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番外篇 </b></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1><h1> </h1><h1><b> 说点题外话—禹州之行杂感</b></h1><div><b><br></b></div><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禹州采风回洛已半月,尽管已完成了两篇采风稿件,但心里有些话还是想一吐为快,因为这些才是我一直真正想说的心里话。<br></span> 之所以今天想说出来,是缘于上班打开电脑后看到搜狐头条“‘流浪大师’自述走红一个月:获打赏二三十万,天天想买房”的采访报道。报道中几乎全部都是网红沈巍的自述。看完他的自述,感觉“大师”很坦荡,敢说自己想说的话,不怕得罪媒体和追随他的人。他还引用孟子的两句话来时刻警醒自已:不虞之誉、求全之毁。<br> 有了“大师”的鼓舞,索性就想着把这次禹州之行的心里话和真实感受说出来,可能有人觉得我是在给禹州唱赞歌,也可能有人会怀疑我在粉饰太平,更可能还有人会认为我这是“溜须拍马”,但无论别人怎样认为,我只是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和亲身感受罢了。<br> 在当今的社会,文人的价值和地位似乎在贬值,文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似乎在被抖音、直播、网络小说等吞没,文人真正写出来的高含金量的东西反倒没几个人看,这也就是如今纯文学的东西反而没有那些低俗艳媚的小说等更有市场。而这次的禹州之行,让我看到了文人的价值和地位,让我感受到了文人在禹州的被重视和被尊敬。</h1> <h1> 这次的禹州之行,河南杂文界一共去了五十余位杂文名家,他们的禹州之行受到了禹州市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从吃住行到几天采风的陪同,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点,大到出行车辆的安排,小到一瓶“风油精”的准备,让人时时感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记得在当天去的晚餐中,禹州市委书记王宏武同志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了禹州市的基本概况,特别介绍了禹州市的人文历史、城市建设和未来前景规划。从介绍中,明显感觉到王书记在介绍这所城市时有一种激昂向上的自豪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同时,从介绍中,我也明显感觉到禹州市的领导班子一定是一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干事创业、具有强大执行力的班子。一个许昌市直辖下的县级市,竟然能发展得这么好,有这么多出彩的优秀资源和这么强劲的城市建设,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县级市水平,而是一个远远超越了县级市水平达到了正规市建制的水平。王书记的介绍,让我对未来两天的采风活动更增添了探寻的兴致。</h1> <h1> 接下来的两天,参观了禹州钧瓷博物馆、规划馆、颖河、植物公园、古村落等,顿时感觉禹州的“三都”(夏都、药都、钧都)文化确实名副其实。倾心打造的十六公里穿城而过的颖河沿岸风光旖丽、水质清澈;拥有三千多亩的森林植物园(亦是河南省药用植物园)除了具有成规模的种植药材功能外,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可以说是这所城市的“肺”。在这里要特别提到或者说令我感动的是在参观森林公园过程中,那些正在园区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和巡查保安,在看到我们的观光车经过时,都会主动停下手中的工作,礼貌地站在路边目送观光车经过,我能感觉到这是刻意而不是“围观”,这是我在其它城市所未遇见的,这些工作人员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主动的礼貌的为参观者让路并行注目礼,这种行为虽然看似是一件不经意的很小的事情,但也充分说明这所城市在管理上是有自已的一套管理模式的,也体现出这所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在参观规划馆时,瞬间被气势宏大的巨型宣传片所震撼到,宣传片里,整个禹州市的概貌大气恢弘、城市建设东西交错、南北呼应,俨然是一座大都市的感觉,再看禹州未来规划蓝景也是大手笔,不禁感叹,禹州到底有一支什么样的领导班子,能把一座县级市建设得这样好、这样有吸引力、这样的宏伟大气!眼前不禁立即浮现出一支自信的、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大踏步迈向未来的禹州班子集体影像。当时在想,如果其它地方的官员能够有禹州官员的这种干事创业气势那该多好,这样,中国很多像这样的县级市的基础建设和市容市貌就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居住在这所城市的市民也一定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禹州的古村落和新农村建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古村落历史古迹保存完好,新农村干净整洁,规划合理,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有自已的小四合院,简直比城市居民还要安逸。</h1> <h1> 在两天的观光采风中,全程有禹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仝树朴陪同,除了自己充当讲解员外,每到一处都会找来专业的讲解员或村支书为杂文名家们讲解禹州的山山水水、历史由来,让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禹州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感受到了禹州人的谦虚、质朴、热情,更让杂文名家们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这么好的人文环境、这么厚重的历史名城,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嘴”、我们的“文”宣传出去,这不但是这次来采风的目的,也是禹州政府的深情寄托,把自已的城市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中原大地上还有这样一座历史名城——禹州,这里是华夏第一都,是华夏民族之根,是钧瓷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的药都,药王孙思邈曾在此行医采药,有曰:“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经禹州不香”。</h1> <h1> 有“为”才有“位”,两天的采风,让我真正感觉到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集体对于一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多么重要,禹州政府能够想到通过杂文名家的采风把自已的城市宣传出去,并且处处体现出对文人的尊重和礼遇,这不但是对文人的重视对文化的重视,更是一种“作为”的体现,比起那些尸位素餐、不想事、不谋事、怕干事的领导干部,禹州的政风无疑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br>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多积尺寸之功,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必将得到历史沉淀之后的真正评价。禹州的今天但愿能够成为我们未来的明天,治政之路,道长且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