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龙宇鹏

<h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h3> <h3>烽火戏诸侯的故事</h3><h3>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h3><h3>想必这个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吧!因为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诸侯们,最后遭到灭国的故事。</h3><h3>这个故事里面有一个关于古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就是“烽火传递”。</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胜利了</h3><p style="text-align: left;">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打败了波斯侵略军,当时有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地跑了40多千米,将胜利的消息传到雅典,从而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菲迪皮茨跑到雅典就累死了。他拼命跑了40多千米,只为了一个目的:传送“我们胜利了”的消息。</h3> <h3>到了现代,互联网,电脑,手机等信息传递的各种,方法逐渐诞生。到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高科技的传递方法。</h3> <h3>传递方式 1,古代:邮驿传递制度,鸿燕传书. 2,现代:电报,网络通讯. 从人类的传播历史来说,人类传播信息方式的演变呈现这样一个脉络: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直观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读的精神”)——新的视与听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 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图像信息会占据主流,文学也会退到一种极其边缘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听能看甚至能触能闻的多媒体艺术.但是,文字是不会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被图像完全取代的,因为文字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类获得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人类传播不能缺少的传播媒介. 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4.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 5.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 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 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 鸿雁传书 雁是信使 .鸿雁传书的故事源于《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汉求放苏武等人,匈奴诡称苏武已死,苏武属下官吏常惠,夜见汉使,教汉使对匈奴称汉天子在上林射猎时,得从北而来鸿雁,雁足系有帛书,说苏武等人困于某泽中.单于得讯后大惊,不得不放回苏武.由此后人就将书信与来去有时的鸿雁联系起来,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如“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五代•李煜《清平乐》)“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明李开先《宝剑记》) 不仅如此,古人,邮寄书信时,还用竹木或绢帛等制成雁的形状,中间夹着书信,以资邮寄.古人还用惊鸿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南宋陆游《沈园二首》)这里用惊鸿来形容陆游的前妻唐婉之美.<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