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常言道,人老了才爱回忆。当回忆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时,岁月已匆匆走过了半个世纪。然而,四川泸沽--我儿时的乐园,却依旧停留在我支离破碎的记忆里。</h1><h1> 今年五一放假期间,我和大哥大嫂一行紧随春末的脚印,一路向西,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泸沽镇,终于,在阔别46年后,我圆了重返故里的梦。</h1><h1> 飞机自海口直达西昌,经过两小时多的飞行,我们终于扺达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匆匆在机场留个影,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打车直奔泸沽。一路上,我的心在狂奔,一向寡言少语的大哥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操起早已生疏的四川方言,一会是四川话,一会是普通话地和司机聊起了当年的往事。那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仿佛便是此时的应景之作,一时间让我们百感交集,感慨万千。</h1> <h1> 因为修路不能走高速路,我们一路颠簸,来到泸沽时已是中午时分,大哥在泸沽生活的老同学早已等候多时,热情地要为我们接风洗尘。因为明日要离开泸沽赶回西昌,大哥谢绝了同学们的款待,想带着我抓紧时间去寻访故地,但热情的张大哥仍执意要我们到他家坐客去吃火腿肉,并允诺吃好了就马上送我们出来,一点也不耽误我们的时间。我们拗不过张大哥的盛情邀请,便和他一同回家吃自家烟熏的火腿肉。张大哥是大哥读初中时的同桌,读书时大哥经常到他家蹭饭打牙祭,吃火腿肉。张大哥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我们调迁回海南时,张妈妈特意宰杀一头猪,邀请我们全家去他家里吃饭,这是我童年时代吃过的最丰盛、最好吃的猪肉宴,至今想起,当时情景仍历历在目,可惜老人已辞世多年,没能当面答谢,很是遗憾。</h1><h3></h3> <h1> 在我零碎、模糊的记忆里,四川泸沽就是一个吃的回忆。且不说寻常的柿子、梨子、桃子、樱桃、枇杷、板栗和核桃等水果,就连野果和树皮,我们也乐此不疲,照吃无误。那是个物质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每个家庭每人每月只有定额二两的肉票可以买肉,父母往往会用来买猪板油或两层肉,煎炸出猪油存放着慢慢食用,油渣子则给我们做菜吃。因为少油水,肚子常常感到饥饿,有种叫香棍的树皮,有股特殊的香味,苦涩难咽,我们却经常啃食。还有一种叫刺勒(音译)的野果,学名叫剌梨,苦涩而多刺,也让我们如饥似渴,甘之如饴。</h1><h3></h3> <h1> 最让我童年充满美好回忆的美食是冰粉和一种用玉米粉做的小甜饼。每逢父母要步行到三、四公里开外的粮店去买米,我总要嚷着跟去,因为在南街桥头上有一家美味的冰粉和热腾腾的松饼可以吃到。我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老乡嬤嬤用铁勺在一个装满冰粉的大铁盆里匀出几勺冰粉,再加一点红糖水,然后用汤匙快速搅碎冰粉块后递给客人,客人接过冰爽的冰粉一饮而尽,爽滑而过瘾。然后用衣袖抹一抹嘴角,从衣袋里摸出一枚两分或者两枚一分的硬币递给老乡,便带着心满意足的表情扬长而去。</h1><p class="ql-block"><br></p> <h1> 离卖冰粉不远处,还有一家卖热腾腾松饼的小摊口,那是我童年最爱吃的、最惦记的美味啦。今至我仍记得那位戴着用长长的布条裹成大檐帽的老乡嬤嬤,穿着一件早已褪色带补丁粗布的蓝褂子,系着围裙,坐在矮矮的木凳上,不停地翻转着跟前煤炉上的小铁锅里烙的面饼。只见她先用长勺子在盛满玉米浆的木桶上搅了一搅,然后挖一小勺放进小小的铁锅里,然后用特制的长筷子灵巧地正反翻烙,不一会儿,一张香甜热腾腾的松饼就好了,老乡用糙纸一卷递给客人,一手接过5分钱硬币揣在兜里,又继续下一个烙饼的制作。我常常是一边呑咽着口水,一边仔细地看她忙碌,真希望我能是她家的孩子,这样我就可以天天吃到这美味的饼子啦。</h1><h1> 泸沽镇依然保持着46年前原有的大致风貌。从镇政府向泸沽大桥出发,左侧便是原基建工程公司001的居民生活区。也是我童年生活过的栖息地。