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呼唤——时光里的老屋

無影🌹

<p>  仿佛一杯茶的功夫,转瞬间,大地复苏,春光已至,一场小雨把家乡的天空擦洗的一尘不染;窗台上,春日温煦,阳光明媚;推开窗子,微风拂面,桃花灼灼,花瓣纷纷,挤进满满春的味道;清新的空气里,和着扑面而来的泥土淡淡芳香,沉醉了我的一帘幽梦。</p><p> 春去春又回,草枯草又青。阳春四月,本是令人心情愉悦的季节,可是每年到了这个时节的清明,就像一座很长很长的桥,一头连着已故的亲人,一端连着无尽的思念;总会让人心情满满的复杂,尤其是想到天堂的父母,难免让人心酸和感伤。</p><p> 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父母的绵绵思念;想起了父母,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如果去往天堂的路上有天梯,我会不顾一切去看你们,我将会在天堂里最美丽的地方找到你们,然后,永生永世依偎在你们的身旁永不离去。愿天堂的爸爸妈妈一切安好!</p><p> 2019年4月3日,清明前夕,我们7个儿女从祖国的天南地北赶回老屋,一个坐落在东北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为父母扫墓,这是每年一次对父母最深重的祭奠和思念。</p><p> 那一天,离进家门还有百步之遥,就看见了手搭额头眺望的二姐,远远的迎出门来,天知道她从几点就站在门口了,一定是妹妹提前告诉了二姐。这样兴师动众地回来,陈旧的老屋,忽然被喧闹的人声塞满,兴奋得吱吱作响,老屋只在我们回来时,才再一次呈现出欢乐和饱满的样子。这才是我熟悉的老屋的味儿道,家的味儿道。</p><p> 一刹那间,老屋触动了我心中的那一份柔软,我百感交集,忍不住热泪盈眶,杂乱的回忆里,满满都是老屋和母亲的爱,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别离。</p><p> 每每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发现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屋和母亲的视线,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屋和母亲的牵挂;在我眼里,老屋和母亲是一种永远值得洒泪的、让我感怀的岁月,是一篇总也读不完的美好故事;恍惚又看见母亲娇小纤弱的身影,妈妈的模样再次从记忆的大海深处荡漾着驶入我的眼帘,她静静地站在屋檐下,在袅袅的炊烟中,远远地望着我,为我送行。这个世界再大,也不如有老屋和妈妈等你回家。</p><p> 妈妈这个词,真的很重很重,重的每当我想起,心里都会酸酸的、沉沉的。</p><p> 妈妈健在时,我远行了,我回来时,妈妈却远走了。</p><p> 窄窄逼仄的泥土路,幽幽地通向老屋墙围。庭院深深,老屋空空;窗棂破旧,门板支离;断壁残垣,满目疮痍;犄角旮旯布满了蜘蛛网,残缺不全地悬挂在屋梁上面,蜘蛛却踪影不见,想必是久久未扑捉到食物,饿得落荒而逃了。这是一种无法明言的惆怅,老屋老了,像是一个垂暮的老人,安详从容,平和静谧,守着千年不变的岁月和宁静。上锁的门,无法尘封一路走来的历程,家族的荣辱往事和兴盛衰败,不经意间让我感慨万千,却又多了一份让人揪心的落寞。</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肥了思念,瘦了春光。生命最初的记忆是模糊的,某一瞬间,就想用心灵打捞起时光和岁月烙印的涟漪,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和从老屋一路走出来的自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老屋,是故乡的符号,是几代人的摇篮,她不仅仅承载了我童年和少年的甜酸苦辣,还包裹、记载着我简单而又快乐的人生。老屋永远深藏在我记忆的乡愁里,成为我这个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而老屋的影子,又时常让我追忆着当年的一抹童趣和老屋里发生的故事,反反复复萦绕在我的脑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nbsp; 老屋,我不会忘怀母亲点起的那盏煤油灯,曾经绵延了几代人的生活,永远亮在我的心房,陪伴我一天天成长。我记得小时候的冬天好像格外的寒冷,天也黑的早,母亲一般会在完全看不见的时候才会点亮煤油灯,一家人围坐父亲煨热的土炕上,在昏黄跃动的煤油灯下和火盆边烤着红薯和土豆,每每想起,心里都特别温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屋,星星点点的灯光,不仅仅点亮了我的童年,也点亮了那一段沧桑的岁月,点亮了一家人的全部生活浪漫和希望,让家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留给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便是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纳鞋底或缝缝补补的情景。早晨天还不亮,母亲就起来喂鸡、喂猪,再就是全家人的吃饭穿衣都要一一打理好,等到她吃饭的时候,饭菜都凉了,或所剩无几。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成的,冬天我和妹妹嫌冷不起床,父亲和母亲就拿着我们的棉衣到火盆上烤热后再让我们穿。