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ed2308">湘西州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神奇秀美的山水风光,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一直为世人所神往。这里有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被誉为江南延安的塔卧,这里有被称为“梦里故乡”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雄伟的中国南方长城,有土家族千年古都老司城,有号称“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漂流,有被称为“惊世发现”的里耶秦简和战国古城遗址,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现代歌唱家何纪光和宋祖英,奥运冠军杨霞等名人名家从这片土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font></span></h3> <h3><font color="#ed2308">古丈县经济基础薄弱,但资源十分丰富,素有茶叶之乡、林业之乡、举重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全县生态茶园面积达16万亩。</font></h3> <h3><h3><font color="#ed2308">1996年,宋祖英来到古丈,拍摄音乐电视《古丈茶歌》。以满山的茶叶和采茶姑娘为背景,深情地演唱起了,</font><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ed2308">“绿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处是我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歌声便传遍了全国,传向了海外,古丈茶也就借着宋祖英的歌声走出了湘西,走出了湖南,走向了世界。</font></span></h3></h3> <h3><font color="#ed2308">古丈是老茶乡,早在80年代古丈毛尖就闻名遐迩,一代代的师徒传承,口传心授,为古丈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制茶工匠。</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古丈,有着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把精益求精种在血液中,把不懈创新刻在骨子里。正是他们的执着坚守,保障了古丈茶始终如一的优异品质;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为古丈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信仰、肯坚持、求极致的茶人,成为古丈茶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本。</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翻开古丈茶的“荣誉簿”,一系列重量级奖项让人惊叹:“莱比锡国际金奖”、“2014世界茶业博览会”金奖、2015年“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中华文化名茶”称号。古丈毛尖、古丈红茶先后获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是全省唯一一个双茶品牌入选地标产品的区县。古丈县也多次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及全国茶叶标准化工程示范县。</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青青茶园一幅画,迷人画卷天边挂,</font></h3><h3><font color="#ed2308">花里弯出石板路,弯向海角和天涯.</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春茶尖尖叶儿翠,绿得人心也发芽,</font></h3><h3><font color="#ed2308">远销五洲四海客,</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逢人都夸古丈茶.</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古丈茶是名茶,名茶必与名人结缘。古丈茶营养了名人,名人也培育、传播了古丈茶。</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古丈很小,小得至今也不过14.3万人,但她小得精巧,小得人杰地灵。</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清朝时期,古丈属永顺府管辖,仅有人口23000多人,却有700余人跟随曾国藩等将领东征西战。因英勇善战,被封为一品提督、赏黄马褂的有2人(杨占鳌、马承宗),赐予资勇名号巴图鲁2人,赏赐云骑尉6人,恩骑尉2人,以下大小将领达76人之多。封赠正一品诰命夫人8人,三品以下计13人。同时,无数次轰轰烈烈的苗民抗租抗捐运动,对封建社会的腐朽政权给予了沉重有力的打击。</font></h3><h3><font color="#ed2308">1924年,古丈县一次有60多人随贺龙东征,接着又参加北伐。仅在长征途中牺牲于草地上的有3人。从1924年至1934年冬,10年内古丈县已有400余人参加了红军。在1927年8月的南昌起义中,就有200多古丈人参加了战斗。</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抗日战争时期,古丈县300多人以“誓死报国,不愿生还”为志组成子弟兵积极要求抗日,反对内战。他们在古丈抗日少将舒安卿的带领下两次于上海和湖北东线奋勇杀敌,浴血奋战,仅有10人生还。</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抗美援朝战争,古丈县30多人参加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失踪和牺牲的就达20余人。</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在战场上,古丈人保家卫国骁勇善战,在其他建设中,古丈人同样是佼佼者。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小小的古丈县有很多仁人志士正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中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很多领域都涌现出了一些灿烂的明星:</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在政界,有全国模范公务员龙清秀:</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龙清秀(1948--2001),女,古丈县默戎镇桐木村人,苗族。生前担任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湖南省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曾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全国妇联授予的"‘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湖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因积劳成疾,于2001年2月15日病逝,年仅53岁。2001年6月,国家人事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追授龙清秀同志“模范公务员”荣誉称号,使之成为湖南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优秀民族干部。她的事迹曾被写成书、唱成歌、拍成电视剧。《楷模》这首歌流传三湘大地,歌中颂扬的就是龙清秀,歌中唱道:“足迹遍三湘,四水常奔波。呕心沥血为人民,汗浸血染也是歌”。后来,雷佳也在《好人龙清秀》中唱道:“你把一支爱民的歌,句句唱在百姓的心窝里”。