瑜激动的热泪盈眶。</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纪念“江抗”总指挥部成立80周年座谈会正式开始。</span></h3> <h3>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六师分会名誉会长江旅安主持了座谈会。</h3><h3>第一项议程:介绍嘉宾</h3><h3>江旅安向大家介绍来宾和几位江抗后代。</h3> <h3>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常务副会长王小戬、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抗美,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乔泰阳,监事长祝江涛,各分会会长和代表近九十人到会。其中多名江抗老战士的后代。</h3> <h3>六师分会会长谭晓光。</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参加会议的来宾有扬州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陈荣坤、伏波,宝应县委党史办主任张爱东,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叶志文、薛磊等。</span></h3> <h3>新四军将领之子张光东、钱海皓。右为胡发坚<span style="line-height: 1.8;">烈士之子胡加瑜。</span></h3> <h3>一师分会会长黄寒冰、军部分会会长蔡平、浙东分会会长杨小峰等各分会代表。</h3> <h3>  </h3> <h3>同时作为江抗后代的代表有谭晓光、乔泰阳、何小鲁、何晓东、戈继军、刘晓星、张鲁元、翁永宁、徐新野、徐晓宁、杨小峰、杨抗美、呂嘉卫、金小娟、何革、缪海丽、汪效梅、项千红……等</h3> <h3>第二项议程:全体起立唱《新四军军歌》</h3> <h3>第三项议程:纪念报告。</h3><h3>这是一次学术研究的座谈会,四个分会多名会员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他们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心准备和调研。</h3><h3>(篇幅有限,报告全文详见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网站)</h3> <h3>1.主旨发言:《插在日伪统治心脏的一把尖刀——纪念江抗总指挥部成立80周年 》</h3><h3>——6师分会第一副会长 王思源</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主旨发言由六师分会王思源和乐俊淮共同撰写,江旅安作了重要订正。与会人员反映,主旨发言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资料翔实,对全面了解江抗历史、深入认识江抗功绩,具有相当价值。</span></h3><h3></h3><h3></h3><h3></h3> <h3>主旨发言视频~片段</h3> <h3>《插在日伪统治心脏的一把尖刀</h3><h3>——纪念江抗总指挥部成立80周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江抗,全称“江南抗日义勇军”“江南抗日救国军”,是全面抗战初期活跃在苏南地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直接指挥的主力部队之一。江抗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团结收编地方民间抗日力量,在日伪统治心脏地区,在日伪顽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坚决执行党的方针路线,不畏艰险,坚持战斗,发展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苏南人民抗战的灯塔,成为江南抗战的擎天巨柱。</span></h3><h3>一、江抗成立的历史背景</h3><h3>二、江抗的建设与发展</h3><h3>(此文部分省略)</h3> <h3>  三、江抗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1.江抗的伟大意义在于 “坚决贯彻执中央确定的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江抗的发展是党的统战工作的胜利。2.江抗虽然存在时间不长,队伍人员不多,但因为作战区域特殊,影响巨大,江抗就像一把插在敌伪统治心脏的尖刀,将敌人如芒在背,寝食难安,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江南人民抗战的信心,牵制了敌伪的神经中枢,有力支援了新四军其他部队的作战,同时源源不断地给苏北、浙东地区的新四军部队提供了高素质的战斗人员和武器装备,将江南抗战民间武装从一盘散沙凝结成一支有力的拳头,为新四军苏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江抗为中国人民抗战和解放事业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干部,除英勇牺牲的烈士外,有一大批江抗战士成为我党我军高级干部。4.江抗在江南大地播下了红色的种子,江抗的抗日功绩和它与人民结下的鱼水之情以及在那样复杂的情况下坚持抗战的神奇故事,成为我党我军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沙家浜》为代表的反映江抗战斗的红色经典在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成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英雄史诗,铭刻在中国人民特别是江南人民的心中。