每到春节的时候,母亲都会把全家人的衣服、被褥拆洗干净,缝补利索,特别是要给最小的我们做一身新衣服。很难想象缠着一双小脚的母亲,为了我们这个家怎样在田间、地头和磨坊里操劳的。可那时我们谁都没有注意到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几乎耗尽了心血。母亲宁可一年不吃一颗鸡蛋,节俭几个给我们交学费的钱💰,从牙缝里挤巴出的琼浆,把我们喂养,伴我们成长;她宁愿自己衣裤多补几个补丁,也要让父亲和我们穿着体面地走在人们面前。常常半夜醒来,总能看到母亲还坐在煤油灯下,这画面始终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即便是如今,我也会常常想起煤油灯下的母亲疲惫不堪的面庞,也因为这一画面,让我对“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有了别样的感触,始终是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怀念那时的岁月,怀念父母和兄嫂姐妹的陪伴,怀念那种年少不知愁滋味的生活乐趣,还有那一盏将我们紧紧聚在一起的煤油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屋,我不会忘记她那单薄的石墙,曾为我苦涩的童年抵挡住风霜雨雪的侵袭,冬天,她有母亲胸怀般的温暖;夏日,她则为我们蓄满阵阵的清凉。最喜欢的是那春雨盎然和秋雨潇潇,一家人雨歇,静坐亦或是静卧在老屋的土炕上,爸爸抽着旱烟,妈妈纳着鞋底,透过蒙蒙绵绵的细雨,如同漫长的岁月朦胧在心底。雨滴轻轻敲打在屋檐下的土地上,滴滴哒哒,淅淅沥沥,悄然呼唤着心里那一丝丝不好意思诉说的愁绪。尤其是老屋那磨光的门槛,小的时候总觉得很高很高,曾将我一次次的绊倒,我似乎还记得那隐隐的疼痛;那时,羞怯的我总是睁大眼睛躲在一旁,看大人迎送了多少人来客往,幻想着大山外面的世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岁月的推移和推移的岁月在母亲额头上雕刻出纹路的延长,而我一天天长大,不知不觉、转眼之间,在匆匆的时光中我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少年。感恩父母把我含辛茹苦养育成人;感谢二哥把我带出大山,感受外面精彩的世界,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p><p> 那天,当我离开老屋的片刻间,我突然发现,母亲正以一种充满无限怜爱、无限关怀、无限牵挂的目光,在背后默默注视着我远行,深邃的眼神充满忧伤,只是在眼睛的余光里看到母亲,眼角闪着晶莹的泪花。</p><p> 渐渐的,我忘记了母亲的目光,那目光是一种惆怅,是一种不舍,是一种爱恋。</p> <p class="ql-block">  ▲日月穿梭,多少往事已被岁月辗转成尘。久未涉足的院落,老屋剥落陆离的的墙壁;飘飘洒洒的雪花;断裂又匠心修补的大石槽;院内和围墙外爬满褶皱的老枣树;褪去喜气的春联;全家人围坐烤火的碳火盆;斑驳着岁月的沉淀。屋檐下的夹缝中,一把锈迹斑斑的镰刀和高高悬挂着的一柄锄头,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想起父亲。他曾经用这把磨的铮光锃亮的镰刀和锄头,收割了一代又一代的贫穷,也收割获了他一生固守的这片黄土地上的希望。当下,它们已经成为一件摆设,一件不言而喻却又饱尽沧桑,蕴含着和父辈们一样有着独特艰苦卓绝,却又不屈、不挠、不朽,功成身退的豪迈。一个个熟悉的老物件,细说着心中的惆怅,收藏了父母的善良,再次将我的思绪追溯到童年美好的时光。中年健壮的父亲,不论春夏秋冬还是寒来暑往,经常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下地干活的场景,一次次浮现在眼前。汗水💦湿透了衣衫,挂满了父亲慈祥坚毅执着的脸颊,也浇灌着父亲那充满希冀的心田。成了我永恒的回忆,深深的刻在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日俱深,令人回味无穷。最令人魂牵梦绕的是村头那一口老井,养育了祖祖辈辈,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每天清晨或黄昏,小径上人流络绎不绝,都是挑着桶担水的,有汉子、有姑娘、也有小媳妇,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好不热闹。那是最美的风景,那是最入心的画面,勾起内心沉甸甸的乡愁。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也加入到了这支队伍,“吭吭匡匡”的铁桶碰撞之声,或者是勤劳村妇那简单的“早啊”的招呼声,如此的节奏一直持续到我离开小山村。老井,就这么无怨无悔地贡献着,冬暖夏凉,滋润着我的心房。如今,老井在历史的尘埃里,逐渐冷寂了下来。更让人感怀的,在孩子们眼里已成了稀罕物的灶台,我远远的打量着她,生怕惊扰了她。灶台口上烟熏火燎的痕迹清晰可见,脑海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温情脉脉的岁月,灶台里暖暖的篝火,让我想起父母在世的日子,年三十是父母最忙碌的时候,亦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每年到了这个时日,灶台的篝火经久不息,冒着缕缕青烟的锅台旁,母亲一手抽拉着风匣,一手把柴草送进灶堂,🔥火光映红了母亲消瘦的脸颊,灶台熏红的眼角浸着被柴火呛出的泪花,她时不时抓起系在腰上的蓝布围裙,擦拭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和眼角的泪痕。