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画里乡村—宏村

龙之视角

<h3>  一部《卧虎藏龙》,让我知道了有个美得如画般的乡村;一个关于卧牛之地的风水故事,让我有了到当地一探究竟的冲动。宏村,我来了!</h3> <h3>  坊间关于宏村的风水故事(根据朱姓族长茶间闲聊整理):初时的宏村在建成之后,全族虽经努力,却一直没有出过撑得起门户的读书、经商和做官的人,族中长老心有不甘,合议后便请来了大地师,经过地师的实地踏勘,以牛形格式布局建村。然历经数载,村里依然出不了“人物”,地师也是愁白了头发,无奈请来技高一筹的师兄为村里的风水把“脉”。师兄也是山顶溪底、村前村后的反复细勘,整个村庄布局并无差错,按理该村应是人才辈出,但为什么就是出不了人才呢?百思不得其解。一日,地师走累了便在村前的大树下歇息,看到树下的卧牛口吐白沫,㤺忙告知陪伴的村中长者说这牛口吐白沫快不行了,赶紧想办法医治吧,长者笑说,这是反嚼,告知先生,牛吃草时直接把草咽进了肚子,待闲时再把肚子里的草吐出来细嚼,然后再吞到胃里消化。村民的解释,一语惊醒了地师,一直困扰的问题瞬间得到了解决,原来牛有2个胃啊!也即村庄的牛形布局中少了个牛胃!于是在村中心的泉眼处开(修建)了个池塘做为牛胃。也就形成了以山为牛头、以树为角、以桥为脚、以屋为身、以渠为肠、以“月沼”为胃、以“南湖”为肚的今天宏村的“牛”形布局,自此,宏村人丁兴旺,人才辈出。</h3> <h3>  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  南湖,“牛形”风水中的“肚子”,位于宏村村口,建于明代万历丁未年(1607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h3> <h3>村中小道</h3> <h3>  “牛”形风水中的“牛肠”,是凿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八弯,把水引入村中央后经过每户门前,以供防火、饮用、洗涤等。</h3> <h3>  月沼,“牛”形风水中的“牛胃”也即俗称的“牛小肚”。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h3> <h3>  汪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代的祠堂建筑,属于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祠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h3> <h3>朱熹家训,处世持家之道!</h3> <h3>  承志堂,建于1855年前后,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砖木结构,全屋有木柱136根,大小天井九个,七处楼层,大小60间,门60个,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h3> <h3>  树人堂,由清敇授奉政大夫浩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后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建造。门外为八字门楼,内置悬枋栏板,象征官场的威严与排场,代表了曾经的显赫地位;不设后门,客人大门进大门出,象征建造者为官的品质。树人堂取“百业须精,儿女当教”之意,寓意深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