中国人民特别是江南人民始终以江抗为骄傲,建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 江抗是新四军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新四军传人,我们更要了解和记住江抗,记住江抗的光辉业绩,让伟大的抗日精神,铁军精神,江抗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报告全文另发)</h3> <h3>参会的会员中有新四军后代、江抗子弟,还有社科研究的专业人员(前排左三吴敏超)。</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2、《江抗东进红色资源值得继续开发——纪念老江抗东进新江抗诞生80周年》</span><br></h3><h3>——新四军老战士施光华 由钱海亮代读。</h3><h3></h3><h3></h3> <h3>  (文章节选)江抗东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奇观壮举史上重要一页。岁月易逝80载,重温这段光辉历史,我觉得其深远意义和特点是:1.战斗在敌人战略后方要害敏感地区,海内外影响大。江抗东进作战地区在常州以东,宁沪铁路沿线两侧,无锡、苏州、上海外围,是敌人“以战养战”的腹心要地。敌伪有重兵防备。这个地区敌伪和国内反共顽固派势力盘根错节。各地我党组织和积极分子掌握的抗日武装力量分散单薄,急需有统一指挥和领导。新四军江抗东进,打开了苏南东部地区抗日的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们的抗日热情。上海有“东方大都会”之称。中外文报纸反应敏捷。《新闻报》《密勒士评论报》《大美晚报》等迅速报道神兵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飞机场的消息。《大美晚报》还以“昨夜枪声紧张,新四军抵沪西,中日军有激战”为标题。我党我军的声威传播到海内外。2.老江抗如虎添翼,新江抗茁壮成长,部队军政文工作活跃。新四军老六团团长叶飞以江抗副总指挥名义,实际上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工作。江抗东进的任务是:发展武装力量,改善武器装备,筹集向北开辟苏中根据地的部分经费,相机建立苏南东路游击根据地。六团开始东进时,只有600多人,加上江抗三路300多人,只有近1000人。江抗西移时,整编为两个团,发展为4000多人。部队原来武器简陋不足,西移时步枪换成中正式、三八式,有的连每个班都有机关枪,总指挥部还成立了两个重机枪连。陈毅司令看到江抗收缴武器多,抽调了两批机枪支援兄弟部队。义师西移离水乡,火种犹留沙家浜。以老江抗留在阳澄湖边夏光等30多名治愈伤病员为骨干,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当地党组织支持下,在主力西移不到两个月内,成立了新江抗。新江抗成立第二天,就在常熟北桥打了个对日伪军伏击仗。人民群众奔走相告:“新四军江抗又回来了!”苏南东部是鱼米之乡。抗日游击队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高。老江抗东进和新江抗成立以后,从上海等城市动员下乡的产业工人、店员和大中学生始终不绝。部队军政文工作朝气蓬勃,出现过流动修械所自制的手榴弹、水上印刷厂、铅印的《东进报》《大众报》。新江抗整编为新四军六师第十八旅时,发展近5000人,其中从上海下乡约1000人。八路军三师南下与新四军会师,六师还抽调数十名合适做文教、医务、文艺工作的男女同志去三师。3.军民鱼水情深,凝炼成红色文艺经典《沙家浜》。《沙家浜》剧目和沙家浜红色旅游景区感召力吸引力日益扩大,历久弥新。“智斗”“十八棵青松”脍炙人口。阿庆嫂式和沙奶奶、沙四龙式人物故事多。<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沪宁线以东到上海外围没有大山,河川交织,敌人兵力强大,新四军武器简陋,靠什么能打胜仗?!……用一句简明有力的话说:“平原水乡没有山,人民群众是大靠山!</span></h3> <h3>4.烈士们的鲜血染红战旗,和京津以南平原地区坚持抗战同为楷模。从江抗东进到苏南东路人民抗战胜利,党政军民共有多少人伤亡,未及完整统计。新老江抗仅团以上干部即有10多人伤亡。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胡发坚被派到江抗三路不久即牺牲,三路政治部副主任王赤生牺牲,三路整编为江抗二团的团长徐绪奎牺牲(1940年在营溪战斗中牺牲。),江抗副总指挥吴焜牺牲,被派到青浦支队任参谋长的周达民牺牲,反“清乡”中团政委曹德辉牺牲,团参谋长王明星,赵伯华牺牲。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飞、新江抗政治部主任杨浩庐负伤。刘飞左肺里一颗子弹始终未取出来。总指挥部参谋长乔信明因伤带病坚持战斗。烈士们英勇献身的故事说不完。</h3> <h3>钱海亮代老战士施光华发言的视频片段</h3> <h3>老战士施光华写的回忆文章很感动人。钱海亮的代读感情表达准确、讲述生动,引发听众情感共鸣。</h3> <h3>这张照片是乔泰阳、何晓东、曾红、乔春雷等江抗后代,今年<span style="line-height: 1.8;">4月9日在无锡看望“江抗活化石”百岁老人施光华老前辈夫妇。(乔春雷提供)</span></h3> <h3>祝福新四军老战士施光华健康长寿!</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3. 《江抗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抗日武装》——1师分会会长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寒冰 </span></h3><h3></h3> <h3>(节选最后一段) 江南抗日义勇军的成长壮大,它的战斗历程深刻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支没有党领导的武装,无论怎样能征善战,要想最终取得胜利是很困难的;一块没有党的领导的游击区域,要想最终取得胜利也是很困难的。