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一瞥

河套农夫

<p class="ql-block">  有机会来同济大学主校区参加学习,短暂的时间,对同济大学有了初步印象。</p> <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的起源是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927年民国政府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东大门,醒目的校徽。</p><p class="ql-block"> 同济原来是“德意志”的上海口音转化而来。引申为同舟共济、和衷共济。校徽为三人划龙舟。三人成众,同舟共济。</p> <p class="ql-block">  校训。</p><p class="ql-block"> 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为校训。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同济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从正门进入同济,主楼前面毛主席像巍然耸立。</p> <p class="ql-block">  主楼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主校区(四平校区)平面图。</p><p class="ql-block"> 学校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等4个校区,总占地总面积3840亩。</p> <p class="ql-block">  俯瞰主校区。</p><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是985、211、双一流大学,目前全国排名24位左右。最好的王牌专业有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学专业。</p> <p class="ql-block">  校园随处可见的梧桐树。</p><p class="ql-block">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p><p class="ql-block"> 同济全日制在校生3585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246人,硕士研究生12852人,普通本科生17757人,在校国际学生(长期生)3468人</p> <p class="ql-block">  校园内的水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p><p class="ql-block"> 高大挺拔的水杉必将成为栋梁之才。</p> <h3>  南楼、北楼外墙为清水红砖墙,稳重而朴实,即使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大家之气。</h3> <p class="ql-block">  一座教学楼。</p><p class="ql-block"> 同济校园 整体感觉无张扬、浮躁之气。</p> <h3>  衷和楼,同济第一高楼。本来是科技综合楼。取谐音,寓意和衷共济。</h3> <p class="ql-block">  衷和楼内景。</p><p class="ql-block"> 衷和楼是全国最早最大的全钢式建筑,里面有空中花园,落地窗,构造新颖。宣示同济引领潮流。</p> <h3>  樱花大道。</h3> <p class="ql-block">  校园内的樱花大道。花开时节,对外开放,游人如织。(网络图片)</p> <h3>  校园内绚烂的樱花。(网络图片)</h3> <p class="ql-block">  同济的樱花是日本人回赠的。</p><p class="ql-block"> 樱花原产于中国,后传播于日本。</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华时同济建筑尽数被日本鬼子破坏,夷为平地,化作农田。</p><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内迁办学岁月。学校先后迁往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一路颠沛流离,受尽苦难。直到1940年秋,学校迁往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才稳定下来。</p><p class="ql-block"> 樱花樱花开花有果,但果实无繁育能力。樱花树的存活周期只有40-50年左右。樱花绚烂而短暂。樱花作证不可靠。</p><p class="ql-block"> 聋子听见哑巴说瞎子会看到中日友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主校区登高可远眺上海中心大厦、东方明珠塔等高楼。</p><p class="ql-block"> 此次学习也是登高一望。</p><p class="ql-block"> 再会!同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