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语文 ———海门之旅随笔

以便以谢

<h3>《独树一帜》</h3><h3>塞北春深相继入,</h3><h3>江南绿意满原川。</h3><h3>各地文潮随波转,</h3><h3>苏闻新语溯本源。</h3><h3> ———临河四小张兴盛</h3> <h3>  五月八日,或许和每一次远行没什么两样。淅淅沥沥的小雨宛若忧伤的姑娘挽留踏上征程的哥哥般挽留春天,时而掩面哭泣,时而拭目哀叹———阴晴圆缺,日月轮回,上天的恩泽总是让你感恩不尽。青青草原,阴山脚前,风吹草低牛羊见;大好河山,风调雨顺,沃野千里绿无边。</h3><h3> 旖旎的春天啊!未见你荫下百花争艳、百鸟争鸣,你却悄然步入另一个世界;满城的飞絮啊!你飘飘悠悠,时起时落,挥手告别妈妈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却是一去不回头;园中的花蕾啊!我来了,带着洗濯一切污渍,还你一片芳香的心愿,滋润你心,你心有否预备?</h3> <h3>  海门中南东洲国际学校一隅</h3> <h3> 我们一行九人👆</h3> <h3>  醒目的字眼儿告诉我们今天的主角———祝禧和“文化语文”</h3> <h3>  祝禧校长 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感谢恩师的栽培、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感谢同仁的帮助、感谢让她成长的人!</h3><h3> 祝禧坦言,海门是非常注重尊师重教的,海门又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故乡,也是全国新教育示范区,江苏省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区,也是南通市唯一的江苏省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祝禧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工作,尤其对文化语文颇有建树,无论是日常语言的培养,还是实用性文字的应用,更或是整本书阅读,都是非常专业的。</h3> <h1>  鲁枢元教授👆</h1><h3></h3> <h3>  鲁枢元 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h3><h3> 鲁教授追根溯源,深入解释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的起源。以及文化的发展与提升,深入浅出,洋洋洒洒,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历史尽现眼前。</h3> <h3>  鲁教授说:在祝禧的眼里,语文是用语言为基石和载体编制的文化。文化是语文的特质和灵魂,语文理应反映丰富的人文内涵,陶治学生健康的情、情调、情怀和情操,使学生领略文化的丰厚博大。</h3><h3> 在祝禧老师看来,以往的语文教学过于看重语文的知识性与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中的人文情怀与精神导向,二者恰恰应是语文教学的命脉与灵魂,是学生从年幼开始安身立命的根基。</h3><h3><br></h3> <h3> 现任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研究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等要职的杨九俊也发表了重要讲话。</h3><h3> 杨会长幽默风趣的谈吐,让听众感到轻松愉悦。一句“费力不讨好”的演讲,顿时释放了大家满身的疲惫。即给予祝禧高度的评价,又对文化语文的发现之路寄予厚望。</h3> <h3> 认真听讲座的我们👆</h3> <h3>  首先做课的教师是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李华老师,她执教的课程是六年级的《盼》。</h3><h3> 李老师紧紧围绕一个“盼”字一分为二,把文章分成俩段:晴天盼下雨、下雨盼出门。简单明了,办事不少。又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说说日常生活当中,最想做什么事儿,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再换位思考,蕾蕾当时会怎么想?她的动作和表情又会是怎样的?再加上情景剧的表演,更让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情感。</h3> <h3>  第二节由徐州市苏山小学的常君老师做课,她执教的是《小猴子下山》。</h3><h3> 常老师就地取材,用自己的姓氏“常”介绍自己,又用常字带出词语“非常”,接着练习对话“我非常……”,过渡平和,接地气。</h3><h3> 常老师语气平和,和蔼可亲,孩子们一边坐着动作,一边学习生字;一边读着课文,一边演着故事。整节课好不轻松!</h3><h3> 常老师还让几个孩子合作表演小猴子在下山过程,带着头饰的“小猴子”们可高兴啦,就在表演中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小猴子为什么会空手回去。老师也借此示范书写了一个“空”字,让孩子们读写结合,更好的学习语文!</h3> <h3>  第三是海门中南国际小学一年级的马军老师,马老师执教的是《一起做游戏》。整节课都围绕“游戏”二字:回忆做游戏、一起做游戏,一起说游戏,小组合作做游戏,</h3><h3> 做是怎么做的?</h3><h3> 说是怎么说的?</h3><h3> 不仅要做不仅要说。还要比赛,看谁做的好,看谁说的妙!马老师真是别出心裁。</h3> <h3>  祝禧校长亲自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更是为本次文化语文勾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独特的教学设计,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与孩子们徜徉在900多年前那个有诗有画的深夜:</h3><h3>纵使遭贬又如何,</h3><h3>清风明月映墨河。</h3><h3>数枝藻荇频交错,</h3><h3>何妨苏怀立影落。</h3><h3><br></h3><h3> 这堂精彩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习苏轼的“文”,更是透过“文”让我们看到了活化在眼前的苏轼,一个豪放派的大文豪,怀才不遇,身陷囹圄,贬谪黄州,遁入空门……</h3><h3> 虽时运不济,却又乐观豁达,深夜不眠,夜访挚友。与怀民老弟一起———</h3><h3>把酒话清泉,</h3><h3>与君诉幽怨。</h3><h3>身正影不斜,</h3><h3>明月池中鉴。</h3> <h3>  最后从“文”中点出豪放的苏轼在此等境遇中的“豪放”。</h3> <h3>  祝禧校长独特的设计风格更大家眼前一亮。一篇文章,多种版本:现代横排注音版、现代横排无注音版、现代竖排版、繁体版、繁体无标点版、名家书法版。形式多样且层层深入,台阶更高,挑战越强。孩子们不仅是在学“课文”,更是在学习中国文化———正如祝禧所愿,把文化语文发扬光大!</h3> <h3>  会后,李慧校长给我们总结性地讲了几句:祝禧老师这节课,设计非常巧妙,一个“读”字就有这么细致的处理,各种版本呈现出来的“文章”,即不枯燥乏味,又富有新意。这种设计充满吸引力,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再次被调动,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地学会知识,学懂语文,明白诗人,了解传统文化……这也就是文化语文的精髓吧!</h3> <h3><font color="#ed2308">   校训:求真 敬业 文明 勤奋 </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校风:团结 进取 严谨 优美</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教风:忠爱 严勤</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学风:尊师 守纪 勤学 向上</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