党的领导在人民革命中、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所具有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无法取代的。</h3><h3> 新四军在团结、争取、扶助、发展、逐步改造民间民众自发的抗日武装的过程中,一定要实行彻底党化的方针,把部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部队内部不能搞统一战线,不能允许其他党派在部队内部发展组织。党的支部一定要建立在连上,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指示的贯彻执行。</h3><h3> 党的领导是江南抗日义勇军成长壮大的关键,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灵魂,也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血与火的洗礼铸就了江南抗日义勇军永远不变的军魂。</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4</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新江抗时期东路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6师分会会长 谭晓光 (谭震林之子)</span></h3><h3></h3><h3></h3> <h3>  【节选】1940年,苏南东路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政权的建立经历了一次大发展的过程。这个大发展过程是在党中央指示的指引下,在东路党组织领导下,东路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和新江抗指战员们共同努力创造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他们在日伪的卧榻之侧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政权。在日伪统治的心脏地带狠狠打击了日伪;支持和接应了上海地下党的大量人员、物资和情报;为新四军筹集了大量款项,成为插进日伪统治心脏的一把尖刀。新江抗和东路抗日根据地是整个新四军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对全国抗战也具有重要意义。</span></h3><h3></h3><h3> 本文试图回顾东路根据地的这个大发展过程。过去的研究比较注重军事方面,根据地建设方面则材料很少。下面,根据能找到的有关材料,简单回顾一下1940年东路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过程。(全文见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网站)</h3> <h3>新江抗的整编和发展:</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徐</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市会议上新江抗整编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下辖2个支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共600多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吸</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收“井冈山斗争”和“三年游击战”经验加创新,开展广泛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网地区游击战。</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造性地建立起“自卫队——常备队——主力兵</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的人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装体制,使新江抗象滚雪球一样得到迅速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展。</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6</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发展到3个支队,东击日伪、西反顽军。使东路和西路游</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击</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区连成一片。</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1</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1</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发展到3000多人,成立3个纵队和一个</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西路的第7支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提出向东、向南、向着太湖、淀山湖、浙东</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发展的新目标。</span></h3> <h3>谭晓光的发言,从根据地建设的视角,使研究内容更饱满。