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一一阿佤山翁丁寨

音音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翁丁寨,系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临沧市十大优美村寨之一,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保留最为完整的佤族群居村落。</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距离县城33公里。其核心区域——翁丁大寨有近400年的建寨历史,共有105户,现已开发成为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独具特色的佤族原始宗教、生产生活习俗和建筑风格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这里有最为完整的佤族传统杆栏式茅草房,有佤族图腾、寨桩、祭祀房、神木、木鼓房及传统家庭式的手工作坊。</h3> <h3>从昆明乘飞机抵达沧源,再从沧源乘公交即可到达翁丁。</h3> <h3>村口两旁是长长的牛头桩或者挂满牛头的树,夹道欢迎我们的到来。</h3> <h3>错开高峰期,你可以静静的、慢慢的享受非常宁静的佤族山寨风情。</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寨门口,能歌善舞的佤族同胞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欢迎我们四位游客的到来。每个人的眉心上都用一种黑色的颜料点上一点,这大概是佤族人民对来宾的一种美好祝愿吧!</h3> <h3>今天是五月五号,五一节的喧嚣刚刚过去,翁丁寨出奇的宁静。除了碰到几个拿着长枪短跑的摄影爱好者外,我们基本就没有碰到一个游客。</h3> <h3>寨主夫人手持长烟,英姿飒爽。</h3> <h3>寨主夫人同意了我们的请求,让我们参观了她的家。房子不大,房身是木头,房子地板是竹子做的,走在上面还有点闪动,房顶是茅草。这正是佤族独有的建筑风格。</h3><h3>虽然房内设施简陋,但可以看出,她们衣食无忧,生活简单快乐。</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窗户钻出去是寨主家的后院,不由自主地尝了</span>一颗筐里的南爪籽。</h3> <h3>从盖子的小孔里观赏鸡妈妈孵小鸡,好温馨的画面。</h3> <h3>山里的空气好清新。</h3> <h3>聪明的佤族小伙子生财有道,照相、跳舞每位五元。各取所需,其乐融融。</h3> <h3>牛既是佤族人民财富的象征,又是他们崇拜的动物,更是他们的主要劳动工县和肉食来源。听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老人讲,那个时候佤族是用人头祭天,所以工作组进村骇然看见的是人头桩。后来改成用牛头祭天,形成了今天颇为壮观的牛头山。</h3> <h3>不远处,新盖的佤族村寨整洁漂亮,但终究是故土难离,佤族同胞那份悠然、生态、自如、简单的慢节奏生活,也许正在成为今天都市人们憧景的一种生活形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