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5月10日,约了朋友一行四人,去探访贾平凹的故居——棣花古镇。棣花古镇位于丹凤县城西15公里处,曾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春秋、盛唐、宋、金、当代等多样文化形态在此交织和融合。</h3> <h3>棣花古镇曾是南宋时代宋金两国的边界,至今还能看到宋金桥,它见证着兵戎相争的历史,也见证着宋金文化的交融。</h3> <h3>作为宋金边城,这里曾经店铺林立,商队络绎,清风古街外的码头终日繁忙,丹江江面上的船帆点点。</h3> <h3>这条宋金街分为东西两侧,街东面是宋,街西面是金,站在街上就相当于横跨两个国家。街两侧都是当地特色小吃。</h3> <h3>早年这里因盛产棠棣花而得名。白居易曾三过棣花镇,借诗吟咏“棠棣之华”,使其闻名遐迩。</h3> <h3>这里历史悠久,风情独特,文化积淀深厚,山水秀美,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这里是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墙壁上的浮雕是贾平凹发表过的作品。</h3> <h3>艺术馆由三个院落组成,分为成长历程、书画、文学三大板块,展示了这位当代文学巨匠的艺术成就。</h3> <h3>该馆收藏了贾平凹文学创作生涯中丰富翔实的作品、图片、影像、实物等资料,如实地反映了作家的成长历程和创作经历等,令观者深切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h3> <h3>艺术馆的一侧是贾平凹的老宅。</h3> <h3>这是一排普通的砖木结构的房屋,在陕南农村很常见。</h3> <h3>室内摆设简陋,这是挂在墙上的贾平凹在四十岁和五十岁时写给自己的精彩话语。</h3> <h3>看看他家大门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据说贾家当初盖房时,一风水先生建议将其大门向东南方倾斜一下,这样家里定能出文人。</h3> <h3>贾平凹的小说《高兴》的人物原型刘高兴的家。</h3> <h3>刘高兴性格直爽,声音洪亮,一见来人就说,不见刘高兴,等于没来棣花镇。我说能否拍张照片,他爽口答应,很乐意向大家讲他与贾平凹的童年趣事。旁边有刘写的一条幅: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h3> <h3>穿过宋金桥,走过宋金街,看过刘高兴,绕过月牙泉,来到二郎庙。大门正对着的石柱曾是金、宋界碑。</h3> <h3>院子的左边是二郎庙,修建于金大安三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陕西省现存的唯一一座金代建筑,融金、汉艺术于一体。全国只有三座具有金代建筑风格的庙宇。庙里供奉的是杨二郎杨戬,听说原来供奉的是秦朝李冰的次子李二郎,纪念他治水有功。到了明清时期,受《封神演义》《劈山救母》等作品影响,改李二郎为杨二郎了。</h3> <h3>院子的右边是关帝庙,建于清乾隆十八年,是仿二郎庙造型而建,兼有唐代的建筑风格。</h3> <h3>这两个庙宇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二郎庙周围有台阶,三间庙堂,砖木结构,庙顶为歇山转角式,顶部有五脊四坡,用五彩琉璃瓦覆面,廊檐斗拱呈矛头形,代表了金人好战的性格。</h3> <h3>关帝庙其正脊所雕刻的二龙戏珠,用翠绿色琉璃瓦覆顶,拱斗呈象鼻子形或马蹄形,工艺比较精细,体现了唐代的建筑风格。</h3> <h3>二郎庙不仅是历史文物,而且是珍贵的革命文物,红军长征时红25军的先遣部队曾在此驻扎。</h3> <h3>二郎庙门对面有一戏台和魁星楼,魁星是主宰文运和文章的神,一手执笔,一手拿墨斗。魁星之笔尖恰恰指向贾平凹家屋脊,故乡人传说平凹是魁星点出的“商山文曲星”。</h3> <h3>继续向前走就是千亩荷塘,要是夏天的话,一定可以观赏到荷花绽放的美景。</h3> <h3>水清鱼跃、碧叶连天,好一副陕南乡村悠然恬静图。</h3> <h3>二龙桥全长81米,是目前丹凤最大的石拱桥,桥北有两股有名的清泉流经一渠,过古道石板桥下,故名“二龙拱一桥”,为官商车马及行人必经之路。</h3> <h3>过了二龙桥,前方就是清风街。清风街在古镇历史中,是最为繁华热闹的,现已难寻当年古驿道的蛛丝马迹。当地政府沿用了贾平凹小说《秦腔》原型,打造了清风街景区,给后人和游客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感性的认识。</h3> <h3>清风老街上依然保存着小说中出现过的诸多场景,就连书中出现过的各色人物也有迹可循。</h3> <h3>清风街外有演艺中心,每天下午有台演出。</h3> <h3>离开棣花古镇,我们去丹凤县城寻找船帮会馆。</h3> <h3> 船帮会馆位于丹凤县城龙驹寨,建成于清光绪17年,坐北朝南,面临丹江,是由水手和船工集资修建,供帮员食宿、聚会、娱乐之用,是现存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船帮会馆之一。</h3> <h3>馆内现保留戏楼和大殿各一座。戏楼是馆内最主要、最精华的建筑,全国有“花戏楼”之称的建筑只有两处。戏楼坐南朝北,三面均可容纳观众,为舞台发展史上第二代,为今日梨园所罕见。</h3> <h3>戏楼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屋顶的琉璃瓦金碧辉煌,蔚为壮观。戏楼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椎体笼形结构承担重量。从舞台中央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h3> <h3>戏楼正面,木雕精品荟萃,雕刻有山川河流、亭台楼阁、车马仪仗、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士农工商等,其中人物雕像更为灵巧,尤其是“和声鸣盛”题额两边之八组浮雕人物组成一幅画联,迄今尚无人能够破译,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百年之谜。</h3> <h3>在诸多造型中,龙的形象最为耀眼,梁栋上、飞檐上、花脊上、峙墙上无不有龙。</h3> <h3>馆内建筑风格,既有北方建筑庄重大气的雄伟格调,又有南方建筑华丽细腻的特点。大门像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h3> <h3>戏楼北面正对大殿,彩绘木雕相映成趣。</h3> <h3>殿内曾塑明王像,现已像毁殿空。但丞相陆秀夫身背南宋幼帝跳海、以身许国后封明王的传说,至今脍炙人口。</h3> <h3>会馆现为丹凤县博物馆,馆藏千百件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25军长征经此,曾在会馆整训,并创建了龙驹寨苏维埃)</h3> <h3>在寻找船帮会馆大门时,看到了一座哥特式教堂,一看碑文,原来在1910年,西班牙传教士彭琴堂神父从西安来此传教,于1914年夏购地建下了这座天主教堂。</h3> <h3>天主教徒华国文采用意大利酿造工艺,在丹凤县办起了西北第一家葡萄酒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