</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5</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何克希与江抗》——浙东分会何小鲁 (何克希之女) </span></h3> <h3>(节选文中有关“江抗”命名的一段)……</h3><h3>10月陈毅派一支队参谋长王必成率一营到澄锡虞地区战略侦察,途经武进湖墅里,工委闻讯何克希亲自与之联系,并带领所属三支队伍随其一起行动,在战斗中武装了部队,摆脱了忠救军和张少华部东西夹击危局,顺利转移到丹北。随后何克希带两名警卫员王国勋、蒋文元先上茅山晋见陈毅,汇报了在江阴争取改造梅光迪、朱松寿、承寿根三支地方抗日武装的经过,陈毅说“你搞得好嘛,你把部队带过来,我帮你整编。”何遵照陈毅指示,立即返回部队,经过动员把部队约300人拉上茅山。在与陈毅讨论部队命名时,何提能否用新四军的番号,陈毅说,新四军是正规部队,一切补给都受国民党限制,特别是地盘受限制。我们尚且要千方百计打破国民党顽固派限制,你们何必用绳子把自己捆起来呢。何克希又提“我党领导过东北抗日义勇军,我们能否称江南抗日义勇军?”陈毅说这个名字好。梅光迪先生先做个样子,其余的再一个一个来。随后接见梅光迪、朱松寿、吕平、刘史明、张志强、施光华等人。陈毅正式授予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的番号及有关人员的任命。江抗的名字就此产生。这是陈毅对付国民党顽固派限制新四军发展的大智慧,后来老六团东进就派上了用场。</h3> <h3>何小鲁讲的声音宏亮、慷慨激昂……一段视频。何小鲁大姐为此文做了多年的收集调研,所以,今天的交流让她心潮澎湃、真情流露,发言很有感染力,让大家了解了一些江抗的历史细节。</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6</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江抗是新四军东进的胜利成果 》 ——军部分会 石雷 </span></h3> <h3>文章摘要:1938年10月,江阴地方游击武装梅光迪部在中共上海情报组织的争取下,成立了“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1939年2月中旬,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项英贯彻中央向敌后发展的指示,确定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为了向北发展争取华中,陈毅决定实行战略转兵;把江抗的主力撤出江南的东路,转用到苏北去,这是争取苏北、争取华中的战略性措施。1942年浙东战略区的创建,1945年苏浙军区的成立,1949年谭震林统帅渡江大军的中集团突破长江,直下杭州,都印证了谭震林当年执行党中央、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坚定性和创造精神。</h3> <h3>他的发言简明扼要,主题突出。</h3> <h3>因时间的关系,有2位发言转为会下书面文章交流。</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师分会何革写的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抗后代心中的父辈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br></h3> <h3>(节选她文中最后一段)……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父辈们挺身而出,凭借他们瘦弱的身躯撑起民族的脊梁。河岸杨柳青青,河水碧绿碧清,父辈的家乡怎容豺狼啃食!用一腔热血和生命守住美丽的故土,江南的男子汉!我们永远都不会说再见!这就是我们江抗后代心中的父辈!</h3><h3>我们一次次追寻父辈的足迹来到的他们曾经用双脚丈量的土地,我们满含热泪向数不清的烈士敬礼、鞠躬、献花,这一切见证着我们是红色信仰的守卫者,红色记忆永无止境!我们追忆着追忆那些本来属于父辈但又是我们需要的记忆!追忆的同时我们思考,思考着到底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支撑着父辈即使身中数弹也决不倒下!那就是不朽的江抗精神!共产党员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流血不哭!这是父辈的魂!!……</h3> <h3>何革写的文章虽然没来的及会上发言,但是她带着父亲在江抗的老照片来到会场,和江抗后代一起交流,也算了却了一个心愿。</h3> <h3>1师分会这篇文章也作为会下交流《江抗——东进序曲的光辉范例 》(徐新野 徐晓宁 马小宁 何革 周敏敏)【原文暂缺】</h3> <h3>乔泰阳顾问今天作为红军、新四军和两代江抗老战士的后代,也满怀深情地在会上发言。他评价了这次纪念会的重要意义并给予了“江抗的战斗历程是新四军光辉战史的重要篇章”的精要评价。</h3> <h3>乔泰阳顾问发言视频</h3> <h3>张晓龙会长最后进行了总结。他对这次纪念会评价很高,对几个分会共同努力促成这次江抗专题会议、推动研究会学术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h3> <h3>请看视频:张晓龙会长的总结发言,还有结束时的合影亮点。</h3><h3> 纪念会在主持人江旅安“江抗历史永载史册,江抗精神永放光芒”的宣读声中结束。江抗后代和会员一起大合影并共同说出“江抗精神永放光芒”的纪念会主题。</h3> <h3>参会的新四军老战士和研究会领导与江抗第二代合影(六师分会提供)</h3> <h3>参会人员大合影(六师分会提供)</h3> <h3>纪念会成功举行具体活动组织工作人员辛苦,同时也离不开几个分会的支持配合。尤其80岁的江旅安大哥(江渭清之子)主持会议十分认真,给个大赞👍。</h3> <h3>资料提供:夏敏</h3><h3>摄影(除署名外)编辑:文勤</h3><h3>审核:六师分会</h3><h3>2019-5-12</h3> <h3>【未经许可,谢绝公众号转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