</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在军界,副师级以上的军人就达7人之多,其中有老红军彭祖贵、湖南省原武警总队队长张显柏、全国扶贫司令彭楚政等将军。</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彭祖贵,男,土家族,中共党员,生于1920年11月,古丈县茄通乡小龙热村人。他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后,给周恩来同志当警卫员。1978年调任省地质局副局长。曾任省政协常委、民族工作组组长等职,1993年离休。</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张显柏,苗族,1944年6月出生,古丈县河蓬乡官坪村人,少将警衔。入伍近40年,从士兵到将军,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塑造一个武警将官的高大形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彭楚政,土家族,1943年11月出生,古丈县断龙乡杨家河村人,他在14年的时间里接连完成了湘西脱贫史上的四大壮举———建房、引水、建校、扶贫开发,使7万乡亲告别了“山顶洞”生活,解决了31万人的饮水困难,让5.3万名儿童走进了学堂,帮助20万少数民族同胞脱了贫。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拥政爱民模范”,“97全国十大扶贫状元”。</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在文学艺术界,有著名记者、散文家萧离,诗人、作家颜家文,著名作家彭学明,有著名画家、新疆画院原副院长龙清廉,有著名民族歌唱家何纪光、宋祖英,有作曲家张远福,有在全国画坛初露头角的女画家向水英;</font></h3><h3><font color="#ed2308">萧离,原名向远宜,男,苗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15年11月,古丈县河蓬乡白洋溪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先后担任绥远《文艺》主编、《平明日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大公报》记者组副主任。萧离曾采访东北反细菌战争,现场参与审判日本战犯,采访大陈岛事件,采访外国元首……,其文章频频见报发表,有的文章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京华的读者几乎都知道他的名字。萧离又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故园篇》和《昨日篇》。他与沈从文私交甚好,几次亲自写信给胡耀邦,促成了沈从文正部级待遇的落实。</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颜家文,男,1946年生,古丈县双溪乡排茹村人,曾任《芙蓉》杂志主编。著有诗集《湘西短笛》,散文集《沈从文之谜》、《荞花,那片苦涩的云》,电视连续剧剧本《野火》,长篇小说《她和她与驴——乌龙山的真实匪情》等。诗歌《长在屋檐上的瓜秧》、《悲歌一曲》获全国第一、二届少数民族创作一等奖。</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彭学明,男,土家族,出生于保靖,在古丈县长大、求学,任古丈县第一中学教师。后调入保靖、张家界、北京,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多次任茅盾文学奖评委和鲁迅文学奖评委。主要代表作有轰动全国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全本)及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等。散文《鼓舞》、《白河》、《跳舞的手》分别入选教育部初中第三册、初中第五册、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散文《湘西女人》、《祖先歌舞》、《踏花花》、《一墨乌镇》、《庄稼地里的老母亲》、《阳光》等七篇入选入高等院校教材,并译有外文在国外发表出版。</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龙清廉,笔名阿龙,号弥澳迦龙,苗族。1938年生,湘西古丈县默戎镇盘草村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等当代名家。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出并获奖。中国美术馆和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都收藏有他的作品。代表作《金秋夜话》等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个人印鉴被收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研究室所编《中国现当代书画名家印款》一书。</font></h3><h3><font color="#ed2308">何纪光(1939--2002),男,苗族,古丈县古阳镇人。曾任中国音协理事、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会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名歌唱家。何纪光在歌坛上奋斗了四十多个春秋,参加各种演出3000多场,演唱歌曲1000余首,近200首灌成唱片和磁带发行全国,为10余部电影电视剧配唱主题曲。他演唱的《挑担茶叶上北京》、《济公》等为国内外广大听众所喜爱,曾荣获首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称号,1989年,他灌制的唱片《洞庭鱼米香》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宋祖英,古丈县岩头寨镇老寨村人,文职三级,专业技术三级(少将级别),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任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她2004年当选雅典奥运会北京站火炬手,2008年8月7日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在地坛拜祭坛点燃圣火盆。连续24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全球唯一一位连续放歌世界杯(2002日韩)、奥运会(2008北京)、世博会(2010上海)、亚运会(2010广州)、大运会(2011深圳)的歌唱家。2006年,专辑《百年留声》获第49届格莱美“最佳古典混合音乐专辑”提名奖,2007年获肯尼迪艺术金奖。</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张远福,男,苗族,1958年10月出生,古丈县岩头寨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北京十二音艺术团(原名北京绿天使艺术团)团长,创始人。他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他指导排练的北京绿天使艺术团、十二音艺术团的节目和他创作的歌曲曾多次参与中央一、二、三台、七台、十台、北京电视台和人民大会堂等的现场演播和录播。曾应著名节目主持人周涛的邀请,作为 “真情无限”栏目中的特邀嘉宾,介绍了艺术团的活动情况。</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向水英,女,古丈县古阳镇人。2014年8月,中国画《弄花香满衣》荣获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12月,中国画《苗乡春来早》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中荣获铜奖。2015年5月,中国画《百合花》在全国“铁的新四军”经典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最高奖);7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展中,又荣获优秀奖(最高奖);8月,中国画《阁》入选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教师教育学术展。