缠过的一双小脚,不停地走动在灶台与饭桌之间,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丰盛的饭菜,碗碗碟碟透着浓浓的妈妈的味道。而后,全家人欢欢乐乐一起贴春联, 吃年饭,放鞭炮的画面,又展现在眼前,定格在旧时光的记忆里。特别难忘的是生日那一天,妈妈在灶台旁早早准备好一碗面和一碗卤,还有温热的煮鸡蛋,她小心翼翼剥掉白的诱人的鸡蛋皮,给我和最小的妹妹分食着煮鸡蛋。这是多么美好动人,美妙绝伦的画面啊。这一桩桩往事,温暖了我的春夏秋冬,陪伴着我在异地他乡的每一个孤独的思乡夜。这些鲜活的记忆仿佛伸手可及,可是又飘忽不定。就像一缕缕光影随风飘散,却又牢牢的喙刻在记忆深处,令人梦绕魂牵,无法一抹惆怅。 </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和回忆里,多是和爸爸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有的时候,真希望失去记忆,忘掉那些有关爸爸妈妈的事情,从此以后不会再为思念爸爸妈妈从睡梦中惊醒。偶尔也会为不知情的人,不经意的一句问候,“家里的老人还好吧”?而黯然伤神。</p><p class="ql-block"> 日日夜夜,思亲不见亲,那种思念的滋味是无法诉说的,而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我站在寂寞的夜空下,一点点收纳着那些不曾被我遗忘的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 光阴绵长,往事如烟,风干的记忆憧憬,轻扣我的心扉,不时萦绕飘浮在伴着朦胧的梦幻里,像那热闹的秋枣一样挂满枝头,久久挥之不去,随着岁月的更迭,凝重了记忆里的暗香,沉淀在我的心底,牵绊着我走近儿时的那段时光。儿时的欢乐,童年的苦涩,少年的烦恼,每一段都有着模糊而又清晰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推开吱呀的门,一股古老而又清新的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和浓郁的烟熏火燎的柴火霉味,扑鼻而来,让我有些陶醉。这是一种亲切的,久违了沁人肺腑的味道,我在记忆的深层,一点一点打捞着曾在老屋经历的童年,细数和品味她给过我的人生百味。</p><p class="ql-block"> 老屋装满了太多的乡愁和记忆,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忘怀。老屋是我永远也走不出的守望。</p> <p>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在城里呆久了,多少沾染些城市的洁癖,可对老屋的情感丝毫未减。每每回忆起在老屋生活的点点滴滴,总是有一股清泉在心里潺潺流过,让我感受着那段岁月的澄澈和温情,纯净和美好。</p><p> 重回老屋,我不在乎老屋布满的灰尘,还习惯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土炕,不介意没有液化气和自来水以及手机没有信号的枯燥生活 ,渴了舀起一瓢缸里的井水还能咽得下。水,还是那样甘甜,依然是小时候的味道。</p><p> 院子里屋檐下,我注视着家乡的故人、旧物,回忆过去,往事不堪回首,洞若烛照。许多擦身而过的温暖细事被记忆一一俯拾,老屋里,那些曾经熟悉却渐渐消失的老物件;与姐姐和妹妹以及同龄小伙伴在村头田野里消磨的那一个个暑假和寒假;那些虽称不上稀奇,却永不会忘记的家乡食物和味道。所有这些都储存在记忆深处。</p><p> 从前所不曾注意到的细微枝节,突然在某一些时刻,与梦醒时分的当下现实相互重叠,从此再也没有摆脱过它。</p><p> 那一夜,我们兄弟姐妹又特意挤在一个坑头,躺在炕上,望着窗外天空忽明忽暗的星光和稍远处忽隐忽现的月亮🌙,神思飞驰,思念像疯狂生长的野草,牵引着我一次次地梦回老屋。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的岁月之中,看到了那个曾经淘气和傻傻的、孤独和忧伤的自己。真是“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刻难为情”。</p><p> 我是在老屋里长大的孩子,无论走多远的路,终究像是一只风筝,老屋和母亲共同搓成了牵着你的那根线,永远都不会远离你。她希望你过得好,盼着你变强大,不惧怕生活里的任何压力。那怕就此离家越来越远,她的心也会想尽办法来到你的身边,彼此的爱和牵挂不会因为距离而衰减。</p><p> 童年和少年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恋,只有到了青年和中年的时候,当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对母亲才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爱。</p><p> 诚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母亲手中的那根线,你永远都无法挣脱,即便是相隔千山万水,即便是远渡重洋,然而,娘的身影,总是在你的行程中,娘的牵挂,就是你穿越时空回家的理由。