001是原矿建公司的前身,它的辉煌历史值得每一个矿建人为之骄傲,并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基建工程公司001的前身是基建大队,是1960年在国家基建队伍力量不足,基建工程又迫切需要的情况下组建起来的自营施工队伍。随着矿山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和基建队伍的逐步扩大,1964年上半年,改名为基建工程公司。1966年上半年,基建工程公司基本完成了海南铁矿第二期扩建工程后,根据冶金部的指示,基建工程公司由海南铁矿基建副矿长田一民和公司经理姜耀晨率领,前往四川冕宁泸沽镇,成立渡口第二指挥部泸沽建设指挥部(代号001信箱),支援内地“三线”建设,承包建设四川泸沽铁矿。就这样,我的父母带着一家老小,跟随着队伍来到四川冕宁泸沽镇工作。001也成了我们对外称呼的代号。想当年,001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以技术过硬闻名于四川,由001承建的泸沽火车站矿仓,使用至今。001还架设起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架空运输索道。</h1><p class="ql-block"><br></p> <h1> 由001架设的输送矿石的空中索道至今仍在使用。泸沽铁矿地处川西横断山脉,平均海拔2500m以上,而矿仓位置则在海拔1800m左右。其山势险要,沟壑纵横,施工难度很大。当年父辈们靠人拉肩扛,用人力,钢丝绳滑轮等最原始方法,硬是将十几吨重的索道设备安装在崇山峻岭之中耸立的钢塔上面,架设起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架空运输索道。从铁矿山到破碎厂再到卸矿站的空中索道全长4314m,最大跨度568m,最高铁塔42.5m,为此,四川峨眉电影还专门拍成了科教片,这个辉煌业绩让每一个001人备感自豪,津津乐道。从远处看去,这空中索道上的矿斗就像一串串流动的车流,在崇山峻岭中来回穿梭,将源源不断的矿石输送到矿仓,然后再用火车运输到攀枝花钢厂......</h1><h3></h3> <h1> 泸沽火车站矿仓。</h1> <h1> 如今泸沽街的两旁依然是摆卖蔬菜水果和肉类的小地摊。所不同的是,童年时街道两旁原有的高大槐树,都已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知名的小树。记忆中,每到槐树花开时,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我们用长长的竹杆打下花蕾来吃.....泸沽街左侧依然是001留下的红砖楼房的居民宿舍,而原先的锯木房和车队外部成了商业楼,里面是川治的居民区;右侧原有的文化馆现在变成了名豪酒店和商业楼。</h1> <h1> 凭着脑海里依稀的印象,我们来到了我家原先居住的旧址,只可惜家园已不复存在,昔日栖息之地已成一垛红砖围墙。</h1> <h1> 犹记得我家门前有条大水沟,如今也已夷为平地。而记忆里那两幢高大的革委会办公室如今却成了两所破旧的小平房,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让每年和我一样前来访旧寻故的001子弟唏嘘不已。</h1> <h1> 001革委会旧址。</h1> <h1> 在我家这幢平房的左侧原先是当地村民的一片片麦田,一直延伸到安宁河边。每当麦子收割季节,我们总会拎着小提篮去捡拾老乡收割后遗留田间的麦穗。有时放学路过麦田,我们也会抵挡不住饥饿的驱使,去偷摘老乡的麦穗用火烤着吃,现在回味起来,那乳白香甜的麦汁仿佛还在唇齿之间,令人遐想难忘。如今麦田都已修建成一座座参差不齐的小楼房。而我们原先周围的邻居宿舍也全部改造成新的居民区。</h1> <h1> 告别逝去的家园,我们沿着马路继续向前,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小时候我在这里拍照留影的地方--露天球场。球场的东面是大戏台,大戏台后面是泸沽铁矿医院;南面是集饭堂、会堂、体育比赛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用堂;6200宿舍楼就在球场的南面;北面是平房的职工宿舍;西面的楼房是条件较好的双职工宿舍楼。这个叫6200的宿舍楼是大哥这个年龄段印象颇深的地方,承载着他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记忆。