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翁的美篇

眼镜翁

<h3>西藏桃花源一醉美林芝</h3> <h3>每年3月中下旬到4月,当神州大地的江南已是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的时侯,素有雪域高原西藏小江南美誉的林芝地区,春姑娘才姗姗走来,冬服尚未退尽,春装已然着身,是最有魅力的季节。峡谷江湖的冰雪正悄然融化,高山下金黄的油菜花和嫩绿的禾苗已铺满大地,满山遍野粉白透红、朵小花繁的藏桃花(俗称野桃花),在高大粗壮的树干技头上争艳吐芳,远处蓝天下云雾缭绕的雪山冰川巍然耸立,近处车来人往熙熙攘攘,座落在青山绿水怀抱中各式美丽的藏寨村落和寺庙,还有穿戴五彩缤纷的游客,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游攝在自然壮美的百里画廊,处处赏心悦目,时时惊喜赞叹!仿佛走进了古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的“人间仙境”,流连忘返!穿越时空,陶醉中似乎也真为自己有幸探寻到了“世外桃源”——那个千百年前被陶公发現而后又神秘消失了的美好世界而自豪!已连续十七年举办的林芝桃花节,今年恰逢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周年时开幕,又正好还是毛主席吟诗发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六十周年。弹指间物转星移,沧桑巨变,社会进步,国泰民安。生态环境越变越优美,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寻梦成真,眼見为实,还是让我们透过镜头里浮光掠影的景像,去共同感受和分享又一个深藏在西藏林芝这个真实而又特别的醉美桃花源吧!</h3> <h3>3月25日随一鸣行攝俱乐部林芝桃花旅攝团从拉萨出发,沿318国道拉(萨)林(芝)高速行驶400多公里直达林芝市巴宜镇(原八一镇,也有坐飞机直飞林芝机场的)。此时的拉萨喜气洋洋,布达拉宫广场已搭台准备好庆祝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周年。沿途天气虽冷,风景也变幻无常,但还是能感受到西藏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h3> <h3>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h3> <h3>机场高速横跨拉萨河而过</h3> <h3>拉林高速公路。穿过长长的隧道再翻越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后就进入了林芝市界,尼洋河也由此一直伴随着318国道在林芝奔流,最终汇入雅鲁藏布江。</h3> <h3>逢山钻洞,遇水架桥。高速公路延伸跨越美丽的人工湖庫区后就到了巴宜镇。</h3> <h3>初見挺立在路旁山坡上的野桃树和桃花,虽然量少孤稀,还略显杂乱,但已可見风格独具,鲜艳夺目,令人眼睛一亮!</h3> <h3>林芝市巴宜区(原八一镇),是318国道川藏线上军民融合的重镇,雪山环抱,湖水清澈,环境十分优美。</h3> <h3>距巴宜区不远就是嘎拉桃花村,今年第十七届林芝桃花节就在此开幕。满山遍野高大而粗壮的野桃树(学名光核桃树),经整合由山脚向上成台阶分布,狂野盛开的桃花和紧随相伴的菜花麦苗,盛装喜迎四方宾客。经广东省对口援藏和当地村民多年的共同奋斗,已将大自然馈赠的“桃”资源和精心设计的桃文化景观融为一体,不但形成了桃花产业经济,造福于民,还把嘎拉村打造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创建了一个中国最美的桃花乡村,林芝桃花节也成为藏地誉满中外的一张新名片。</h3> <h3>林芝的野桃林绵延百多公里,早已驰名中外。</h3> <h3>距桃花村不远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海拔2920米,总面积近7000公顷,如镶嵌了精美宝石的项链,展現在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的两江交汇处,是自然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完好保护的又一見证。</h3> <h3>横贯林芝的泥洋河谷地,既有大峡谷的险竣侠气,又有江南青山碧水、绿树沙滩的秀丽端庄,宽阔清澈的水面倒映蓝天白云,看似单簿独株的桃花小树,却艳装傲立江边,用白里透红的小朵繁花点缀扮靚了河谷美景。</h3> <h3>巾帼不让须眉,霸气指点江山。</h3> <h3>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里,有个藏匿于高山却颇有名气的藏寨索松村(海拔3100米),当地的村民和攝影爱好者在家门口共同培育构建了一个民间观景台,是正面覌赏拍攝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的绝佳位置。</h3><h3><br></h3> <h3>昨天傍晚还是阴晴天气,第二天晨起却見大雪纷飞,小院里外很快积起了厚厚的冰雪。真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尤其是对“美“特别敏感的女游客,抓住机遇,急匆匆换上鲜艳的藏族服装在雪里摆着pos攝影,欢声笑语在寂静的山村里回荡,送走了寒冷,带来了温暖。</h3> <h3>高原天气就象小孩的臉变幻无常,正在为大雪纷飞看不見南迦巴瓦峰而有些沮丧时,没想到渐渐雪停云散,苦等守侯到中午时分,南峰竞出人意外地终于露出了脸面。