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 遇见教学模式的“上乘功夫”</font></b></h1><h1> </h1><h3><br></h3><h1> 这次培训让我体会比较深刻的还有,第71中学和森林实验小学有力推行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森小观摩了一次以PISA阅读指导课为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为示范的校本教研活动。柯老师的教学内容是《信息类文本——说明书》,设计教学流程清晰,组织教学有序实施。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柯老师不是师傅级老师,正像主持人所说的是名师工作室成员。她的课没有特别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没有富有激情澎湃的教学气场,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成果的过程中表现得很投入很活跃,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技能已经基本形成。这可折射出教师平时在推进合作学习下足了功夫。</h1><h1> 通过王兰副校长的介绍,了解到森小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教学建模:先学后教,互助展学;以学为中心,学为主线;推行合作学习的“自学,互学,展学”三环节模式。王兰副校长对学校推行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盲目,而是结合学校的学生实际进行。例如,她谈到的合作时机:直指核心目标达成的主问题,需拓宽学生思维广度时,需学生协作配合才能完成时,个人解决难度、问题难度、小组解决难度,……王副校长还提出一个合作原则:必须合作才合作,每次合作并不是都要经历“自学——互学——展学”的完整环节,自学也可以前置到课前进行。同时,不同年级有不同关注点:低段辅学,小组互学,完成简单问题;中段导学,组内互学有理有据表达自己观点;高段学导,展学时如何促进组际交流。王副校长还特别给我们展示了一位低年级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互学的微课(微视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用模拟与学生互学的范例,直观指导学生参与互学的技能,为下年级的小组合作打基础。</h1><h1> 由此可见,森小是整体推进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利实践推动的连贯和增效。</h1> <h1> 另外,PISA阅读指导课也是值得我们去搜索了解和学习的范例,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和课外阅读兴趣。王兰副校长还有一招上乘功夫令人赞赏,即通过“多维生长课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用科学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引入课堂评价(Solo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创设的分层评价法)。森林实验小学的探索告诉我们关注质量提升,不只是关注分数,更要用科学方法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即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h1> <h1> 第71中学张副校长做汇报时,也特别谈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作学习的“自学,互学,展学”三环节教学模式。张副校长的汇报很实在:我们没有那么高水平,确保教学结构要保底,先有程序,再讲艺术。这个程序就是结合实际推行“自学,互学,展学”三环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他们为了推动实施,把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纳入教学常规检查。例如,自学——检查做了没有?做的效果如何?互学——参与没有?效果如何?展学——听懂没有?掌握没有?</h1><h1> 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在当今世界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我国很多学校都有很好探索。这两所学校与全国各地名校一样虚心学习借鉴,勇于改变和探索,扎实践行。</h1> <h1> 我的思考:</h1><h1> 1.不要误解“教无定模”的含义。</h1><h1> 在很多场合对教法、教学模式有不同见解,其中,有的教师用“教无定法”和“教无定模”来简单地否定某种教学模式,甚至否定教学模式的存在,却忽略“教无定模”的前因后果——“教学有模,教无定模,贵在得模”。先告诉我们“教学有模”,即教学有模式可依,有规律可循。“教无定模”并不是否定模式,而是否定模式化,即否定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地使用某种教学模式,或者选择不符合实际、低效无效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要追求后一句所表达的“贵在得模”。</h1><h1> 我很欣赏张副校长比较实在的观点: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先要解决几个先导问题,其中课堂教学要确保结构性保底,即要有基本的模式,先讲程序,再讲艺术。不能以“教无定法”“教无定模”的名义把课堂教学上得无章无法。听过很多名师高水平的课,如小学数学吴正宪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似无明显的教学环节和模式,但是她用高超艺术上高水平的课,环节和模式蕴含其中,有章有法,游刃有余。更何况我们基础薄弱,更需要我们做保底(基础)工作。</h1><h1> 2.借鉴教学模式注意循序渐进。</h1><h1> 记得我们曾借鉴和探索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好像是“自学——互学——展学——测学”四环节模式,与森小、71中探索的模式有相同之处。当年在借鉴的时候就有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我从接触的几位实验老师反馈来看,通过初步的实践可以初步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自学意识,发言的胆量,互动交流、展学信心等有一定的变化。但是这时也有否定这模式的,这也很正常,改革和探索便有不同见解。可惜有的实验教师自我感觉较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但我也发现有的老师就做得比较好。像实验小学陈雪辉老师,在我县借鉴之前她就开展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之后她又不断改进和提升,现在走向成熟阶段。</h1><h1> 在此从借鉴的角度浅谈我的思考。结合实际,借鉴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或其他模式)要有个过程,要想着先从做好基本功开始,即借鉴初期首先确保基本结构(环节)保底,打好基础。例如,森小的小组合作提出的“合作时机”,有些就不一定符合借鉴初期阶段,特别是基础比较弱的班级。根据学生不敢发言、展示自信心不强、表达水平低、没有合作技能等实际问题,我们就不一定选择难题、拓展性问题的才开展合作,而是有价值且简单的问题都可以选择为合作时机。在初期阶段就要经常走完“自学,互学,展学”的几个环节,这与模式化、生搬硬套没有关系,这是练童子功、练扎实基本功。先在简单中让学生敢于发言、懂互动交流、掌握基本合作技能、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在基础上再求深求变。</h1><h1> 总而言之,要敢于借鉴和探索(包括推广校内骨干经验),借鉴不急于求成,要注意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同时,合作学习是很复杂的学问,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学习和探索。</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