</p><p> 当你累了的时候,当你努力去踏遍千山万水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回头看一看那个随时等你回家的娘。珍惜生你养你的人吧;珍惜生命里,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珍惜每一个团圆的时光。那是上苍赐予你的最美好的记忆,也是人生最充实最幸福的日子。不要让来处只剩归途;不要等到失去了机会才悔恨知错;那将是你一生中最痛苦的记忆。</p><p> 家,永远是一个宁静和爱的港湾,娘在那里静静为你守候;有娘在,我们还是孩子,我们也就永远年轻;老屋在,就有家在。</p><p> 老屋蕴藏了太多太多无法磨灭的记忆,最诚的心,最纯的情,最真的梦,一次又一次被真实地捡起放飞。</p> <p>  ▲光阴如水,年华易逝。曾几何时,老屋迎来了四个妯娌,出嫁了四个姐妹;家,注入了新的喜悦和活力,家,就像雨后的春笋,一天一天在成长壮大,父母却一年一年在渐渐老去,身子骨也大不如从前了。</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我总以为来日方长,可人生哪来那么多后会有期,有时来日并不方长,遗憾我领悟的太晚;人生无常,岁月无情,来不及和您说声再见,骤然间,深爱的父亲和母亲相隔八个月先后驾鹤西去。当时我在出差途中,两次都是外甥打来的电话,我日夜兼程奔波回家,在我的想象中父母亲可能在抢救中,到家一看父母已停止呼吸,那闭不上的嘴不知还挂念着谁和哪些放不下的事……最终我也没有赶上和父母说上最后一句话;还是无法见到至亲至爱最后一面,成了我永远的遗憾和锥心刺骨的痛苦。从此再没人喊我乳名了,才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飘渺;再没人催我回家过年,一起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了,才感到我被可有可无了。</span></p><p> 爸爸妈妈的远行,让我们兄弟姐妹悲恸苦挽,尽管我们百般无奈,万般不舍,最终他们还是执意地走了,但是想到母亲和天堂里的父亲终于相聚,我又有了一丝慰藉;白纸上的黑字挽联,满天飞舞的纸钱,兄弟姐妹的悲伤,我似乎看到老屋也在哭泣。为你们的远行不在孤单,我们兄弟姐妹用一生泪水编织了满路的鲜花。</p><p>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没有经历的人无法理解,失去了父母对于一个家庭要多久才能恢复平静;请好好呵护你的爸爸妈妈吧,珍惜当下的陪伴,不要等来不及了才去珍惜。</p><p> 时间是与父母之间最远的距离,物是人非,父亲和母亲离开老屋已经二十年了,在我的心中,父亲和母亲好像一直就不曾离开过老屋,还在我们美好的回忆中,还在那年那月那天的旧时光里。</p><p>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p><p> 老屋在,爸爸妈妈也一定在,要不他们能去哪里呢?睡梦中经常出现他们劳作和驼了背的身影,常常梦见父亲拄着棍子 ,坐在小路边墙角下,等待我回家的情景;一直以来,父亲用这最笨拙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我回家的路。惊醒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觉得他们就在那个角落里看着我们。</p><p>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家里的生活是艰难困苦的,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过着节俭、汗水和泪水浸泡的日子,岁月和苦难在父母的脸上刻满了忧愁;贫穷、饥饿带给童年的我太多的恐惧和痛苦;父母养育我们八个子女实属不易。儿女一天天在长大,衣服一天天在变短,而且都要读书,开支很大,每个学期要交好几元钱学费和书本费,到交费时,妈妈每次都发愁。我经常看到妈妈走东家上西家,到处向人借钱度饥荒,而且常常走了很多家都未必能借到。</p><p>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时光会永远铭记那段苦难的日子,今天回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妈妈就手捧着碗,挨家挨户去借粮。在我六岁的时候,那是个久旱无雨的春天,又是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加之时年生产队吃“大食堂”,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村庄的男女老少就去山里挖野菜和采摘树叶,拌糠煮成面疙瘩,再就是将晒干的玉米芯碾压成粉末掺合着玉米糁煮熟吃。最好吃是那榆树皮面,光溜溜的吃起来得劲的很,还不卡喉咙。当初,这榆树皮可是个稀罕物,早早的就让人剥光了,心里祈盼着得多久才能长出新皮来?这些东西吃进肚子里都是很难消化的,最后屙不出大便,还得大人用棍儿一点一点的帮着抠。每每这时,孩子们因为疼痛哭的声嘶力竭,大人们看在眼里,也是心疼的泪流满面。记得有一天,刚刚种完地,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头昏眼花,四肢乏力。妈妈从一只挂在墙上的小篮子里小心翼翼取出些苦杏核,拿锤子一颗一颗砸开,然后检出杏仁,放在火盆里烤熟了让我吃,我和妈妈先后中毒,呕吐不止,要不是抢救及时,差点就没命了。</p><p> 人总是对童年有着深刻记忆,有着特别的亲切感,在每个人的童年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关爱是永远不可缺失的。