</h1><h1> 犹记得当年简陋的露天球场只是一块水泥地和两个木制篮球架,两个篮球架后面的木桩子都用好多大石头垒紧固定,球场四周还堆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这是做为看电影占位子和当凳子坐的使用。如今球场已建成有顶棚遮盖,有塑胶地板和观众席的较现代的球场。</h1><h3></h3> <h1> 我记得六岁过生日时,母亲专门带我来这里照了一张相片做为纪念。</h1> <h1> 46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在此原址上又拍下一张相片, 只是时过境迁,原来的黄毛丫头如今早已成了年过半百的妪妪老妇,此情此景令人感喟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h1><h1> 露天球场也是露天的电影院,我们童年时看过的《地道战》、《地雷战》等革命故事片经常在这里上演。东面的大戏台,单位表演的文艺晚会以及大人们开的大型会议,都在这里举行,那时节的政治运动较多,经常会召开类似于批斗什么的大会。</h1> <h1> 离露天球场不远处便是我的母校铁矿泸沽小学,如今学校已改名为泸铁小学。走进依旧熟悉的母校,昔日的红砖瓦房如今已修缮成了三、四层楼的漂亮校区。我曾在这里上过一年级,至今我还记得自己的启蒙班主任赵老师,是个很憨厚的退伍军人,长年穿着褪了色的绿军装,是教语文的。因为老师带着厚重的四川口音,所以我的语文拼音一直学的不好,音标的l和n总是分不清,常常让女儿和同事们笑话。我的算术老师是个姓周的女老师,她是个削廋高挑很温柔的老师,老师有个女儿和我一般大,也上一年级,扎着两只小辫子,很可爱调皮的样子,我们常去老师家补课,顺便就和她一起玩耍。也不知我的这两位老师现在何处?屈指算来也是过八旬的耄耋老人了,真心希望老师能健康长寿! </h1> <h1> 泸铁小学教学楼。</h1> <h1>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安宁河的水是清澈而急湍的,也是充满着神秘和恐怖的地方。因为我们年纪还小,大人们每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我们,但又怕我们四处乱跑掉到河里,因此常常吓唬我们:“不要到安宁河小桥边去玩,山上的老彝胞会抱小孩走的”。而安宁河小桥边的山上正是彝族同胞的家园,我非常害怕被老彝胞抱走,所以从不敢自己跑到安宁河小桥附近去玩耍。记忆中,我只去过安宁河小桥边三次:一次是学校组织到安宁河桥边的山上春游,一次是随跟着父母上山采摘草药,再有一次是我们即将迁回海南,临别时,张大哥母亲特意宰杀一头猪,邀请我们全家去他家里吃饭,而张大哥的家是在安宁河桥的后面村庄。每当走过安宁河桥,我就觉得毛骨悚然,十分害怕。如今,安宁河的水,早已变得平缓而浑浊,安宁河原先的小桥早已破损废弃,旁边又新架起一座小桥供来往通行。当我踏上老桥,望着桥下这曾经令我胆战心惊,恐怖不已的安宁河,抚摸着老桥的断壁残垣时,心里顿生悲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转眼46年过去了,稚子童心又怎能抵挡“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的侵蚀呢?</h1> <h1> 静静的安宁河。</h1> <h1> 安宁河新桥也已满目苍痍。</h1> <h1> 我童年时所见到的彝族同胞们都是梳着传统发式,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非常漂亮。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叫做“天菩萨”。彝族妇女上身则是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玉石耳环,领口还别有银排花,下身是一袭鲜艳如彩虹般的长裙。行走之间,耳环叮响,裙袂飘飘,袅娜动人。彝族男女都披着形似披风的披毡,看起来就像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侠一样的潇洒帅气。这种披毡是用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多为原色或蓝色,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十分实用。我从小就喜欢看这些彝胞们的穿着打扮,尤其是年轻女彝胞们的衣裙更是美丽动人,比起我们汉人千篇一律的灰黑蓝色服装真是好看上千倍。