</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在体育界,有打破举重多项世界纪录的龙玉玲、罗红卫、陈初富、向艳梅……</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龙玉玲,女,苗族,1975年4月出生于古丈县双溪乡官坝村。1991年8月代表我国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第四届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在52公斤级比赛中一举夺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并且打破3项女子举重世界纪录。1993年12月参加第六届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获得54公斤级挺举、总成绩两项冠军。</font></h3><h3><font color="#ed2308">罗红卫,女,土家族,1976年10月出生,古丈县河西镇人。她在1993年的第6届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中,一举夺得46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并五次打破三项世界女子举重纪录,成为本次大赛的一个亮点,并获得了本届比赛 “最佳运动员”的光荣称号。为表彰她在比赛中杰出的表现,国家体委授予她“体育运动荣誉勋章”。</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陈初富,苗族,1980年11月出生于古丈县河蓬乡。曾获2003年世界举重锦标赛69公斤级抓举冠军,2004年亚洲锦标赛69公斤级抓举冠军。</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向艳梅,女,籍贯保靖,1992年6月出生,毕业于古丈县玉玲举重学校。2013年在波兰弗罗茨瓦夫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69公斤级决赛中,以123公斤、148公斤和271公斤包揽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影视新星宋佳玲(宋祖英胞妹)也渐露头角。2009年,她因主演都市剧《丑女无敌第三季》而正式踏入演艺圈;2010年,出演了央视开年剧《黎明前的暗战》;2011年,主演了谍战剧《生死钟声》;2014年,她主演的神话剧《刘海砍樵》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播出。</font></h3><h3><font color="#ed2308">2015年3月,古丈19岁的龙梦柔和10岁的向小康又以不一样的姿态站在了全国的观众面前。2016年2月,古丈11岁的小男孩李正康又让全国的观众感动不已。</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龙梦柔,19岁,古丈县断龙乡白家村人,《来吧!灰姑娘》学员。2015年3月1日晚8点15分,在美国举行的《来吧!灰姑娘》总决赛中,龙梦柔勇夺桂冠。</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向小康,女,10岁,古丈县坪坝乡人。3月28日晚,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第二期节目现场,向小康作为湖南唯一入选的少年,以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和她的乐观、坚强、纯真让不少观众第一次为一个小女孩流泪感动。</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李正康,男,古丈县岩头寨镇的一位11岁的苗族小男孩,2016年2月他应邀来到了北京卫视的《音乐大师课》节目拍摄现场,先与向小康合唱了一首《天路》,又唱了《珠穆朗玛》,感动了无数观众。韩磊现场点评时说:完全是天籁。别的孩子要想有这样的声音,是不是得去古丈喝你们的水?萨顶顶也被李正康的歌声感动得泪流满面。古巨基现场点评时说:在你的歌声里,我听出了勇敢这两个字。</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我们相信,只有14.3万人的古丈县会有更多的优秀儿女走向全国乃至世界!</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好人龙清秀,谱写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篇章。她满怀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入贫困地区,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谋利益,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于律已,清正廉洁,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身患绝症,仍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真正履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誓言。她的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font></h3> <h3>坐龙峡,经由300万年大自然的风吹、水蚀而成,一直隐逸于湘西茫茫十万群山之中。它长约3500米,最大高差达300余米;宽处不足丈余,窄处仅容一人通过;谷内绝壁纵叠,溪瀑横悬。</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ed2308">坐龙峡拥有中国第一条特种游道。所有游道均建于峡谷深处,依山取势,既经细心雕琢听却又浑然天成。粗朴的板栗木栈道,可以让你零距离的亲近那一潭碧幽、听闻山泉叮咚;精巧的跳墩,可以让你媳戏流泉、触感溪瀑;原质的石坎道,让你不得不调动全部的身心能量悉心攀援、感悟峡谷;有惊无险的铁梯,让你伴着脚下轰鸣的溪水,在惊怵中体味一份快慰。</font></span><br></h3> <h3><font color="#ed2308">古丈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林木绿化率高达80.9%。有世界地质遗址——古丈金钉子,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望界,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省级风景名胜区——栖凤湖,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中国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古丈县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6项,省级8项,11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font></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line-height: 1.8;">更为神奇的是构成红石林景观的石头都会随天气,温度的变化而变换色彩。当地老人说,夏季烈日当空时,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的,红艳艳的一片,十分壮观;阴天,石头都是褐红带紫,到了大雨天,石头又成了黑黢黢的一片。</span><br></h3> <h3><font color="#ed2308">这里所有的石头都披着一层细密的皱褶,如珊瑚礁一般,让人想起几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浩阔的大海,海浪时时轰鸣着一-冲击着礁石。</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红石林不仅以石著称,同时还有地下溶洞,绝壁天坑,千年古木,融红、秀、峻、奇、绝、古于一身,风光美妙,堪称“武陵第一奇观”。</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民风淳朴,以信为本的湘西人民正张开双臂,热忱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