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因为母亲的呵护,我的童年记忆是快乐幸福的,母亲以她一生无怨无悔的奉献和勤劳,展现了一个伟大母亲的情怀和无私,温暖了我的一生,母亲所给予我的,我无论如何都难以回报。2000年的春天,我的幸福感突然被母亲的离去带走了;母亲走了,没有给我留下什么遗产,但却为我留下了人世间最珍贵、最纯朴的母爱,还有那无穷无尽的怀念。远行时,不再有妈妈的殷殷叮嘱,回家了,再也听不见妈妈的唠唠叨叨,面对的只有思念爸爸妈妈的伤感。</p><p>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些记挂在暮年心灵的记忆,像一株千年古树的根,深深扎入厚重心田的黄土里。丝丝缕缕的根弦,奏出悠长的呼唤,那是慈祥的母亲,一声声依门呼儿归的召唤。</p><p> 父母是为我立账户的人,虽然他们从没想要收回成本,但是在需要我加倍奉还的时候,直到他们离我远去,我都还是还不清啊。</p><p> 人世间最美好,莫过于:我已长大,您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而您仍然长寿健康。</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回忆我走过的路,唯一愧疚的是对不起爸爸和妈妈,记得有一年回家探亲,我和爱人带着父母去承德旅游,避暑山庄的山山水水令人陶醉,这是母亲平生第一次走出大山乘坐火车并外出旅行,更不要说体验城市的繁华了,看得出来那几天父母高兴的不得了,他们脸上笑容变得愈发的灿烂,我的心灵深处则多了一丝慰籍。也就从那时候起,我便有了带父母去北京看看天安门和故宫,来我工作生活的城市住上一段时间的打算,并且耐心做着准备。每次回家探亲,看到父母那欣喜的样子,我内心就总有一丝愧疚,因为我欠父亲和母亲一个最基本的愿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离别难,伤别离。我多么希望时光驻足,每次探家归来,离别时,我都无法直视母亲的眼神,我怕走的不安心,走出家门,头也不回往前赶。母亲总是颠着小脚,颤颤巍巍的一定会执意把我送到两公里外的公路边,直到我坐上车,回头再看母亲还在那里张望。久久看着车子渐行渐远,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这可能是天下母亲都有的心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看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哭得稀里哗啦,像个孩子一样,泪水模糊了我前行的视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一直以来,母亲的眼神和身影是刻在我心上的一幅最美丽的画卷,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牵念和不舍。山重,海深,都无法与近半个世纪的母子情深相比。从此,我回家的脚步越来越频繁;回家的心情越来越急切;离家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和艰难。</span></p><p> 苦日子过完了,爸爸妈妈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爸爸妈妈却远走了;我亏欠他们太多太多,没条件的时候没有照顾好爸爸妈妈,等有条件了,也没有照顾和报答爸爸妈妈,这是我一生的遗憾。</p><p> 父母在时,不觉得“儿子”是一种称号和荣耀,父母没了,才知道这辈子儿子已经做完了,下辈子做儿子的福分,还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再轮到。</p><p> 我们的世界很大,常常忽略了父母,父母的世界很小,只装满了我们;父母给我们的再多,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我们给父母很少,却说是孝心一片;他们经常忘了,我们已经长大,就像我们经常忘了,他们已经渐渐变老。昨天老屋里发生的太多太多的故事,依旧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下辈子如果有来生,我们继续做你们的孩子。</p><p> 老屋,是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坚实的臂膀和粗糙的双手,一砖一瓦一石建成的。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慢,没有机械,没有钢筋水泥,靠的是肩膀和力气。老屋,是父亲和母亲用血汗铸成,一直透着一种不可侵犯的尊严和庄重。</p><p> 老屋,是父亲的希望,是母亲的梦想,是游子的城堡,是儿女的天堂;老屋,延续着兄弟姐妹爱的生命,是有缘才能相聚的地方。</p><p> 老屋,背向着她走,越来越远,面向着她来,越走越近。贫也是老屋,富也是老屋,贫不嫌老屋,富不弃老屋。远也是老屋,近也是老屋,远不忘老屋,近不离老屋。走过千山万水,永远不忘乡愁——我的老屋。</p> <p>  ▲时光荏苒,几度花开,几度花谢;几番月圆,几番月缺。还没来得及感受夏天的热烈,老屋就老了,老屋的人牵挂在外的游子,老屋的所有,也必定是游子心头的牵挂。</p><p> 老屋距今已有六十多年,已是几代人的记忆了,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岁月再也无法在她的脸上多刻下一道皱纹。