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意阑珊处,立夏款款来,小荷立,榴花开,暑气渐升然。为期一周的跨省教改实验区交流培养工程培训班今日于水电明珠之城湖北宜昌降下帷幕。回首七天,辗转千里,百人相聚,为语文而来。听讲座、观议校、进课堂、共碰撞,学习的热情因碧水青山而激荡,追求的脚步因长江浩翰而铿锵。</h3> <h3> 思想因学习而丰盈</h3><h3>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走进教改实验区,我们聆听来自行政领导所布局的顶层设计。宜昌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教科院冯发柱院长的专题讲座《热情拥抱新教材,做小语教改弄潮儿》让我们清晰认识个统编教之“新",明白为何而改?有何改之?如何行之?思路清晰,策略可行,因校而定,统筹并举,可学可鉴;教科院副院长国培专家马明贵所开讲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为阵地,聚焦三核能力,突显主阵地之功效。张继红教研员的《有效达成语文新教材课程目标的思考与实践》微观入手,紧扣目标,如何引领教师做真实教材以此撩开新教材之面纱。三观透视,上下同心,系统安排,合力同进,留给我们的是探索与经验。</h3> <h3> 风景因童心独好</h3><h3> 巴楚大地,夷陵古城,昭君故里,屈原离骚。让学校创造童年,留住成长的印记,我们走进宜昌实小去理解首善文化的建构,敢为人先,首屈一指,课改先行,用课程的力量撬动学校发展的内核;伍家岗实小,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实践让我们明白:学习是一种习惯,更是一份品质,学校因学习而精彩;民办学校金东方学校,年轻活力却不平凡,学生引导,迈步丛林,那是教育原生态的面貌,儿童阅读特色课程,儿童个性课程,异彩纷呈而美丽绽放。</h3><h3> 学校是浸润书香之所,更是泽润成长之处。当课改与文化美丽邂逅之时,便是她在丛中笑。</h3> <h3> 课堂因探索而真实</h3><h3> 课堂生命拔节的声音因对话而美妙。新教材,新理念,新策略,如何有效实施?宜昌实小王芳老师执教《剃头大师》,金东方小学肖元师执教《慈母情深》演绎“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精彩。注重预学,功在课前;精排探学,紧把目标;夯实固学,检测效果;开发拓学,强调整合。四学之安排,给予我们即将全面开展统编教材的使用提供范本。</h3><h3> 教学是科学,其力量在于求真;教学是艺木,其力量在于求美。还语文以文字、文学、文化,这才是本色语文之本色。</h3> <h3> 探索因追求而延展</h3><h3> 七天学习固其短暂,然给予的触动却留待践行与思考。</h3><h3>思考一:作为教研员,在新教材改革来临时而更新学习挺立潮头,以便更好地指导与落实?</h3><h3>思考二:活动是平台,未来如何更好地设计教研主题与方案,如何化散点教研为集约教研以此拉动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呢?</h3><h3>思考三:作为推进教改的学校、教师,如何依托有效校本教研,强化对课改的认同,提升教材的理解,真正让新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h3><h3> 诸多的困惑是每次学习的动力,思考不息,实践不止。黄鹤晴空排云至,不尽长江滚滚来。七天湖北宜昌行,不枉走一回。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