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落花随春去,余香伴夏来,立夏虽带着丝丝冷风而至,但我们的直播课堂在“五一”假期后又暖暖回归了。5月9日,茂名市小学二年级教科版科学下册第9课《通过感官来发现》课堂教学网络直播暨实时共享活动在茂南第一小学如期举行。本期直播课由茂名市科学团队成员、茂南区兼职教研员、新坡镇中心学校教研员谢锦红执教,茂南区教育局教研员李日炎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全市各县区小学共有5万多名二年级学生通过网络实时共享,同时上了一堂科学课。</h3> <h3> 谢老师这节课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探索活动为主线,先让学生分组观察物品,充分交流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让学生初步理解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再让学生看图片用词汇记录发现,并说说由看到的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实物并再次用科学词汇记录自己的真实发现,总结发现:一个感觉器官感知的信息是有限的,多种感官一起使用,能发现更多的信息,会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这节课,谢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推进,实现高效课堂。</h3> <h3>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课伊始,温婉的谢老师娓娓道来,描述了世界的奇妙和美好,引出课题,然后借助课题关键词,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h3> <h3> 感官能发现什么信息?谢老师不局限课堂提供的材料的发现,不受限于课堂小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以往生活发现,生活经验的回想,串起感官发现信息的长链条,充分扩展知识,加深理解。</h3> <h3> 事实与想象的区别,一个感官和多种感官一起发现有什么不同?这是难点。谢老师既紧依靠教材活动设计,又扩展创新活动流程,让学生从图片到实物,由一种感官到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探索,记录,描述,交流……再观察,再探索,再记录……学生如科学家一样思考,如科学家一样做实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寻求事实。</h3> <h3> 课堂品尝椰子糕,面包?对!我们的科学课堂就是这么实,我们搞科学就是这么真!</h3> <h3> 猜物游戏环节,把科学知识趣味化,游戏化,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加深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紧张探索的放松,也是继续探索的动力源。</h3> <h3> 了解科技的发展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极大便利,感受残障人士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在孩子的心中悄悄地种下科学科技改变生活,服务生活的种子,静等花开!</h3> <h3> 一节好课,都必将经过千锤百炼,集思广益,在李日炎老师的组织引领下,团队多次研讨、磨课,研透教材,精准把握目标,重难点。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细化每一个环节,精选每一份材料。在备课研讨过程中,我们有共识,有分歧,有商讨,有质疑,有强烈的思维碰撞,甚至激烈的争论,各抒己见,面红耳赤………这是对直播课堂的高度负责,这是上课老师一次深刻的成长,这是茂南科学教研团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体现。</h3> <h3> 感谢茂名科学直播课堂,让我们建立了老师、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广分享,共学习,同进步!感恩科学让我遇见,让我们爱上科学。感动科学直播团队的每一个人,每一次的努力付出。</h3> <h3> 本期直播课活动在茂名市教育局、茂南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各项准备及直播工作有效推进,顺利开展。在5月7日召开的茂名市科学教学研讨会上,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盘泽南老师对茂南区本期承办的科学直播课作了具体指导。茂南区教育局教研员李日炎老师亲自引领,组织区科学兼职教研员、区科学团队认真研读教材,对科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区教育局仪器站冯利兵、卢广等老师为直播活动的前期准备及直播工作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活动得到了新坡镇中心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梁均平校长多次指导直播课准备工作,安排柯鹏副校长参与指导备课,为直播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市科学课堂教学网络直播活动持续开展,为全市各地小学师生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为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及科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br></h3> <h3>撰 稿:莫 云</h3><h3>编 辑:陈海燕</h3><h3>审 核:李日炎</h3><h3>签 发:盘泽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