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女儿打来电话,说明天母亲节,为买礼物还是带着我出去玩儿而纠结,我当然选择出去玩了,因为我现在的生活什么都不缺。放下电话,突然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多年的老母亲。真是含泪而泣。</h1> <h3>老母亲一天丰衣足食的日子没过过,她留给我的是善良。</h3><h3>帮助帮助她们,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小时候,有一个五保户老爷爷,母亲总把好吃的接济他。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大嫂的娘家妹妹和我同岁,由于父母过世的早,受她的嫂子虐待,折磨的不像人样,手脚冻的直流黄水,肿得穿不上鞋子,是老母亲,用冻辣椒秧熬的水给她擦洗,是老母亲为她洗头,篦虱子,为她擦拭身上的伤口,在我家一呆就是一年多,整个人换了模样。</h3><h3>是老母亲为她缝衣,为她做鞋,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h3><h3>这只是一点点而已,母亲与人为善的事数不胜数。</h3> <h3>母亲从没给自己过过生日,留给我的是一切为他人着想。儿女七八个,哪个过生日都会蒸一锅豆包。日子再紧吧也不会忘记的。所以至今我都不知道老母亲的生日。想起来就感觉愧疚。老母亲为了我们这些儿女,起早贪晚的劳作,给大的缝,给小的连,冬有棉衣,夏有单衣,虽然大改小,小改小,补丁裸着补丁,总能到季节换季。脚上穿的鞋子也不例外,冬棉夏单,我们从来就没冻过脚丫子的。</h3><h3><br></h3> <h3>每年冬天的夜里老母亲都给我们读小说,致使我从小就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冬天的夜又冷又无聊,一家人围着一个火盆取暖,只能早早钻进被窝,点着煤油灯,老母亲开始读小说了,语速很慢,但听起来很入耳。老母亲只认字,不会写,因为她只上过三个月的夜校,可是她的识字量很大,后来发现,有些字是顺下来的。最早的是《红岩》,读了一个冬天。后来读的是《林海雪原》,《水浒》……我们是在煤油灯下听母亲读小说里长大的,最难忘的是母亲竟然认识繁体字。</h3> <h3>是母亲的勤俭持家,让我懂得知足者常乐。母亲的一生,能节俭的一定节俭,哪怕是一块小布一块旧棉花,都整理的板板整整。旧了的袜子补了再补。记得在她要离开我们的前几天对我说:"大闺女,我的布包里有个帽子,到时候给我戴上"。当我打开布包,看到一顶青色的大绒帽,记得这是别人送的,母亲一直没舍得戴呀,泪奔๐·°(৹˃̵﹏˂̵৹)°·๐</h3> <h3>是母亲的宽宏大量,让我懂得"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母亲和四个儿媳从没红过脸的。她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家里她做着表率,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经常听到家里欢声笑语。</h3> <h3>是母亲的心灵手巧,让我有了广泛的爱好。母亲爱唱,唱的都是自编的词曲;母亲手巧,远近闻名,画花描云子,画啥像啥,剪纸,剪啥像啥,小动物、小人儿、花草树木,剪的惟妙惟肖。母亲的那双灵巧的手,至今难以忘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