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赣南,原中央苏区,共和国摇篮,是革命“红都”。</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因缘燕山期岩浆强烈的频繁运动,地壳中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一的</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稀有金属钨,</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奇迹般地聚藏赣南的崇山俊岭,</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也是世界“钨都”。</b></p> <p> 自1907年在大余西华山发现钨,迄今已经历一百余年。据勘探,赣南黑钨储量占了钨资源的90%以上,高品质黑钨矿保有储量约占全国同类型矿的70%,世界的60%。 </p><p><br></p><p> 分布泥盆纪古地层的钨,结晶于中、古生代花岗岩或变质岩的石英矿脉,地质结构复杂,开采环境艰苦、危险性高。矿工们长年累月在地层深处,面对阴冷或高温,透水、矽尘、地压等自然灾害威胁,崛起脊梁开采<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战略金属</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无私无畏地奉献青春!奉献爱!</p> <p> 记得2003年5月,我时任下垄钨矿宣传部长,为了筹备劳模事迹报告会,采访<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共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朝东</b>。在采访过程中,我一直被这位上犹老乡的事迹所打动,<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是矿工的后代,我愿与风钻为伍,要做最好的矿工”</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他说的这段话真诚感人,让我久久不能忘怀!</p> <h3> 王朝东,1966年9月出生于江西上犹县中稍群英村,1989年5月,他放弃收入颇丰的竹木匠手艺,接承父业,来到江钨集团下垄钨矿,干上了矿山最累最危险的工种——风钻工。</h3><h3><br></h3><h3> 这里的风钻工,常在地下几百米的深处与岩石打交道。一个班来回快步要走一个半小时以上,正常负重20多公斤还得爬几十米高的天井,上几十米高的采场,一般人还没有到工作面就已累得精疲力竭。每天一身油、一身汗、一身岩浆。</h3><h3><br></h3><h3> 刚上班没几天,与王朝东一起进矿的同伴,打起了“退堂鼓”,劝他:“当矿工真是辛苦,又脏又累不说,还要担心出事故,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相比,又能好到哪里去”。王朝东听了不以为然,回答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天下还有那么多人做矿工,我为什么不能”。从那时起,他下决心像父辈一样,做名出色的矿工。</h3> <p> 作为风钻工,除能吃苦外,还必须有过硬的技术,能根据不同的矿脉走向、岩石的特性来确定凿岩的方向角度。为了学好这门技术,王朝东整天泡在井下工作面上,跟着师傅学习不同性质岩石的打眼方法。</p><p><br></p><p> 一台钻机他拆了装,装了拆,总是人不离钻,机不离身,非要弄清其结构与性能。别人休息,他却操钻作业,手上血泡起了破,破了起,被钎杆、机柄和石头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肩上钻机及钎杆压出的血楞,旧的还没有消退,新的又上肩头。短短三个月,他出师了,人却瘦了许多。</p><p><br></p><p> 出师后不久,王朝东就担任了采矿台班长。下垄钨矿左拔坑口370、369、420采场以超高、超硬著称。采场上掘高度达80米,超出国内同类矿山一半以上。采场越高,工作难度与安全威胁越大;岩石越硬,打眼密度与材料消耗就越大,被人们称为“吃苦又吃亏工程”。许多人都退避三舍,王朝东却领着台班迎难而上。</p><p><br></p> <p> 他们以年轻人特有的闯劲,挑战困难。担任台班长的王朝东,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下井,早早做好打眼准备,风压一到就开钻,当别人下井准备时,他的钻机就“嘟嘟嘟”地响起来了;别人停机吃饭,他就趁风压足接着干,饿了啃几块随身带的干粮,不想把有限的供风时间消耗在吃饭往返的路上;下班时间快到了,别人收拾工具准备下班,他还要再打一阵了。</p><p><br></p><p> 他就是这样“抢风头、占风尾、巧用班中餐时间”的办法,抢占足够的风压开钻,每天硬是比别人多干两三个小时。班后,还找同伴们研究下一步炮眼角度、深度、密度与爆破用药方案,想方设法以少的用料形成更有效的爆破梯段。</p><p><br></p><p> 为鼓励丈夫搞好生产,王朝东的妻子也带着幼儿来到矿山,帮助丈夫料理生活,做好后勤服务,让他一心扑在工作上。</p><p><br></p><p>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朝东台班一举夺下3个高难采场,少采废石1800吨,仅炸药消耗一项就节约3.4万元。截止2003年,王朝东担任采矿台班长13年,完成17年采矿任务,创造了下垄钨矿采矿史上5个“之最”:</p><p><br></p><p> 一是出勤率最高。13年的劳动出勤率均为百分之百;二是采矿量最高。连续13年完成生产任务130%以上;三是在同一类别作业机台中节约最多;四是采矿技术最精。他摸索掌握了一套适应各类凿岩和爆破方法,使爆破率均达92%以上;五是程质量最优。13年中所采的采矿场,个个达全优标准。</p> <h3> 王朝东连续5年被评为矿劳模,6年被评为赣州市“双增双节”先进个人或明星职工。2000年成为赣州市首届劳动模范,2001年成为省总工会经济指标创新能手。2002年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h3> <p> 2004年下垄钨矿关破改制后,他加入重组企业——下垄钨业在限公司,仍然坚守在井下生产第一线。王朝东同志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与风钻为伍,做最好的矿工!</b></p><p><br></p><p> 说实话,在如今这个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年代,钨矿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闹,的确,并不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但在下垄钨矿,在全国许许多多的矿山,却有许多像王朝东一样的人在默默奉献。顾不得苦、累、脏、险地默默奉献。</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辈子交给矿山了”。</b>这是多少矿工的肺腑之言。是啊,当人生的意义与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事业、感情、待遇就会向全局利益倾斜,就能从艰辛中滤出快乐,滤出只有矿工才能体会的幸福。</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生命中的任何感动,都是岁月的馈赠。</b><b style="color: rgb(1, 1, 1);">我也是下垄“矿二代”,矿生矿长,守望六十余,对矿山、矿工和钨的情感,已渗透骨子里,交融于血脉中。那怕天荒地老,漂泊异地他乡,钨矿,永远是我热恋的故乡!矿工,永远是我最敬爱的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