遗憾的是如今彝胞们多已汉化,我们此行竟没有看到有如此美丽装扮的服饰,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情。</h1> <h1><font color="#010101"> 我在冕宁县城看到一位彝族老奶奶穿着略有昔日风格模样的民族服饰上衣,便恳请她让我拍了一张像做为留念。</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西街里,我们遇到了也是前来探访故地的老同学。同学在故乡相见,分外亲切,争相诉说着各自对故土的种种感受。</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西街曾经是父母买米买肉的必经之路,因为年幼,所以印象模糊,只记得悠长的西街上有座桥,连接着西、南两街,好吃的冰粉和松饼就在桥的东头。遗憾的是,这条桥早已被洪水冲垮,断桥流水,只留下半截桥墩,仿佛在述说着昔日的繁华岁月。断桥对面的南街也拆迁成了一片废墟。因为泸沽河的上游修建有水库,所以泸沽河的河水日益干涸和浑浊。昔日美味的冰粉和小甜饼已不见踪迹,曾经的期许,已随风成为往事,空有余味留存在我永远的记忆里。</h1><p class="ql-block"><br></p> <h1> 断桥流水,半截桥墩,仿佛在述说着昔日的繁华岁月。</h1> <h1><font color="#010101"> 泸沽南街一片废墟。</font></h1> <h1> 小时候,在泸沽大桥边上有个水泵房,曾经是父亲工作的地方,我常跟随父亲上班,在水泵房边嬉戏玩耍。水泵房前的河水清澈急湍,奔流不息,河堤两岸长满了绿树杂草。如今,水泵房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宽的河堤和淡淡的遗憾。</h1><h3></h3> <h1><font color="#010101"> 泸沽大桥上的留影。</font></h1> <h1> 钢铁厂的水塔,也是我记忆中的一部分。听大哥说当初从海南调来泸沽,我家的房屋就在水塔附近。房前围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以供我们小孩玩耍跑闹。父母在房前屋后种有菜地,还种了许多南瓜。后来我们搬家到革委会后面居住,就将房屋和菜园给了同乡的赵叔叔一家居住。记得我和小哥哥曾去过赵叔叔家挑南瓜回去。当时的钢铁厂四围也是一片片麦田,因为年纪太小,从钢铁厂走到我们家,我感觉走了好远好远。如今泸沽镇旧貌换新颜,四周都盖起了楼房,完全寻不到往日的踪影,还是在大哥的带领下,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那个象征家园的水塔。这里曾经是我儿时的乐园,如今却变成了一畦菜园,房屋也没有了,小时感觉高高的水塔如今看来并不高大,它静静地伫立在菜园的一隅,灰暗而孤独。</h1><h3></h3> <h1> 50年前我们兄妹四人曾经在这水塔下拍过一张合影,如今物是人非,兄妹四人只剩三人苟存于世,不禁让我们泪流满面,唏嘘不已。</h1> <h1> 50年后再合影,“遍插茱萸少一人”。</h1> <h1> 重回泸沽对于大哥而言,感受比我更加强烈。因为是长子,在泸沽那艰苦的岁月里,大哥所经历的事情,所经受的苦难要比我想象的要多的多。更多的时候,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是大哥和二哥承担。泸沽海拔高,天气较冷,那时每家每天都要烧蜂窝煤炉子,而捡煤,做煤球的任务都是由大哥和二哥来完成。大哥、二哥还要经常下河摸螺打鱼抓泥鳅,给家人增加点蛋白质营养。长年的打鱼抓泥鳅经历,被鱼腥味嗅怕了的大哥,这几十年来从不吃河鲜。因为家境困难,为了分担父母的压力,品学兼优的大哥毅然放弃读高中机会,去做临时工来补贴家用。如今想来,如果大哥读高中,也许命运会因此而改变,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操劳辛苦。</h1> <h1> 曾经的生活必需品--蜂窝煤炉子。</h1><h3></h3> <h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重返泸沽之行,其实是品味生活,认知自我的过程。只有懂得过去的艰苦岁月,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当我们再别泸沽时,更多是祈盼明天会更好!</h1> <h3>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