</h3> <h3>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端的起点,虽被赞为“中国最美的山”,但因常躲在浓云密雾之中羞于見人,却又有“羞山”的雅名,所以象这次我们能偶然見到其真容的人,那真是很有运气和快乐幸福啦!</h3> <h3>一天后在翻越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后,有幸在山口观景台再次更清晰而近距离地覌赏到了南迦巴瓦峰的雄姿。</h3> <h3>这是我们离开索松村后的当天傍晚(凌晨也飘过大雪),几个坚守在那儿的影友拍到的南迦巴瓦峰金山。白天虽已見过雲雾缭绕的南峰,但看到南峰金山照时,仍有美中不足之感。逗留三天两夜却因一天之差失之交臂,那就只能留点遗撼和念想了,必竟残缺的美也是美啊!</h3> <h3>索松村房东是藏族老少三代一大家人,纯朴热情又好客,尤其是最小的宝宝,更是十分稚气可爱,既不认生还特别喜欢让客人抱抱。</h3> <h3>清晨离开索松村,老天意外地送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在下山的途中,我们被包围在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里,在三月末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内,却还能美兹兹地把北国风光都尽收眼底。</h3> <h3>由于海拔高差的陡降,只有从山上走到山下,才能体验到“山脚桃花开,山上雪峰現”那一路不断变幻着的风景韵味。</h3> <h3>山上雪凇压枝,山下绿苗铺地。</h3> <h3>山脚旁只有很少的雪飘落在桃花上</h3> <h3>山下桃花盛开</h3> <h3>峡谷风光,心旷神怡。</h3> <h3>沿318国道到波密县倾多镇的挑花沟,要经过新通车的单塔悬索钢梁桥——通麦特大桥,昔日的天险终于成为通途。新桥的左下方是老的吊索桥。</h3> <h3>波密县有许多大大小小以“xx藏布”命名的河流,无论穿行在高山峡谷还是河滩湿地、原始森林,由于地处独特的高原峡谷环境,鬼斧神功般的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h3> <h3>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强风口处,长年因风沙运动堆积而成独特的地貌。</h3> <h3>沙丘岸边造型优美的桃树,宛如精心培育的巨型盆景。</h3> <h3>林芝桃花学名叫“光核桃”,且多属“毛桃”而有别于江南“碧桃”的风格。树干高大粗壮,寿命可达千百年之久,但靠近细看那花,除花朵显得较小外好象也设多大区别。花朵娇小玲珑,都是白色纯洁的花瓣,中心花蕊前后略呈红色,密集繁多的小花聚在一起,就白里透红地又变成了一团团淡谈的粉红颜色。</h3> <h3>高原桃树扎根在海拔2600~3300米的高度,会随气侯的变化而次递开花,因此整个四月都可观赏。</h3> <h3>傍晚时分,在一条静谧的河谷滩上,等着天渐渐暗下来,望着落日的余晖慢慢地把远处高山的雪峰染成光亮的金色,仿佛沉醉在诗情画意之中,忘却了身心的疲惫,静心地欣赏那美到极致的峡谷晚霞。</h3> <h3>然乌镇界内的帕隆藏布江,实行了河长制监管治理,使原生态的环境更加优美,真可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媲美,是林芝又一道靚丽的风景线。</h3> <h3>波密东面的然乌湖,是一个巨大的堰塞湖,绵延几十公里,周边有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此时大部分湖面仍一片雪白,被厚厚的冰雪层覆盖着;有些湖面的冰雪已逐渐融化并露出冰洞水面,人们可以很从容地在冰层上行走玩耍,观赏雪山冰湖的奇特风景。</h3> <h3>远处隐约可見凉晒青稞杆的架子和村庄</h3> <h3>湖边上搭建了许多棚架,上面堆满了凉晒存放的青稞杆,是一个个露天的仓库。</h3> <h3>在村内脱贫攻坚建挡立卡户的新房前留影</h3> <h3>波密地处唐古拉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交汇之处,相对海拔较低,有更能体現西藏小江南的美景。</h3> <h3>318国道穿过波密县城</h3> <h3>波密许木乡桃花沟,地势平缓,纯天然野生的桃林面积大,绵延几十里,两边雪山耸立,波堆藏布河沿长沟缓缓流过,是不同于嘎郎桃花村的又一处赏花好去处,是中国最长最大的桃花谷。</h3> <h3>人面桃花相映红</h3> <h3>桃花沟附近的古乡噶郎村,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尤其是形如吊角楼的房屋和红蓝色三角屋顶,在藏区是很少見而富有地方特色的。</h3> <h3>色季拉山口北面的鲁郎镇,因周边有丰富多样的原生态景观带,旅游发展的潜力很大,正在被广东援藏项目打造成国际旅游小镇而富有吸引力。</h3> <h3>小镇设立的全国援藏展览馆,汇集展示了全国各地无私支援西藏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果,游人到此参观后一定会更加赞美林芝,更加热爱西藏。</h3> <h3>灵芝桃花之旅结束了。这是我第四次进藏,对西藏又有了新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谢谢攝影团各位影友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谢谢李老师的特别关照和指导!也谢谢各位朋友的关注!再见!(阅览建议:如果以看图为主,可以点开后横屏观看而不必顾及文字)</h3>