四年前我就发现,老屋有两根檩子已经开裂,其中的一根已破损得十分严重,我真的担心有一天她不堪重负,她会倒下。这次重回老屋,我惊奇的发现,檩子的伤口竟然奇迹般的完好重合,二哥说,老宅是块风水宝地,是父母在天之灵庇护着老屋。我说,是天佑老宅,地佑老屋;是山神保佑庇护着老屋;是父母、天地、山神保佑庇护着我的家人。</p> <p>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的剪影。</p><p> 离开老屋四十多年了,乡村、土地和亲人馈赠我的爱与哀愁,经由岁月的窖藏,已然沉淀为我生活中和生命里无法析出的盐质。随着年轮的递增,我越来越感觉到,纵是岁月改变了容颜,纵是沧海变作了桑田,枯守着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对老屋的眷念和对父母的爱恋,以及对兄长、姐妹的眷恋。</p><p> 感恩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感恩兄长和姐妹,有了你们,我人生的旅程不再寂寞,不再彷徨,不再孤独。既往的危难中,最先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是你们的身影和脊梁;时至今日我童年的记忆中,仍朦胧记得,昏黄的煤油灯下,凌乱不堪的灶台旁,我总能在姐姐的臂弯里安然入睡。此生,有你们相伴,便是我最大的福报;此生,有你们陪伴,便是我永久的依靠和幸福,永远也不会缘去如水。</p><p> 父母走了,老屋也老了,或许有一天,老屋仅在我们泛黄的照片里和记忆中,在我们向孙辈提及的故事里,在我们睡梦的深处。 </p><p> 老屋,虽然用文字记下的,总没有记忆中的温馨和甜蜜,但所有的回忆,只是想念,没有悲伤和遗憾,愿今后时光不老,岁月静好;别来无恙,老屋安好!</p> <p>  ▲望断天涯路,归去是何年?生活在老屋,与鸡冠山的缘分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从小我看着鸡冠山长大,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鸡冠山是何方神仙?什么来头?他的前世今生又是如何?没有相关的史料印证和记载,中国的历史也没有只言片语,也无从得知考究来源,更无法计算他有多少年龄。小时候常听父亲说,鸡冠山是西游记里的杨二郎用扁担挑来的,一座大黑山放在了离老屋三里之遥的大东沟,鸡冠山则留在了董家沟,也就是我家老屋的右前方。我不晓得鸡冠山和董家沟有何关系,他们到底谁先谁后。还听大人说,鸡冠山下埋着很多很多的宝藏,还有许多小小的井,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那时我们几个要好的发小,一有时间就往山上跑,衣服常常被树枝刮破,回到家,免不了要挨妈妈的一顿打……鸡冠山从小到大给我的感受和认知,就是家和故乡。</p><p> 对家乡的体谅和理解,是需要很多年月去酝酿的事。多年以后,随着年龄的渐长,我才发现,那个渐行渐远的故乡,用其独有的方式,从味觉、生活习性到处世思维,时刻影响着自己。它早已在身体里生根发芽,而在不断的回望和追溯中,也让人渐渐想起了来时的路。心中有家,诗和远方才不再是一种飘渺与孤独的追求。从前的时光是慢的,生活也是慢的,因为慢,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快乐😊。</p><p> 明月依旧照在故乡的夜空,星光却少了许些。然而,一轮圆月能撺缀起几多破碎的记忆?入夜,枕一朵花开,念一段旧事,重温童年老屋的故事,点点滴滴,便打开了记忆的门,似飞舞的蝴蝶轻轻点过岁月落在花间的美好时光,那些悲与喜、苦与乐,都会生出些许的甜蜜。</p><p> 时间是一道转轮,暑往寒来,兜兜转转,却在不经意之间磨平了人的棱角。蓦然一惊,已到老年。不论你多大年纪、走到哪里,童年的足迹永远不会忘记,儿时的那片热土总是挥之不去;人生开始的每一笔,总在脑海中重复着回忆,用心灵常吟着滴滴点点,反复的嚼味,时常跳跃在睡梦里。</p><p> 童年,你是否还记得,吻着沃野泥土香,尽欢的乡村童趣?春掏雀蛋夏抓蝈,秋偷瓜果冬滚雪。柳哨铁环跳房子,两村交战扔圪垃。村后草垛搭个窝,还有藏猫尿合泥。顽童一排墙根站,撒尿使劲比高低。无意尿坏他人墙,只为淘气图个乐。年少不知愁滋味,留下欢悦与无虑。我想,不论你是仕宦商贾,还是一介布衣耕夫,无论你沐浴过多少风霜雨雪,三山五岳或给你成功,五湖四海或给你如意,你都不该忘记土屋泥墙,人生第一步从那里迈起。</p><p>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打开记忆的第一页,是孩提时的记忆,儿时岁月几经风雨,至今还续写在梦里。特别是儿时记忆深处那一角沧桑的屋檐之上的袅袅炊烟,就像那天空里高飞的风筝,始终有一条血脉相连的长长红线牵扯,一头牵着故乡,一头牵着离家的游子;那一缕缕炊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让人不会感到孤独寂寞。远方都市多彩多姿的生活,从来就经不住村头慈母严父盼儿归来的一声呼唤,那一刻,心中的寄托和留恋便全部给了一辈子守在山沟沟里老泪纵横的年迈爹娘。</p><p> 炊烟,是根植心底深处的乡情和亲情;是家的方向和母亲的呼唤;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内心都供着一个图腾,那便是故乡的炊烟。现在很少能看到炊烟了,远去的炊烟,沧桑了岁月,带走了时光,却留下了无尽的怀念,尘封了心中最温暖的记忆。于是也就常常怀念旧日的时光,小时候手推车上的跳动,扁担下的追随,爸爸妈妈的喜乐与哀愁,童年的眼泪梦想和希冀,时常让我夜不能寐。</p><p> 炊烟,是勤劳朴实庄户人家过日子的气脉,包含着农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希望。傍晚放学回家,农家的孩子是不能闲着的,稚嫩双肩百斤重,割柴归来满身泥。要么和小伙伴在家乡的田地里挖野菜、扯猪草,割柴火;要么去放牛和放驴子。当西天的晚霞铺满天空时,当乌鸦呱呱地飞回树林时,当我远远地望见了小山村上空老屋顶上冉冉飘起的一缕缕炊烟,白白的,在余晖中氤氲缭绕升腾时,似是母亲一声声回家的召唤,肚子也咕咕叫了。炊烟里好像飘散着浓浓的焚烧柴草味和弥散着黄米饭熬酸菜的淡淡清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满满幸福😁味道。那个时候,没有烦恼,没有人生的艰难,简单的活着,就是一种快乐。</p><p> 往事不堪回首,童年的趣事,还有那些悄悄流逝的岁月,如一片片随风漂流的落叶,再也无法找回。屋檐下在无幼小的燕雀;院子里再也听不见牛🐂、羊🐑、鸡🐔、猪🐷、狗🐶的欢叫声;那些儿时的发小有些早已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彼此断了或少了音讯。有时,偶尔在某个角落里还能勾起某些零零碎碎的记忆,有许多温暖的画面在眼前闪现,忽而清晰,仿佛触手可及,忽而又模糊,天涯海角般遥不可及。但最终他们还是消失了,你的挽留被遗忘在角落里。</p><p> 回顾一段颇有深意的时光,在这段遥远的时光里,依稀还记得小伙伴们模糊的眼眸和意味深长的名字。有些恐怕再也记不清那事、那人、那天了。留下的,只是心灵深处发出的唏嘘。有的亦与蹉跎岁月擦肩而过,甚至来不及道别,来不及说声珍重,就已经转身渐渐地散了,渐渐地淡了,渐渐地忘了,从此不再往来。</p><p> 有时候,偶尔还能打听到一些他们的一点点消息,但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可供感慨和好奇的了。毕竟相对而言,由于隔着遥远的时空,隔了咫尺天涯,隔着山高水长的距离,确实也没有什么话题可以交流和感兴趣的了。</p><p> 仔细想想,有些人真的已经从我记忆的片断里删剪出去了。在浩瀚无垠的苍穹下,我们是一粒多么微不足道的尘埃,而对于我们的记忆,它的内存容量又是何其微小,微小到承载不下一点点的美好回忆。</p><p> 于是,一些人消失了,另一些人又出现了;而后,一路奔跑,一路相逢,一路告别,就这样聚聚分分,走走散散,最终,遗憾了我们的人生。相信岁月是有记忆的,会记录下来这一路的风景、经历和情深意长,如同无数次的相遇,装点了我纯真的记忆;我还相信年华是会有轮回的,长路迢迢,下一个路口我们还能愉快的相遇。</p><p> 岁月悠悠,高山流水,浮云飘逸,捻花不语,各自行走在漫漫的人生旅途,有些场景,犹如一首美妙的抒情诗,终会写进生命的绵卷;无论心飘向何方,情总在灵魂深处根植。</p><p> 过往不惜,回忆灼伤,人生像背负着沉重的行囊,装载了一路的甜酸苦辣,放下便一身轻松,就会活得平和、笃定、坦然、从容、万事不惊;拾起却无法自在,平添烦忧。 &nbsp; &nbsp;</p><p> 回不去的时光,永远是最好的,回不去的小时候,永远是最美的。</p><p>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鸡冠山他用大自然的伟力塑造出庞大深邃的山体,用自身的努力成长出巍峨雄奇的山峦;他也用时间的绵力滋润出林木葱葱,用坚韧的毅力演化出生气勃发的灵动世界。</p><p> </p> <p>  ▲春暖花开回故里,微风拂面杨柳青。故乡,是那一抹存留在记忆深处最美的颜色,是系着游子心结的诗,是童年的回忆,是灵魂的净土,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妈妈亲手张罗的一桌饭菜,更是一本厚重的书,父老乡亲在书页上写满了自己平凡的人生故事和古老传奇。</p><p> 阳春四月,我沿着故乡蜿蜒曲折的贫瘠山坡小路,一个人缓缓地走在记忆深处,甜甜的、酸酸的,那些过去的往事依然在心里。回顾自己年少走出小山村,几十年奔波打拼,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筑就的城市里娶妻生子,终于在透支了太多太多的生命激情之后,陡然间又开始想念抛离在大山深处里的老屋和故乡。眷念老屋的不仅是养育我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也不仅仅是温暖而又熟悉的乡音、乡情;更多的是怀念那曾经贫穷困苦生活中依然保留的质朴与纯真。眷恋故乡,我渴盼着能够再见到播种的乡亲,归圈的牛羊,冉冉升起的炊烟,老屋燕窝里分飞的劳燕和那嬉戏玩耍的孩童。童年是最美的时光,父母是最美的善良,生命的画匣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记忆中耳边似乎总能清晰地捕捉到儿时那快乐😁的嬉戏声。</p><p> 一年一复始,一岁一枯荣。春天,是一个回望和返程的季节,当春天来临时,其实,人与大自然都早已在回家的路上,因为这里有父母的恩情,更有故土难离的情结。父母把自己的生命溶化在这片土地,早已走进故乡的深处,松柏里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就是他们曾留下来的印记,因此,才使故乡风土人情变得更加凝重。</p><p> 生命来自故乡,这是一块母亲的土地,怀乡思故,不妄为一场生命的美丽,生命的路再远亦远不过望故乡。再回首,我试图走近故乡,亲近故乡,翻阅着她的点点滴滴和苦难过去。面对久而未见的故乡,是否有过“雅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的揪心?面对儿时分飞的劳燕,是否有过“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的郁闷?我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p><p>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时有雨☔️,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人生路上,风雨兼程,红尘滚滚,过客匆匆,有多少缘来缘去擦肩而过,又走丢了多少至爱亲朋好友。</p><p> 走进生我养我的家园,看梨树花开花谢;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是谁藏了我的青春?能许谁共话桑麻?那些儿时的小伙伴,虽然已找不到年少的踪迹,早已消失在时光的剪影之中,但是,一直在我心底里沉淀荡漾。</p><p> 梦里不知身是客,梦中花落知多少。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对明天不在有梦,那会是怎样?我将时间链接起来,却发现,我始终在昨天彷徨。故乡啊,你风雨飘摇几千年,希望我的终老,你还年轻,让花开依旧,愿田园新绿。</p><p> 故乡,是梦中的风景画,一个被赋予生命和情感的土地,令人魂牵梦绕;小小的村庄,暖暖的小院,熟悉的乡音,儿时的伙伴,不尽的思念;好像是一只未解缆的小船,在我心田忧伤地划动,留住在每一个瞬间,那是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p><p> 故乡,是思念的源头, 回得去的是故乡,回不去的是乡愁;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没有人能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会忘却不一样的故土。片片乡恋在时间长河中淬炼,逐渐升腾为悠长乡愁。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和乡愁,不是霓虹闪烁,也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那个有父母等你回家的路和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的家。</p><p>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回家的路永远是甜甜的期盼,然而没有了父母亲的归途总是夹杂着淡淡的酸、微微的苦,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和乡愁。</p><p> 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的一种归宿。其实我的思念是复杂的,既有割舍不下的故乡,而又有自己回不去的童年。我不知道他人的落叶归根是什么,我心中的落叶归根是承载着我儿时最天蓝蓝、水清清的淳朴美好回忆的那片黄土地。</p><p> 年少不觉家乡好,年老方知乡愁长,思乡,念亲,感恩,人之本能。</p><p> 妈妈生我时,剪断的是我血肉的脐带,这是我生命的悲壮;妈妈升天时,剪断的是我情感的脐带,这是我生命的悲哀。</p><p> 父母在,人生尚有春意,父母去,人生只剩秋凉。如今,我与故乡已渐行渐远,我儿时的家乡已经找不回来了;再也找不回儿时那淳朴善良,最美好不过的记忆了。</p> <p>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都说女人没有故乡,出生的地方是娘家,嫁人的地方是婆家,是啊,女人无论怎样的付出,都是外人,都是匆匆过客。可是我真的只想说,你的故乡,就是生你养你的地方,那里有你的记忆,豆蔻花季,青春梦想,缱绻情愫,岁月芳华;父母的家永远是你的故乡。 &nbsp;</p><p> 说来也巧,我的家乡有座鸡冠山,我爱人的故乡张家口有座鸡鸣山,一东一西,可谓遥相呼应。正是浓绿万枝花一朵(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晚春四月,我们来到鸡鸣山探春。</p><p> 鸡鸣山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赵襄子杀代王,迎姊代夫人与飞来峰下,姊闻代王被害,磨笄自杀。后常有稚鸡在代夫人祠上鸣叫,便称鸡鸣山。另据鸡鸣山顶现存清乾隆四十六年一通石碑载:“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山”。</p><p> 鸡鸣山景观的一大特色,是佛、道、儒三教并存。美好的自然山川与人文宗教结合,使鸡鸣山变得更加仙境和富有灵气,登上山顶,好像听到天鸡的鸣叫,放眼宇内,目极八荒,再柔弱的人也会敞开心扉,禁不住想豪呼几声。</p> <h3>  ▲鸡鸣山中的庙宇始建于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辽圣宗太四年兴建永宁寺,后经唐、宋、元、明、清历代续修,殿堂楼阁气势恢宏,色彩绚丽。千百年来,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曾登临鸡鸣山并挥毫泼墨,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